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文化
文化
【专业艺术】2001年,市文化局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造就北疆文艺劲旅,创文学艺术精品”的战略方针,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重点抓好精品创作和演出工作。组织专业艺术团体创作了革命人生大型情景报告剧 《高扬我们的旗帜》 、小品《非常代价》、《错一步就死》、小评戏《卖给谁》、拉场戏《情与罪》、评戏小品《江总书记到俺家》等10个节目。大型情景剧《高扬我们的旗帜》上演后社会反响强烈,省电台、省电视台及《黑龙江日报》、《生活报》等多家媒体都进行了大量报导。至年末已连续演出58场。佳木斯市创作的小品《非常代价》、《朋友》、《错一步就死》、《温暖》参加全省“群星奖”评比,《非常代价》、《朋友》获金奖,《错一步就死》、《温暖》获铜奖。举办了佳木斯第四届新年音乐会。组织专业剧团赴郊区长青乡等地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三江旅游节期间邀请俄罗斯犹太自治州少年舞蹈团来佳木斯市演出。为配合“佳木斯市科技活动周”,赶排了配乐诗朗诵《叔叔救救我吧》、小品《这边那边哪边》、京剧表演唱《万众揭批法轮功》等节目,在市中心广场进行了专场演出。市京、评、话等专业剧团在市艺术剧院剧场举办了京剧折子戏、话剧及地方戏专场,演出了课本剧 《东郭先生》、《王二小》,传统折子戏 《芦花荡》、《打龙袍》、《坐宫》、《天女散花》,话剧小品《节日愉快》、《同乘一班车》,小评戏《卖给谁》等剧目,受到观众的好评。
【群众文化】2001年,市文化局组织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组织举办了全市声乐、器乐、舞蹈“移动通信杯”大赛。400多名选手参赛,20个节目、100余人获奖。在市中心广场举行汇报演出,观众达万人。举办了六县五区文艺大赛。在市中心广场演出 4场,节目60多个,参加演出人员达240多人。组织了大秧歌比赛。永红、东风、向阳、前进4个区组织10支秧歌队,共 1 000余人参加了比赛,有数万人观看了比赛。组织了全市纪念中共建党八十周年“电信杯”第七届合唱节,全市共有22个代表队参加,近5 000人参加演出,观众达5万余人。市文化局与市委宣传部、市广播电视局联合举办了佳木斯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红旗颂》文艺演出。起到了激励和鼓舞作用。
【市场监督管理】2001年,市文化局持续开展扫黄打非工作。对全市报刊和电子出版物市场进行集中清理检查,取缔了佳木斯温州城音像专柜,收缴了和平商场电脑城和新世纪商厦的盗版软件和非法电子出版物12 000张,收缴非法书刊3 900册,查扣盗版地图2 000多张。关停了34户录像厅、70多户出租部,收缴非法音像制品11 000多张,并于12月 2日在全国统一行动中销毁。整顿电子市场和网络服务经营场所,会同公安部门将全市57户网点压缩到29户,收缴电路版47块。对全市200多户网吧逐户验查,重新换发《文化许可证》,对未达到标准的30 户予以取缔,对在经营活动中存在脱网游戏以及其它违法游戏项目的业户进行处罚,扣压物品406件,查处违规业户 113户,规范了网络经营场所。积极参与全市城建综合治理工作。重点整顿旧书市场,对原环城路近60户散落的旧书经营业户进行整顿,统一建设了十个书报刊亭。整顿印刷企业,打击违法经营。结合年初年检换证和全省四季度集中整治战役,先后 7次集中检查、处罚违法违规经营业户 5户,及时查缴《中国六田真相》、《远华案黑幕》、《世界恐怖巨头——本拉登》等非法政治类出版物。
【文、博、图工作】2001年,市文化局大力推进文、博、图工作。市博物馆利用馆内条件,积极为全市经济建设服务,为第十届三江国际旅游节提供 5个展厅、 110个展位,共展出产品2 000余种。 举办了画展、摄影展等多项展览。市文物站积极开展文物普查工作,配合省考古所对七星河流域及头林镇、七星农场、二龙山镇等进行考古调查,新发现汉魏时期、辽金时期及清末时期遗址77处,采集标本 1 100余件。《前董家子古山寨》被国家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书馆扩大服务领域,为经济建设服务取得显著成效。截止11月末接待读者42万人次,跟踪服务36项,取得明显效果8项。参展读者1 000余人,阵地咨询 260条,取得明显效果12项。开展大型读者活动26次,阵地常规性活动226次,新征集地方文献150种。举办了文艺沙龙,发展会员60人。建立了电子阅览室,增加电脑20台,开办“新世纪”电脑学习班,培训中小学生 400人。开展城对乡赠书,建立乡镇图书馆,赠书1 800册,送书下乡1 300余册。建立乡镇图书馆 3所。举办了第十届“图书服务周”活动,开辟了社会知识专栏,举办各种讲座1O余个,发布各种科技信息100多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