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经济信息

经济信息


 
  【信息资源开发】2001年,市经济信息中心积极推进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对政府网站的主页面进行全面更新和改版,重新设计了网络栏目,充实完善了网站内容,增强了网络功能,提高了网络利用效率。在推动政府上网和企业上网的同时,重点开发政务公开信息、政策法规信息、企业及产品信息、招商引资信息、价格行情信息、供求信息等信息资源,使政府网站内容日益丰富,信息总量达400多万字,图片500多幅,储存全市项目信息 400多条,存储域外项目信息3 000多条。政府网站总访问量近12万次,居全省地市级网站前列。
  【网络市场建设】2001年,市经济信息中心积极推进网络市场建设,制定了《2001年网络市场建设工作方案》,为蔬菜、房地产、水产等几家市场更新了主页和内容。帮助市场和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对专业网络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各种渠道采集信息,开发市场,使10多家企业相继上网,与市场建设指挥部签订建立20个子网的目标。全市蔬菜、水产、钢材、机动车、煤炭等网络市场运行状况良好。网洽会期间,市绿色食品办公室、蔬菜公司、利华食品集团等部门和企业通过互联网与外商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洽谈,取得了一定成果。
  【项目库建设】2001年,市经济信息中心推进项目库建设,为政府和项目相关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制定了《2001年项目库建设实施方案》,改进了项目库信息发布平台,将项目库的管理系统平台移植到市计委的办公局域网,建立科学的项目存储、分类、更新、发布管理机制,加强了项目信息的动态管理,充分发挥了项目库的作用。网洽会期间,对项目库的项目进行了筛选和补充,从中选出 200多个项目,对外进行项目信息发布和交流,为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提供了项目决策依据。
  【信息化调查】2001年,市经济信息中心配合市人大对全市信息化建设情况开展专项调查。对全市60个单位进行了一次广泛深入的调查,行业覆盖面达 80%以上。对全市信息化建设的成绩、经验、存在问题及发展机遇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具体对策和建议。在此基础上,代市政府起草了《关于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情况的报告》,并在市人大第十二届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决议》,为全市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规范化明确了方向,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了依据。
  【网上招商引资】2001年,市经济信息中心在第十届三江国际旅游节期间,组织召开了佳木斯市首届网上招商引资洽谈会,共有13个省区30多个地市的 100多位客商上网与佳市的相关项目单位进行网上在线商务洽谈,洽谈合作项目涉及农业、机电、化工、医药、轻工、城市基础建设、信息网络技术服务及商贸流通等领域。共有10个项目在网上签订了合作意向,协议合作金额达17 546万元,其中协议利用外资8 640万元,贸易合作金额2 000万元。同时,坚持经常性的网上招商工作,为计委和招商局发布招商项目 100余项,每周在网站上定时更换,为招商局收发电子邮件20余次,参与三江国际旅游节和牡丹江网上招商节招商活动,通过网站发布招商项目50多项。在全国中心城市信息系统协作网二○○○年年会暨经贸交流会期间,发布招商项目30多项,会议期间共签订合作协议11项。还与法国威望迪集团驻中国办事处建立了密切联系,在垃圾处理和水处理方面建立了合作关系。
  【信息服务工作】2001年,市经济信息中心积极发挥信息优势,努力搞好为市委、市政府和全市工商企业的信息服务工作。共编辑《决策参考》39期、《米袋子、菜篮子行情监测》12期,完成企业产品信息调查 103户,编辑出版《三江信息》35期,通过信息网络和网刊为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企业提供各类信息 8 000余条,同时,认真抓好信息市场管理和信息化建设组织协调和服务工作,完成了《佳木斯市信息化“十五”规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编制工作,其主要内容吸纳了全市“十五”规划。起草了《佳木斯市政务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和《佳木斯市政务信息化建设2001—2015年规划纲要》,完成了省信息中心布置的《佳木斯市信息化建设情况及推进措施》信息化调研课题和《2000年佳木斯市信息化事业发展概况》地区篇信息年鉴的编撰任务。经济信息中心工程咨询公司组织召开了《佳木斯市红十字中心血站建设项目》公开招标会,主持评估了《同江至街津口赫哲族旅游渡假区旅游公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了《抚远县环境监测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佳木斯市博荣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生产绿色饲料项目》可研报告。编辑出刊《三江信息报》61期,《三江信息》周刊正式加盟《远东经贸导报》,以《远东经贸导报·三江信息》周刊的形式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