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佳木斯市中心医院

佳木斯市中心医院

佳木斯市中心医院



  【医疗护理】2001年,市中心医院为增强医院竞争力, 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开展“质量年”活动,出台了《质量年提高医疗、医技、护理服务质量 100条措施》和《诊病规范》。认真做好门诊质量监控,建立“疑难重症病人会诊中心”及内外科“特诊室”,提高了门诊确诊率。实行了院长医疗、教学质量查房制度,狠抓“三级医师查房”制的落实。同时,出台了《手术规范》,强化了术前讨论及会诊制的执行。实行疑难重症病人及重大手术术后定期讨论制、危重病人24小时监控制。狠抓了病案质量管理,实行不定期“最佳”、“最差”病案展示制,促进了医疗质量的提高。全面推进“整体医疗”和“整体护理”工作。树立“以人为本”,“病人第一,服务第一”的现代理念,完善了患者选择医生、选择医疗护理组工作,建立了导医板、导医手册和专家出诊表。进行护士文明素质教育的礼仪培训,举办了全院护士形象教育专题讲座,在 “5·12”护士节,举办了“三基”知识、综合技能竞赛活动,提高了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积极采用新技术、新疗法、新项目53项。开展了冠状动脉造影、脑血管造影、下肢动脉溶栓、逆行胰胆管造影等 240余例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技术已步入市先进行列。 按照“三甲”医院建设标准,完成医院“三甲”建设达标项目 228项。加强医疗安全工作。进一步完善了急诊“绿色通道”,切实执行首诊负责制。采取设急诊分诊护士、急诊夜间实行帮班制等措施,确保急诊急救质量。医技科室实行主任会签制、术后跟踪随访制,不断提高诊断水平和临床符合率。开展了医疗安全教育大讨论,实行了医疗纠纷院、科二级负责制。对重点科室实行重点管理,对手术及有创操作、检查均实行“诊疗协议制”,填写“谈话记录”及“手术志愿书”,并加强了医疗投诉接待工作。不断拓宽医疗服务范围,积极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就医工作。实施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与北医大、哈医大等医院合作,定期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来院讲学、手术、查房。参加了省医院组建的“医疗集团”。在富锦市中医院、桦川县横头山医院、集贤县笔架山医院建立分院。与桦南县医院联合建立了碎石中心,使医院闲置的碎石机得到再利用。组织专家深入周边县、乡、农场等地义诊,扩大医院的知名度和医疗服务领域。通过全院上下团结拼搏,较好地完成了主要医疗指标,全年门诊量 446 744人次,比上年增)b1:134 562人次;床位使用率94.66%,比上年提高 2.42%;出院人数17 148人,比上年增加524人次;平均床位周转次数28.58;平均住院日11.78天,比上年缩短 0.52天;治疗有效率98.88%;门诊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94.32%;完成手术 6 456例。全年业务收入10 012万元,比上年增长6.15%,创历史最好水平。固定资产总额10 391万元,比上年净增2 794万元。
  【科研教学】2001年,市中心医院坚持实施“科教兴院”发展战略,不断加大科教工作力度。完成了全院科研课题立项申报工作。共申报科研课题49项,申报省自然科学奖7 项。获市科技进步奖18项,其中,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4项,有4项科研成果被市科委推荐到省科委成果登记,发表省级以上学术论文242篇,其中国际级 1篇、国家级113篇、省级71篇;国家级学术会议交流 133篇、省级学术会议交流24篇。加强在职医务人员培训,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专业人才,进一步加强市、院两级学科梯队建设。选拔了 5名医生在佳木斯大学研究生课程班进修学习,4名医生考取了统招研究生,选送哈医大学习的5名研究生毕业回院工作。参加专升本及大专学习24人,外出进修14人;外出参加省级以上学术会议和学习班105人次。承办黑龙江省小儿科年会。 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了专科理论考试。完成了申报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工作,有2项被批准为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安排274名医护人员参加了市卫生局“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班”,本院12名专业骨干在这次培训班上讲课,全院继续教育达标721人,继续医学教育工作通过了卫生局年检。 加强临床教学工作。全年安排教学专题讲座41次;接收本、专科实习生139人,护生实习150人。 3名教师获佳木斯大学优秀实习教师称号;8名教师获佳木斯大学优秀兼职教师称号。
  【医院管理】2001年,市中心医院深入开展了“明明白白看病”创建“百姓放心医院”活动,使病人“五个明白”、“五个知道”、病人的“八项权利”得到进一步保障。强化落实、完善各项便民服务措施。在门诊大厅设“挂号咨询台”,实行重症患者陪检、陪送服务,门诊导诊员24小时值班,对急重症患者进行全程陪检。建立护士病房巡视制度,实行了产妇家属在身边陪产制度,实行患者对检查结果不满意或有疑问,可免费复检一次制度,在患者高峰期增设党员、团员、干部在门诊进行义务咨询导诊。
  【医院建设】2001年,市中心医院不断深化医院改革,进一步推进了定编、定员工作及中层干部、护士长、班组长竞争上岗,对部分工人岗位实行考试择优上岗。积极探索后勤服务社会化管理的新机制,对部分岗位实行承包制及企业化管理,每年节约支出60余万元。继续推进招标工作,加大了竞标力度,确保引进设备和工程建设质量及效益。筹集资金购置临床急需和基础医疗设备。引进了进口16人舱高压氧、麻醉机、碎石机、多参数监护仪、透析机、血凝仪等万元以上医疗设备64台(套),总价值达 1 474万元。具备国内一流水平的洁净手术室投入使用,住院病房全部实现管道中心供氧、负压吸引。完成了基本建设计划。新建面积达 7 400平方米、设有中央空调和送新风装置的住院处新楼正式投入使用,增加了床位使用面积,完成了病房的重新部局、搬迁及配套工作,使病区设置更趋于合理。
  【精神文明建设】2001年,市中心医院坚持不懈地对职工进行以“三个代表”思想为重点的思想理论、职业道德、形势任务、法律法规等方面教育。广泛开展“新世纪卫生人形象”教育活动,努力塑造“四个一流”形象(即一流质量、一流服务、一流素质、一流环境)。强化职工优质服务教育和“窗口单位”文明优质服务工作。开展了“四学两带”活动,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开展了“争四好”竞赛和“双评”活动。出台了“用药规范”,实行了“药品选择单”,下发了“加强药品购销管理工作的通知”对10余种可疑有促销费的药品停止使用,对78种药品进行降价销售。同时公开各项收费标准和药品价格,完善了计算机查询系统,进行了全院收费情况大检查,进一步规范了收费项目和标准。共收到感谢信540封、锦旗59面,新闻单位表扬134次,患者对医务人员满意度达94%以上。坚持实行院务公开制度,被评为市院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举办了全院职工“新世纪之春”文艺汇演、纪念“五四”诗歌演讲会、新世纪首界职工排球赛、象棋和围棋赛。组织了 550人参加的“质量杯”长跑竞赛。成立了职工自娱自乐的“绿洲俱乐部”,丰富了职工业余文体生活。加大对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和对中青年名医的宣传力度,编印《院内简报》7期,对外宣传达330次,进一步增强了医院的社会信誉。医院获得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标兵及市经济技术创新先进单位”、市“明码标价示范单位”、市“职业道德建设先进集体”。通过了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复检及省消费者信得过单位年检并被重新命名,获省“三八”红旗集体、“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全国商业服务“诚信单位”、“全国百姓放心医院”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