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第一中学
佳木斯市第一中学
佳木斯市第一中学
【教学工作】2001年,佳木斯市第一中学努力构建适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模式。学校各教研组通过教学、教研活动和教学常规管理及教学反馈,探索新的学科教学模式。数学组的变结论教学为过程教学模式,语文组的“整体感悟中心导引”文体教学模式,外语组的三步语篇整体教学模式等典型课例对搞好教学、教研,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实践能力起到了示范作用。佳一中的 5名教师做的公开课在全省教学能手选拔中,以其在生产教学模式方面的探索创新而一举中选。学校举办的第十七届“冰凌花”教学研讨会,发挥了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获得省内同行的一致好评。高一学生代表到福州市参加了全国研究性学习优秀成果展示。佳一中总结的《互动·体验·感悟·创新一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与构建》经验在省课改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做了交流,受到大会好评。本学期教学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有 3名教师参加了东三省教学大赛,并分获东三省十佳教师称号;一名教师获省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 2名教师获省化学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外语组、历史组参加市“菊花杯”赛课也取得了好成绩,3名教师分获个人总分第一、二、三名,教研部分获集体一、二等奖。年内共有30 余人次在省、市教学竞赛中获奖。
【德育教育】2001年,佳木斯市第一中学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展了“三德”系列教育活动。把培养学生具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作为基本要求,坚持“高、严、细、实”的管理标准,细化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班主任综合考评制度,抓住北京申奥成功、足球进入世界杯、加入世贸组织及建校五十周年等契机,通过教学研讨会、班会课等方式,有侧重地对学生进行“三德”教育,收到良好效果。许多来自市区兄弟学校的师生到佳一中参观校园,在云环塑像前祭奠或宣誓,佳一中学生也应邀到兄弟学校宣讲云环事迹,较好地发挥了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作用。在暑假,组织70名高一学生组成的第四批赴北大参加爱科学夏令营。同学们在夏令营中以文艺演出、球类比赛、日常活动等方面的优良行为表现再一次展示了佳一中德育工作的成果。很多学生以研究性学习为载体,走出校门进行社会实践、调查研究和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取得了道德和学识上的双丰收,受到社会广泛好评。佳一中被授予全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标兵”称号。
【教育科研】2001年,佳木斯市第一中学通过成果总结、课题申报、表彰奖励等科研活动,使学校“十五”教育科研工作具有良好的开端。多项成果获国家、省、市级奖励。在哈尔滨召开的总结表彰大会上,佳一中被授予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学校教育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先进集体称号,徐秀珍校长被评为先进个人。并顺利通过了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实验课题中期验收。在江苏省常熟市和上海市举办的新世纪中学教学论坛第二届会议上佳一中提交的两篇研究性学习方面的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在国家重点课题“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的阶段总结上,佳一中“十五”期间的总课题,“佳木斯一中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的阶段成果,“佳木斯一中创新教育专递”网页被链接在全国第一家有关创新教育的学术性网站一一“创新教育网站”上。共向省级以上科研主管部门、教育行政部门或民间学术团体申报了八项课题,其中向省教学科学规划办和省教育学会申报的两项得到立项批准。由学校科研室编辑出版的《教育科研》杂志承担学校宣传窗口和媒介作用,并为教职员工进行成果总结提供舞台和平台。省委《奋斗》杂志编印“示范教育版”,全面介绍了佳一中的办学经验。学校还参与了两级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其中20余位教师参加了省级语文和计算机地方教材的编写, 1位教师参加了国家现代教育技术教材和省级计算机教材的编审和辅导,先后开发了13种校本教材。佳一中被省教育厅授予“省‘九五’期间教育科研先进单位”,被中国教育信息情报研究会授予“全国教育信息情报工作先进集体”称号,由科研室主办的《教育科研》杂志被评为全国教育信息情报优秀报刊一等奖。为激励全校教师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学校对120名教师在2000—2001学年度取得的优秀科研成果进行了表彰奖励。
【形象教育】2001年,佳木斯市第一中学深入开展形象教育活动,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努力塑造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强调教师要遵守学校制定的教师“十要,十不要”双十条,建立了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监督制度。采取正面引导与加强防范相结合的方式,在校内倡导正气,发挥党员教工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工会组织开展“敬业爱生铸师魂”系列活动的基础上,校党委开展了“树形象,比奉献,让党旗高高飘扬”活动。对全校教师进行了一次学生测评,下发4 000余张评票,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教师的满意率达95%以上。形象教育工程加强了干部队伍建设,形成了一支党性强、业务精、思想正、作风实的高素质的干部群体。校中层以上干部18人自觉选择18名特困生给予全方位帮助,在校内和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徐秀珍校长获得2001年全市惟一的“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称号,张银柱副校长获得2001年全市中学唯一一位“特级教师”荣誉称号,还获得“省三育人先进个人”称号,余宏老师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刘德宏老师被评为省优秀教师。形象教育工程中涌现出一批教书育人,爱岗敬业,团结友善,无私奉献的优秀教师典型。佳木斯电视台、《佳木斯日报》、《三江晚报》多次报道佳一中教师队伍建设的先进事迹。佳一中被授予“全市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集体”,并获得省“五一”劳动奖状。
【基础建设】2001年,佳木斯市第一中学进一步加强学校建设,完善办学条件,完善教育设施,扩大外部建设规模,在新三室建设和常规设备上不断充实加强现代化。继续拓展办学规模,强化教学硬件等外部建设。按照示范性高中的学生食宿标准及要求,建成并投入使用5 000平方米集餐饮、住宿、洗浴于一体的服务功能比较完备的食宿综合楼。改造了运动场,更新了原有400米跑道及其它竞赛区,重新铺设了足球场草坪,新建了2 000平方米的自行车停车场和800平方米的乒乓球训练基地。新修路面 3 000平方米,种植草坪4 000平方米。不断完善教育教学设施建设,校园网和校园电视闭路系统正式投入使用,新增添2个语音室、2个电脑室。选修课、活动课教室配齐了必要的教学设备和仪器,模拟机器人实验室安装完毕,摸拟星空正在筹建,保证了各项试验的要求。努力办好计算机教育中心、英语教育中心、艺体教育中心,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发挥示范高中的幅射作用。以“新世纪”冠名的三个中心的办学许可证全部通过审批,并完成中心建设选址和图纸设计。2001年暑期,新世纪英语教育中心和新世纪计算机教育中心率先开展实验性招生和短期教学,面向社会招收了部分学生和教师,开展英语口语与听力、英语语法、计算机知识、网络技能等相关教学活动,取得较好反响。学校聘请澳大利亚教育专家罗伯特·马尔先生主持的首届新世纪英语夏令营,以其先进的教法、纯正的口语与听力训练、有效的学法指导受到全体营员的欢迎。为正式启动三个中心积累了初步的实践经验。佳一中加大对外交流力度。应友好学校——美国西雅图华盛顿中学邀请,佳一中组成24名师生的访问团赴美进行为期半个月的访问。年内,佳一中举办了省高中教学年会和市高中课改现场会。夏光明主任先后被邀请到拉隆讲学,到抚远支教。刘德宏主任也应邀在全市教育系统中层以上干部学习班、市实验学校及笔架山监狱中学做学术报告,都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