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永红区

永红区

永红区



  【国民经济】2001年,永红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亿元,同比增长13%;企业入库税金完成926万元,同比增长8.3%;区级财政收入完成1 398万元,完成年预算的101.2%,比上年净增107万元,同比增长8.2%。三大龙头企业集团完成产值3.4亿元,占全区总产值的 60.8%,实现入库税金589万元,占全区总入库税金的 58.6%。4个办事处实现产值4 681万元,入库税金119万元,引进 5个50万元以上的企业,创办一批委办网点。房地产开发24个栋号,总计21万平方米。招商引资共引进域外资金6 000万元。全区产值(销售额)超千万元规模民营企业达到8户,产值(销售额)超百万元规模民营企业达到42户。工商注册有限责任公司达到 181户,税收总额达到1 110万元。石英砂、水砂纸、天兴装饰材料市场等三大重点项目实现税收60多万元。
  【城区管理】2001年,永红区加强城区管理综合整治工作,以全市城市秩序综合治理整顿为契机,加大了城区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及劳动力市场等治理整顿力度。对“三街三路”的81家饭店食品卫生进行专项治理整顿,取缔不合格饭店24家,规范35家饭店,整改达标。落实市政府关于“退市还路”的要求,清理长期在长安路、长青街两侧占道经营的劳务人员,集中到复兴街劳动力市场进行规范化管理。积极配合市有关部门开展拆除各类违章棚厦、清理马路市场、规范临街店铺牌匾等专项治理活动取得预期效果。友谊路、红旗路、长安路被评为优秀达标路段。深入开展爱国卫生活动,突击抢运垃圾 3 450吨,消灭了卫生死角。坚持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梅江新村、鹤电小区、复兴小区等实施垃圾袋装化管理,在全市试点小区特色化管理中起到示范作用。全区新建、改建和维修厕所47座,修复改造松华路等十余条区街巷道 4万多平方米,治理烟尘和噪声污染 200多处,被评为全市环保目标达标单位。推进城区亮化工程,实现了主要街路的灯饰亮化。
  【社区建设】2001年,永红区从建立和完善社区运行机制入手,加快社区建设步伐。初步提出了居委会调整划分意见,特色小区建设试点进展顺利。长安、建设、友谊、佳西等街道办事处积极推进示范小区、样板小区、服务小区和文明小区建设,为全面加强社区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巩固“两基”成果,强化素质教育,多方筹措资金 200余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加大特色办学力度,第九中学等 3所学校在全市率先建立了校园声讯网,被省政府授予“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巩固提高工作先进区”。计划生育工作顺利通过全省检查验收,连续12年完成与市政府签订的一档指标。
  【社会稳定】2001年,永红区全面启动“四五”普法,推进了依法治区进程。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整治工作,进行“打黑除恶”专项斗争,破获各类刑事案件 355起,打掉犯罪团伙21个,收缴脏款赃物折合人民币25万余元,打掉了一批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深入开展与“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斗争,扼制了“法轮功”分子的不法活动。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和专项治理,杜绝了重大火灾和安全事故的发生。做好优抚社教工作,将 227名无劳动能力的特困残疾人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永红区被评为全省残疾人扶贫、康复、就业先进区。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妥善化解各类矛盾,有效地维护了辖区的社会稳定。
  【廉政建设】2001年,永红区在政府部门推行政务公开,强化目标责任管理,开展“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促进了机关作风转变和政府整体素质提高。加强政府法制建设,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加大治理“三乱”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共查处违纪案件2起,结案率100%;处理信访举报8件,办结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