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大学
佳木斯大学
佳木斯大学
【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2001年,佳木斯大学在大学生中深入开展了“三个代表”的学习教育活动,使广大青年学生进一步坚定了正确的理想信念,增强了为党和祖国努力学习的信心和决心。在全校副处级以上干部中开展了“三讲”教育“回头看”活动,进一步解决了广大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举办了隆重纪念建党80周年等丰富新颖的系列活动,充分发挥党校主阵地作用,全年共培训入党积极分子1 500余人,预备党员365人。发展青年教师党员59名,学生党员 467名。健全了党的基层组织,提高了组织生活质量,进一步加强了党的建设。再次获得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富有成效,各级班子更加团结、富有战斗力。实施了干部选拔任前公示制度,加大了纪检监察工作力度,有针对性的开展了党风党纪教育,促进了干部勤政廉政,被评为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在全校开展了“创一流业绩,建名牌大学,育世纪英才”为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师生头脑。教职工和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有了新的提高,成人教育学院党委获得了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光荣称号。佳木斯大学被评为全市与“法轮功”斗争先进单位。组织全校师生认真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展校级文明单位评选活动。积极支持和协助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和换届选举工作,一批政治素质好,年富力强的同志走上了民主党派市级、校级领导岗位。群团、武装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工会发挥群众组织优势,广泛开展“三育人”活动。积极推进校务公开工作,推动了全校民主政治建设。大学团委开展了“十佳青年”、“十佳大学生”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使“讲文明、树新风”在全校蔚然成风。顺利完成了 5 000多名新生的军训和国防教育工作。高度重视老干部工作,丰富了离退休人员的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搞好两个确保工作,学校为全市解决离退休费,医药费的先进单位。
【教学科研工作】2001年,佳木斯大学不断加强教学科研工作,积极推进教学基本建设。全面修订了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编写了全校各类实践性教学指导教程。确立了17个校级重点专业,50门校级重点课程。成功申报了工业设计、土木工程等4个本科专业。新建了7个多媒体教室,使全校多媒体教室达到12个。并为33个大教室安装了扩音设备。研制开发了学籍管理、师资管理、试题库管理、实验室管理系统数据库软件。职业技术教育、警官职业教育及小教师范部的工作也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和进步。第四、第五临床医院为搞好医学教学和实习做了大量工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和推行三级教学梯队方案,全面实行教学导师制,加强了对青年教师的试讲与考核,开展了师德教育和师风大检查,完成了教师资格认定工作。投入 110万元用于师资队伍培训,538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培训和提高。教师队伍中正高职占11%,副高职占31%,中级占33%。承担了省教育厅 603名高中教师的培训任务,举办了全科医学医师培训班,共培训80多人,为社区卫生服务培训了专业人才。教学研究和高教研究取得新成果。校级公共课试题库和院级重点课程试题库建设初见规模,公共课考试实现微机阅卷。外语统考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计算机提高10个百分点。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比赛获特等奖 1项,一等奖3项。佳木斯大学获黑龙江省“十五”教科规划课题15项,校级教学研究立项67项,评出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5项,二等奖20项。实习基地和实验室建设取得新进展,新开辟了大庆同创集团、大连包装箱厂、葫芦岛药厂等14个实习基地。加大对实验室建设投入力度,完成了 573万元的仪器设备和实验材料采购任务,使仪器设备总值达到 6 628万元。研究生工作蓬勃发展。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由五年前合校时的9个发展到17个,上年招生116个,毕业43人,全部获硕士学位,有 7人考取了博士研究生。今年报考本校考生643人。现在校研究生249人。与牡医、齐医及双鸭山矿务总局医院联合举办了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共招生 215人。重点学科建设迈出新步伐。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口腔临床医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加工工程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确立了26个校级重点学科,加强了重点学科评估、建设和管理,强化了学科带头人和后备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培养、考核工作。2001年,是合校以来科技成果和获奖项目最多的一年。获省政府科技进步奖3项,省卫生厅科技进步奖3项,佳木斯市科技进步奖29项,取得了28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朱晓峰的《神经干细胞生长分化及其在损伤神经细胞替代中的应用》被批准立项,首次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有新突破。有 3人分别获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和省科技厅攻关项目。学校还拿出20万元加大对校管课题资助的力度。共举办学术报告会14次,其中“国际小波”学术研讨会和“21世纪文学时代精神理论研讨会”在国内外引起较大反响。
【学生教育管理】2001年,佳木斯大学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教育政治工作。召开了佳木斯大学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议和大学生心理咨询研究会议,在全校学生中开展了思想道德建设和文明行为教育,继续在大学生中开展批判“法轮功”、“崇尚科学、反对愚昧迷信”教育活动,建立了三级学生信息网络。严肃查处了学生违纪事件。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举办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各种文化活动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了国际和国内数学建模大赛,获国际奖4项,国家二等奖1项,继续保持在国际数学建模竞赛中领先地位。各学院分别成立了“科技协会”和“科技小组”,提高了课外活动的科技含量。全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改善舍务管理工作,引资兴建了 2万多平方米的学生公寓,加快了宿舍管理服务的社会化进程,新生档案全部实现了微机化管理。招生和就业工作取得了新成绩,保质保量完成了招生任务。共招学生5 228人,其中在21个兄弟省份招收1 313名新生。成功举办了2002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2 588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了1 286份协议或意向协议书,一次性就业率超过70%,在全省高校中名列第四。
【行政与后勤管理】2001年,佳木斯大学进一步加强后勤工作管理,建立起各项规章制度整体后勤工作和供水、供电、供暖、消防网络图,基本实现了正规化、科学化管理,为后勤改革实行社会化管理打下良好基础。饮食服务中心率先实现社会化服务,三个食堂荣获全省“一类食堂”的光荣称号。校园管理中心美化绿化校园,营造了优雅、清洁、舒适的环境,佳木斯大学被省建设厅评为“花园式单位”。学校投入 1 400多万元对全校的水电暖设施进行了总体改造。房屋维修中心投入 470万元完成了47项大修项目。物业管理中心加大了对居民小区的综合治理,各住宅小区的环境面貌大为改观。基本建设工作进展顺利,建设总面积13万平方米,其中,教学实验大楼、生化楼二期工程投入使用,化学药学院的教学条件达到省内一流。自筹资金 600万元完成了附中教各临床医学院加强内部管理,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临床医学院全年完成经济收入8 811万元,比上年净增1 585万元;口腔医学院创造了“三个一”的突破,即日住院患者突破100人次,月医疗收入突破 100万元,年医疗总收入突破1 350万元。患者满意率达 98.4%。康复医学院进一步加强了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的学科建设,为申报博士点做好了准备。同时承办了第七届全国小儿脑瘫康复技术培训班。全年总收入 205万元。校医院以优质服务和科学化、制度化的公费医疗管理为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校办产业内引外联,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 1 340万元。劳服公司努力增收节支,采取多种形式择优安置42名职工就业,综合服务楼正式投入使用,为公司增加了经济效益。财务部门开源节流,多方筹措教育资金。2001年度实现预算16 003万元,比上年增长6.8%。全校教职工平均收入比上年纯增2 250余元。全校固定资产总值达到3.2亿元。学校加大安全保卫、安全防火工作力度,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高校安全保卫先进单位。
【学校外事工作】2001年,佳木斯大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努力做好外籍专家和留学生及合作办学工作。在保持与俄、日等国高校友好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新西兰、荷兰、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等国高校及国际组织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全年接待21个国外代表团,派出12个访问团。外国留学生由合校之初的 2名增加到现在的35名,增强了国际办学的知名度。神内良一先生无偿捐助 100万元设立了“外语教师培训基金”。学校率先在全省走出了与国外联合办学的新路子,与英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国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国际学院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校企合作迈出新步伐,与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公司、哈尔滨三精药业有限公司签署了联合办学协议,为科教兴省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