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监督
技术监督
【监督检查】2001年,市技术监督局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共完成产品监督检验1 345 次,为年计划的122%;商品监督检验1 213 批次,为年计划的123.10%。共立案287 起,结案率100%。现场处罚计1 087起。全系统完成收入1 151万元,名列全省第 2位。市技术监督局被省局推荐为全省唯一一家国家局先进集体、全国打假标兵单位。获省局先进集体、省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先进单位、报送信息先进单位称号。荣获全市办公系统“服务杯”竞赛先进单位称号。
【市场监管】2001年,市技术监督局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全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3 572人次,出动执法车辆1 967台次,检查企业2 585户,查获假冒伪劣商品货值126.5万元,捣毁制售假冒商品窝点36个,查办万元以上大要案件24起,依法移送司法机关3案3人,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91.2万元。通过整顿,使面粉市场的合格率由42.5%提高到78.2%,化肥合格率由67.8%提高到87.5%,农膜合格率由67.8%提高到87.5%,农机配件合格率由45%提高到78.5%,农用拖拉机合格率由45%提高到78.5%,尿素合格率达到100%,饮料合格率由18.1%提高到87.4%,汽车配件合格率由41.2%提高到84.7%。
【打假行动】2001年,市技术监督局加大打假专项斗争的力度,协调有关行政执法部门配合联动。围绕重点产品开展打假。对7 大类52个品种进行了重点监督检查,共查获假冒“红梅”味精、假冒宁波汤圆、假冒希波肉串、假冒茅台酒、假冒“金六福”酒、假冒黄桃罐头、不合格饮料及伪劣棉被和掺假大米等多种类、大批量假冒伪劣产品。全市销毁假冒伪劣商品货值总计 126.5万元。围绕重点区域开展打假。把铁路沿线的仓储库、铁(公)路配送点及城乡结合部作为打假重点区域,在佳西化轻仓库查获劣质农药货值 5万余元。围绕重点市场开展打假。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打假,共监督检查企业 631户,其中不合格经销企业392户;检查商品1 536 批次,其中不合格商品649批次;对全市226家农机及配件经销企业、131户化肥经销企业、102户农药经销企业、64户种子经销企业、41户农机经销企业进行了监督检查,共查办各类案件69起,现场处罚 324起。开展拼装汽车专项打假。查获非法拼装车11台,查封拼装车制造设备、配件货值 6万元,核实违法销售额53.2万元。开展汽车配件专项打假。检查出不合格商品38种,检查出假冒一汽名厂商品22种,查获假冒伪劣商品总货值30余万元。开展饮料市场专项打假。对24家饮料生产企业进行突击检查。取缔2家无证经营黑加工点,对6家企业下达了整改通知书,吊销7家不符合生产条件企业的准产证,销毁不合格饮料5 000箱。开展钢材市场专项打假。查获地产劣质钢材20余吨,取缔 3处生产钢锭黑加工点,查封原料废钢铁15吨。开展面粉市场专项打假。检查24个经销商店,对经销添加剂超标的企业依法进行处罚,规范了面粉市场。同时围绕举报投诉开展打假。共查办假冒名牌产品、商品的大要案件24起。
【质量、计量、标准化管理】2001年,市技术监督局加强对企业产品、商品的质量、计量管理,加强标准化工作。全面启动“质量兴企”,组织具备条件的企业积极申报“黑龙江省名牌”产品,有11家企业的产品获省级名牌。开展购物放心一条街创建活动,举办培训班 5期,培训企业管理人员700余人。完成3户企业“购物放心店”的考核、验收和挂牌工作。组织推荐8户企业为黑龙江省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推荐申报3户企业为全省用户满意产品及用户满意服务企业,均获得批准。同时完成45户质量认证企业的备案工作。为 4户企业进行质量认证咨询活动,在年底通过IS09000认证。加强计量工作。全市“六表”综合合格率由 80%提高到87%,定量包装商品合格率由82%提高到85%,眼镜综合合格率由84%提高到 86%。为2户企业完成了计量合格确认工作。全年监督检查流通领域定量包装商品1 193批次,合格率达88.4%。加强标准化工作,消灭无标生产。共普查企业 525户、产品1 215个,为企业制订、修订、查新标准887个,全市标准覆盖率由82%上升到99%,通过省级验收。组织落实了14家生产、销售酱油、醋企业的有关强制性标准。宣传贯彻国家强制性标准工作。对58家企业新制定的86个产品标准进行审核备案,对36个企业的63个产品标准进行了复审修订备案,对96个企业的 133个产品进行了登记注册。积极参与绿色食品标准的审核备案工作。已备案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22个,其中AA级4项。向省局申报了汤原、同江两县(市)农业标准化规范区水稻项目。
【安全监察】2001年,市技术监督局按国务院89号令接管全市锅、容、管、特职能,加大了对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及特种设备的管理力度。召开了全市锅容管特安全监察会议,制定了《全市锅容管特设备普查方案》,市局与各县(市)区局局长签定了目标责任状。认真开展对全市锅炉压力容器的普查工作。市区锅炉、压力容器、特种设备累计普查登记 2 107台,录入微机数量占掌握基数(基数为3 718台)的 43.8%。待整改86台,报废11台,停用101台。按时完成了省局提出年底前必须完成普查总量 40%以上的阶段性任务。市辖区内未发生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爆炸事故。压力管道事故也得到有效控制。
【检测机构】2001年,市技术监督局加强技术工作管理,强化技术机构。市质检所、计量所累计投入60万元新上设备,增加检验、检定项目16项。年内,市质检所完成收入 132万元,市计量所完成收入90万元,市衡器所完成收入25万元,市情报所完成收入20万元,均创历史最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