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晋级】2001年3月8日,经省政府批准,原佳木斯农业学校晋级改建为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并于 7月18日举办了学院庆典。借鉴以往农校举办本、专科班的经验,确定了以教育思想、观念和理念的转变为导向,以教育和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学基础建设为重点,以争办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为目标的办学总体思路,学院编制了《高等教育改革与建设文件资料汇编》,制定了“十·五”计划和2010年长远奋斗目标。专业设置坚持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发展方向,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多层次办学的方针,建设专业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农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设施建设瞄准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目标, 拟争取省财政和省农委每年投入1 000万元,自筹 580万元投入基本建设,争取到 2005年达到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标准,2010年建成现代化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师资建设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中心,以吸引、选拔、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良好、富有活力、善于创新的教师队伍。2001—2005年学院办学规模将达到2 500—3 000人的师资队伍,学生与教师比达到 14:1。科研工作以农业应用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教学与科研并重,产学研结合,加速成果转化,走科研、专业、公司加基地联农户的道路,把学院办成农业高新技术应用示范基地。学院重新修订了各种规章制度,重新制订了《教师管理暂行办法》,其中包括《低职高聘与高职低聘、不聘和解聘管理办法》、《院级学术带头人和学科带头人评定实施办法》,出台了《教师工作量和教学工作质量考核实施办法》,其中包括《专任教师教学工作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学分制管理试行办法》及配套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和大纲等。建立实施“考教分离、封闭出题、流水判卷”及“严肃考场秩序,严格考试纪律”等配套机制和措施,确保教育教学的规范化、科学化。
【招生工作】2001年,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晋升学院的新机遇,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深入60多个市、县招生办及中学做招生宣传,多条渠道、多种形式招生。继续开展多种形式办学。利用中加班优惠政策,抓好中加班招生工作。坚持联合办学,与东北农业大学网络学院联办网络本科班,与五常、肇源、嫩江、黑河、汤原、肇州等县职教中心或成人中专联合招收中专班,开展补招工作扩大生源,并把培训教育做为招生不足的补充。与东北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黑龙江大学、省民族干部学院建立联合办学关系,并加强函授教育。学院全年共计招生1 951人,其中:高职部256人(含五年制小高职 7人)、网络本科部108人、中专部1 587人。还加强与日本北海道短期大学的联系与合作,年内经过选拔又有6名学生赴日本深造。
【教育管理】2001年,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针对招收学生层次不一,本科、专科、初中中专和高中中专并举,学生素质差异大,教学管理难度大的实际情况,根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要求,重新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严格规范学生的行为。通过文明寝室的评比活动严格寝室管理,了解学生、关心学生,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思想脉搏,保证了学校的正常学习和生活秩序。并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积极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结合建党80周年、校园艺术节、学院成立庆典、纪念“一二九”运动66周年等节庆活动,开展各种体育、文艺、征文、书法、绘画、知识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锻炼意志和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同时,注重和加强对校外班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选派专人负责校外班的管理和教学督查工作。对校外新开教学点,学院一把手亲自到联办校考察师资队伍、基础设施及实验实习等条件。 还召开联办校教学工作会议, 协调有关教学管理等事宜。出台了《关于严肃校外联合办学的补充规定》、《关于加强联办班教学督查与教学管理工作的意见》、《联合办学试行弹性学制、学分制的管理意见》及《关于联办校教材使用及供应的意见》等规定和措施,提高联合办学质量,保证学院的全面教育教学质量和成效。
【职称改革】2001年,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按照省人事厅和省农委的有关文件要求,组织实施了学院第二轮教师聘任和评聘分开工作。制定了《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实施方案》、《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方案》。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淡化“身份”评审,强化岗位聘任的职称管理体系。实行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约管理的竞聘办法。明确岗位设置和职务聘任的有关条件、基本程序、聘任期限、解聘条件等相关规定,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职称聘任工作。共聘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36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64人、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39人。有9 名高级职称资格人员低聘为中级职务、有4人未聘;有10名中级职称资格人员低聘为初级职务、有6人未聘。
【教学设施】2001年,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确保对能力教学体系的支撑,加大教学投入的力度,在学校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有限资金向教学倾斜,共投入资金150 万元,强化各种教学设施、设备和手段。用于3个微机室的升级、新购联想启天2000 型微机80台,配置校园网教学管理软件及服务器。加强了学校图书馆办公自动化系统、闭路电视和广播对讲系统及会计电算化软件和财务办公自动化系统。同时,完善加强了 2个多媒体教室和基地晒场、田间教室及温床等教学设施和实验基地建设。并保证教师参加各种专业会议、培训语言、参编教材的费用。确保了学院的教学工作需要。
【为 “三农”服务】2001年,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继续坚持长期形成的开门办学为“三农”服务的正确方向,积极为地方农村和农业经济建设服务。做为汤原县 2万亩绿色食品稻项目的依托单位, 参加了丰收计划集团承包, 全面完成了任务。积极参加“科普之冬”、“科技下乡”等活动,被评为省“先进集体”。为农村结构调整和农业技术推广当参谋、办实事。帮助桦南县柳毛河乡、驼腰子乡、幸福乡,富锦市富锦镇、头林乡、西安乡、锦山乡等 7个乡镇提供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规划、品种和技术等方面的服务。并与同江市乐业乡签订 1 500亩大豆、水稻、玉米高产攻关和多种经营技术依托服务项目协议,对 200余名乡镇干部和农民进行技术培训。还积极做好“跨世纪农村青年星火科技带头人”的培训工作,顺利完成第二期培训任务。年内,为农民提供学院基地生产的优良品种大豆53万公斤、水稻34万公斤、玉米27万公斤。同时,坚持科研开发“上挂下联”形成合力,与省农科院吉林农科院及省金玉集团等农资企业部门和34所职教中心共同合作,引进农业科技新成果、新品种,在校内外基地进行研究、试种和示范推广,扩大了“三农”服务领域,提高了学院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