您的当前位置:

房产管理

房产管理



  【经济指标】2001年,市房产管理系统完成行政事业收费697万元,为年计划的 199%。公积金归集4 510万元,为年计划的 161.1%,累计归集额达1.83亿元(市区1.64 亿元,辖县0.19亿元)。公房出售24.9万平方米,为年计划的106.4%,回收资金2 808万元。租金收缴 784.8万元,为年计划的104%。其中民房租金收缴234.8万元,为年计划的114%;公企房租金收缴550万元,为年计划的100%。建安产值11 300万元,为年计划的 152.7%。建筑业增加值实现2 739万元,为年计划的152.2%。建安企业实现利润55万元,为年计划的100%。建筑工程优良品率达到47%,超过计划17个百分点。非主业实现利润29.7万元,为年计划的110%。引进资金694.5万元,为年计划的138.9%。
  【住房建设】2001年,全市经济适用住房施工面积121.6万平方米(市区 103.6万平方米,辖县18万平方米),竣工面积98.3万平方米(市区78.6万平方米,辖县 19.7万平方米),完成投资额8.82亿元(市区7.51亿元,辖县1.31亿元)。市区有25个单位集资建房,参建职工 3 029名,集资建房面积 25.8万平方米,总投资23亿元。市区人均住房建筑面积 17.8平方米,使用面积13.5平方米,居住面积8.9平方米。住宅建设拉动全市经济增长1.54-百分点左右。
  【房产交易】2001年,市政府加大房改工作力度,全面放开住房交易二级市场。修改完善了已出台的个人已购公有住房上市出售暂行办法,规定职工不论以标准价或成本价购买的公有住房,只要取得全部产权证照,均可上市交易,收益全部归个人所有;拥有部分产权的,出售后收益部分按产权比例分成。放宽贷款条件,对职工本人缴存不满3年但单位缴存满3年的,允许职工申请贷款;对职工人数少、缴存额度小的单位职工申请贷款的,由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合理调度,尽量满足需求。职工最高贷款额从5万元提高到8万元,偿还贷款期限从10年延长到20年。职工购买旧住房也可以申请公积金贷款。全年为651名职工发放住房贷款3 009万元,累计为1 761名职工发放公积金贷款9 855万元。协调各商业银行开展住房组合贷款,抵押贷款和按揭贷款,4家商业银行全年发放住房贷款 1.2亿元。降低税费标准。房产交易契税由 3%降为1.5%,交易服务费、评估费由3%降为1.5%,减少了居民住房交易成本。市产权市场管理处全年代征代缴契税604万元,比上年增加49%。组织交易大集。利用三江国际旅游节的契机,市产权市场管理处举办住房交易大集,吸纳21户开发商、35个中介机构进场交易和服务, 3天时间成交1 554户,成交面积11.18万平方米,成交额7 916万元,是上年节会大集交易额的4.2倍。全年市区二手房上市交易面积达49.7万平方米,交易额2.83亿元,比上年增长87%。
  【管理服务】2001年,市房产管理部门加强管理,优化服务。市产权市场管理处实行“一站式”办公和“一条龙”服务,全部办理程序在一个大厅内进行。产权处、动迁办、公积金中心和经济中心公开办事规章、办事程序、办事时限,并向社会公开承诺,认真查处违规举报。产权处降低交易服务费,评估费由3%降至1.5%。动迁办放开审批受理时限,只要符合政策、手续齐备,随报随批。拆迁许可证 3日内办结,验收回执单1 日内办结。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积极宣传房改政策,贯彻“小额匹配、全面启动、逐年提高”的原则,促进了归集额的大幅度上升。整顿建筑和房屋市场经济秩序,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市动迁办加强宣传,依法动迁,对违法拆迁严厉处罚,对“钉子户”、“房耗子”依法强迁。认真接待来信来访,全年调处动迁纠纷655起,其中调解372起、裁决283起、申请法院强制执行Z42起,结案率100%。做好回迁安置工作,正常回迁户计划1 168户,实际回迁1 895户,为计划的162.2%;回迁安置遗留动迁户计划164户,实际安置了397户,为计划的242%。进一步强化商品房市场管理,市产权处全年核发商品房销售许可证 127件。按照建设部《房产测量标准规范》,积极开展商品房面积测量确认工作,保护了购房者的合法权益。
  【物业管理】2001年,市房产管理系统为推动物业管理上层次,加大清理整顿物业公司、规范物业管理的力度。市房产局与市工商局组成联合工作组,对市区已颁发营业执照的33家物业公司逐个考评,按照省建设厅关于物业企业的条件标准严格对照检查,吊销了 5家物业公司的营业执照,取缔了4家名不副实的物业公司,对4家物业公司作出了限期整改的决定。对考核认定符合条件的20家物业公司,有资质的进行年检,无资质的按规定报省建设厅补办手续。并指导和帮助8个住宅小区组建了业主委员会。结合城市综合整治,集中开展了3次治理行动,促进小区建设提档升级,努力为居民创造优良的居住环境。根据小区规划要求,对未建的配套设施责令开发商填平补齐。对违章建筑及设施一律拆除,还路、还院、还绿于民。对一些基础条件较好的新小区提高配套建设标准,建成花园式小区,并向智能化小区迈进。对旧小区楼房进行“平改坡”,对临街楼房实行“穿衣戴帽”维修改造,完成长安路北侧临街楼房维修工程19栋和住宅小区楼房“平改坡”及接层13栋。创建省级优秀住宅物业管理小区 2个、市级优秀住宅物业管理小区2个。
  【住房公积金管理】2001年,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积极推进住房公积金工作。全市归集住房公积金5 286。7万元,为年计划的189%,比上年增长 70%,创历史最好水平。其中市区归集4 740万元,6县(市)归集 546.7万元。全市职工参建人数达到110 613人,平均参建率45%。其中市区97 629人,参建率71%;6县(市)12 984人,平均参建率12%。年内,全市向685名职工发放个人住房贷款3 258.25万元。其中市区发放贷款3 142.75万元,6县(市)115.5万元。全市累计向1 777名职工发放贷款8 672.95万元,其中市区累计向1 724名职工发放贷款8 426.45万元,6县(市)向53名职工发放贷款 246.5万元。年内,全市共为3 244名离退休职工支取住房公积金1 168.04万元。其中市区为2 728名职工支取941.4万元,6县(市)为516名职工支取226.64万元。全市累计共为11 860名职工支取住房公积金2 600.94万元。其中市区累计为11 344名职工支取2 374.3万元,6县(市)累计为516名职工支取226.6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