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三位一体南联北开 招商引资创新局面

三位一体南联北开 招商引资创新局面



             三位一体南联北开 招商引资创新局面
             ——全市招商引资推进工程情况综述
  2002年,市招商引资推进工程指挥部认真贯彻市委九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带项目、引资金、结伙伴三项指标和各项招商引资工作任务。
  一、目标完成情况
  1、“三位一体”招商引资活动。全市共签约各类项目82项,比上年同期增长12.3%,项目签约总额16.3亿元。其中:经济技术合作项目70项,总投资额12.9亿元 (内有千万元以上项目37项);外方投资11.5亿元,占总投资额的89%。到12月底,全市已有67个项目开工或正在运作,佳市广汇同源家电商场等26个项目投产运营,汤原地热开发、桦南自来水厂改造等41个项目部分资金到位或正在运作。市招商引资局引进的上海佳吉快运公司总投资 3 220万元在佳市建精制米加工厂项目,实现当年投资建厂,当年开工投产。全市利用各种渠道结识合作伙伴 165余人,签订合作协议,引资到位资金30.5亿元,超额完成全年计划。其中向上争取到位资金25亿元,经济技术合作项目到位资金5.5亿元。
  2、营造招商引资氛围。全市广泛开展招商引资宣传月活动, 在新闻媒体设立专栏,宣传典型,传播招商引资信息。召开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会议,举行全市2001年度招商引资表彰奖励大会,表彰先进集体22个、先进个人65名,对 9个有功单位和个人兑现了奖励。召开了全市招商引资理论研讨会,组织各县(市)区、市直单位领导及专家、教授撰写理论文章20多篇,为推进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打好理论基础。
  3、投资服务中心建设。加强投资服务中心建设, 以完善审批一条龙服务体系为重点,完成了服务大厅的收费清理工作,公开收费标准,杜绝了不合理收费。建立和完善了项目投产前的服务体系、投产过程中的服务体系和项目完成后的跟踪服务体系等“三个体系”,搞好咨询服务、政策落实和跟踪返馈,努力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为来佳投资建厂的外来客商营造了宽松的服务环境。
  4、强化指挥部日常工作。 市招商引资推进工程指挥部科学制定了全市招商引资任务指标,制定了《推进工程指挥部的工作制度》、《招商引资推进考核实施办法》,认真做好市推进办安排的日常工作。积极开展宣传报道工作,及时反映专项推进工作情况,共上报信息20多篇,被《重点情况通报》刊发 4篇、《每日专报》刊发13篇,全年得分居各指挥部之首。建立正常的工作程序, 加强日常工作记实考核, 设立了《招商引资推进工程指挥部工作大事记簿》、《指挥部成员单位日常工作记实簿》,创办了《招商引资推进工程情况简报》和《指挥部工作大事记》。
  二、专项推进工作
  1、以发展为主题,确立招商引资新思路。 组织力量对全市资源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从中找出比较优势,把佳市招商引资的思路定位在突出区位比较优势和内建基地、外辟市场上,把招商引资与全市经济总体发展方向相结合,与企业创新工程相结合,与农业产业化工程相结合,与地缘特征相结合,确立了“主攻国内,依托老乡,以外引外,自主招商”的原则。围绕这个思路,加大工作力度,做到“三个突出”:一是突出市场定位。把招商引资的市场定位在国内经济发达、与我市互补性较强的区域。上半年指挥部领导亲自带队,9 次南下与上海、昆山、杭州等地 200多家企业和客商进行接触洽谈,签署协议40多个,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合作关系。在签订的合作项目中,80% 以上是南联项目。二是突出比较优势。利用资源、地缘优势吸引外资,内建基地、外辟市场。富锦市招商引资五路并进,围绕农业资源优势招商,围绕企业资产重组招商,围绕口岸建设招商,围绕财源建设项目招商,围绕基础建设招商。桦川县引进辽宁新元公司投入5 000万元,买断桦川黑加仑厂,成立健缘饮品有限公司,投产后可创产值5 000万元,实现利税 500万元。同时,组织企业走出国门,到俄罗斯开辟市场,全市已有10多家企业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企业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三是突出运作方式。推出一批有吸引力的合作项目,如绿色水稻加工、南瓜饮料的销售、新区的开发、旅游通道的建设等。利用老乡的亲情和现有外企的以商招商,辅之以特殊的优惠政策,促进了一大批合资合作项目的成功。
  2、以基地建设为切入点, 实现南联北开新突破。一手抓南联的招商引资基地建设,一手抓北开的对俄合作基地建设。先后通过西洽会、江浙招商等10余次南联活动,与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有关部门接触,与20多个地市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签署了合作协议,形成比较稳定的南联合作基地。同时以开辟对俄市场为目标,利用口岸和地域优势,积极建设北开基地。狠抓同江市农副产品、对俄出口商品基地建设和中俄边民互市贸易区、木材加工区建设,把抚远东方大市场作为对俄经贸合作的桥头堡和吸引南方客商的基地。上海市经贸部门组织 115家企业进入东方大市场,并考察研究俄罗斯市场,建立过货通道。在赴浙闽两省考察学习和招商引资活动期间,佳市在浙、闽两省组织了两次签约仪式,共签约经济贸易、旅游开发等项目28项,签约总额9.98亿元。其中经济技术合作项目14个,总投资46 145万元,贸易合作项目12个,贸易合同额53 655万元。
  3、 以渠道拓展为重点, 构筑招商引资新优势。 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九届九次全会提出的“全方位、多层次”拓宽招商引资渠道的要求,实行多管齐下。一是充分挖掘佳市在外的人才资源,依托乡友开展招商引资。组织筹建佳木斯乡友联谊会,发出《给远方的乡友一封信》,先后同全国各地的 300多名乡友建立了联系,并两次在北京、上海召开了乡友座谈会,在三江国际旅游节期间,正式成立了乡友联谊会。乡友会成立仅一个多月,就有 8位乡友做出投资决定。上海佳吉快运公司董事长付长明投资 3 220万元,在郊区建精制米加工厂;广州龙弛货运公司总经理安庆林投资1 500万元,与市中心医院合作,建设一座1.1万平方米的老年公寓;复合肥加工厂、白瓜系列饮料经销、矿泉水厂等项目都在积极运作之中。二是充分运用现代化手段,开展网上招商。正式开通了佳木斯招商引资网,建立了网络信息平台,推出 100多个招商引资项目、引联挂靠企业和佳市投资指南、优惠政策。同时,在网上设置了与世界 500强和国内 500强企业的对接窗口,开展网上招商引资洽谈,目前已收到和发出电子邮件30余封,有20余个招商引资项目通过网上进行接触和洽谈。三是积极探索委托招商。与世界华商联合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华炎黄国际投资集团等国内知名的中介公司进行了接触洽谈,委托他们联系大企业、大集团、大老板,与佳市的招商引资项目进行对接。
  4、以强化服务为基础,营造安商富商新环境。一是营造浓厚的亲商、 扶商的舆论环境。在全市开展了“内建基地、外辟市场招商引资宣传月”活动,利用电视、报纸、电台各种媒体宣传典型,报道招商引资成果,发出宣传稿件80多篇。在佳木斯日报、佳木斯电台开设“招商引资信箱”专栏,一个月接到市民来信、来电、来人咨询数十次。召开了外来企业家座谈会和窗口部门座谈会,征求外企对佳市发展环境和招商引资建议。市纪检委领导表示要为外企发展清障护航,市工商局、市城管执法局等部门对外商投资企业都制定了有效的服务措施和办法,深受外商欢迎。二是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为了适应入世的需要,重新修订了《佳木斯市鼓励外来投资的暂行规定》,市委副书记刘铁民亲自主持召开协调会议,帮助一季良品米业公司解决了建厂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三是营造优良的服务环境。市外来投资服务中心年内审批的 9个境外投资项目,都是集中办公,并联审批,在手续齐备的情况下三日内办完。对运作中的项目实行全方位服务,协调各单位做到低标准收费、高标准服务。为外来投资企业跟踪服务、协调解决问题数十次,受理办结投诉3起,接待来人来信来电咨询40多人次。
  5、以合力攻坚为主线,建立推进工作新机制。一是落实责任制。 将市推进办下达的全市引资30亿元、带项目60个、结伙伴150人的“三位一体”招商引资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和市直75个部门,并纳入市目标考核。市招商局主动承担引资 3 000万元的指标,比上年增加50%。全年共谈成了合作项目 4个,到位资金3 200万元。二是实行包项目制度。将30个招商引资项目由市五大委领导分别重点包扶,并以市委办文件下发了方案。截止年末,一季良品米业公司、富锦永安木业加工厂、乌苏里江药业公司等16个项目已经投入生产或正在积极的运作当中。指挥部的20个成员单位对全市37个招商引资项目企业实行了重点帮扶,已为18个项目找到了合作伙伴。三是建立督办检查、考核奖惩等五项工作制度。指挥部领导带队先后对同江、富锦、桦南等县(市)招商引资工作情况进行了检查指导,还对富锦、同江招商引资经验进行了总结、推广,有效地推动了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