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市打防并举 全面维护社会稳定
依法治市打防并举 全面维护社会稳定
依法治市打防并举 全面维护社会稳定
——全市社会稳定专项推进工程情况综述
2002年,全市社会稳定专项推进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成员单位的努力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全年推进目标任务。
一、主要成绩和经验
市社会稳定专项推进指挥部贯彻落实
市委九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全力推进全市社会稳定专项推进工程,强化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维护了全市的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中央政法委、综治委领导,省委、省政府、省委政法委、省综治委对佳市社会稳定工作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全市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的经验,在全省会议上作了介绍,打击处理“法轮功”斗争的经验3次被省有关部门转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被评为全省先进集体。
1、全力化解矛盾, 保持全市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一是普遍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消除了大量不稳定因素。全市共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2 320件,调处化解2 165件,调处成功率达93.1%。二是推进落实“两个确保”和 “三条保障线”,扩大了社会稳定面。截止11月末,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发放基本生活费824万元,为19 645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2 311万元;在元旦、春节、“五一”三大节日为95户困难企业进中心的14 354名下岗职工发放基本生活费3 037万元,为6 214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发放基本养老金2.87亿元;为全市进入低保的30 660户,82 642人发放低保金4 989.86万元,实现了应保尽保;为 740名民工追回劳务费36万元。三是及时稳妥地处理了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各县(市)区按照市委的指示精神,妥善处理和解决了流入本地藏民滋事问题。公安机关收集内幕性、预警性信息 626件,直接或参与处理群体上访事件85起,国家安全局密切注视社会动向,收集和上报重要信息47份,为维护全市社会稳定贡献了力量。四是做好信访工作,化解调处了大量矛盾。坚持领导接待日制度和首问责任制,变上访为下访,实行进京信访值班,较好地开展了信访工作质量年和依法治访活动。年内全市接待处理集体上访1 764批次,其中市本级接待处理1 040批次,去省集体上访 7批62人,比上年分别下降37.2%和61.5%,没有发生集体进京上访案件,全市越级上访量在全省位居最后。
2、打击教育监控并举,同 “法轮功”邪教组织斗争取得重大战果。一是防范监控卓有成效。全市各级党委高度重视,严守“三道防线”,落实监控措施,全年无一人进京滋事,无一起非法聚集闹事,无一起极端事件,元一起重大伤亡事故,确保了重大节会、敏感期,特别是十六大期间社会的政治稳定。二是司法打击战果显著。全年破获“法轮功”案件 321起,破获了“1·8”特大地下印刷窝点、“4·20” 有线电视插播、“12·12”马学俊犯罪集团等一批重特大案件,打掉团伙15个,捣毁地下窝点12个,抓获“法轮功”违法犯罪分子 472人,劳动教养 257人,批捕24人,判刑16人。三是教育转化成果丰硕。采取办班教育、领导包教、小组帮教、劳教转化等措施强化教育转化工作,全市建立县级法制教育学校 6所、乡镇级11所,办班202期,帮教人员287名。上半年排查未转化856人,已转化 654人,转化率为66%。市劳教所开展 “百日安全转化竞赛”活动,362 名“法轮功”学员转化335人,转化率为 92.5%。全市“法轮功”人员转化工作居全省前列,省转发了佳市教育转化工作经验。四是非法宣传得到遏制。公安机关先后开展清缴“法轮功”反动宣传品战役 8次,收缴非法宣传品近17万件。市国家安全局、邮政局严把境内外邮件审查关, 共检扣非法宣传品邮件5 608件。市内落实了城区包驻区单位、驻区单位包管区、清扫员包生活区、党员包楼道的“四包”责任制,共清缴“法轮功”传单近15万份,条幅 5 100多条,音像制品3 100多件,覆盖和清除标语1 300多处,净化了社会环境。
3、以严打整治为龙头, 社会治安明显进步。一是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全年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6 81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 705名,打掉犯罪集团204个679人,缴获赃款赃物总价值2 145.7万元,抓获网上逃犯358名。年度发生的恶性案件基本破获,现行杀人案件破案率达88%,严重暴力和绑架案件破案率达100%。全市召开公捕公判大会5次,依法从重从快判处各类刑事犯罪分子1 325人,其中三大刑 115人,五年以上有期徒刑334人,劳动教养731人,重刑面33.9%, 刑事案件比上年下降5.95%。二是公安行政管理全面加强。全市公安机关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集中力量,先后开展了以治理治安乱点为重点的治爆辑枪、打击“黄赌”、校企周边环境、安全防火、交通秩序等八个方面的专项整治行动。共收缴非法枪支2 300支,仿真枪2万余支,管制刀具2 860把,查处涉枪、涉爆、涉刑毒品犯罪 444人;取缔违规经营场所136家,关停违规网吧404家,取缔企业周边废旧收购点22个,取缔学校周边娱乐场所54家。发生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分别比上年下降5.95%、11.6%和 24%:全市火灾起数和经济损失有所下降,无重大火灾事故发生。三是市场经济秩序明显改善。以打击诈骗、贪污、贿赂、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破坏经济秩序犯罪为重点,依法严惩了一批严重经济犯罪分子。共破获经济犯罪307起,抓获经济犯罪嫌疑人201人;检察机关办理和查处经济案件191起,起诉169人;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 318件,判处人犯325人,总计挽回经济损失3 531.07万元。
4、加强基层基础建设,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了新突破。一是乡镇、街道综治机构建设得到加强。92个乡镇、街道全部建立了综治办事机构,落实了综合治理专人专编。所有乡镇综治办主任由乡镇武装部长兼任。二是基层治安防范能力大幅提高。在社区改革中,175 个社区居民委全部配备了专职主任,建立健全了治保会、调委会。社区居民委建立警务室 138个,配备警力262人,配备专职治安员1 388人,兼职治安员1 695人。居民区单元防盗门安装率达98.5%,楼道声控灯安装率达 92%,新建住宅单元防盗门安装率、楼道亮灯率均达100%。农村普遍落实了“十户联防”、民兵小分队巡逻等防控措施。在工企内部,重新核定了风险等级,强化了巡逻、守护、监控措施和三级值班值宿制度,重点企业、要害部位的人防、技防、物防达标率达到98%。加大对社会面巡逻密度和强度,提高110接处警能力,全年出警13 856人次,在预防和打击犯罪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基层创安面进一步扩大。全市规划小区 445个,达到市级创安标准410个,占92.1%;在1 651个单位中,有1 420个单位达到市级创安标准,占86%;在1 458个村屯中有1 170个达到市级创安标准,占80.2%。四是对特殊群体的管理力度加大。公安机关开展了全市清理流动人口专项行动,共登记暂住人口32 268人,为26 442人办理暂住证,办证率为97%;出租房屋登记8 070户,办证率达99%;暂住人口犯罪比上年下降33.9%。司法部门加强刑释解教人员接茬帮教和管理。全市共接收刑释解教人员 334名,接茬率100%,综合安置率90%,重新犯罪率2.7%。教育部门加强青少年遵纪守法教育,设立帮教组织104个,帮助失足青少年改好193人,改好率96%,收回流失生3 125人,收回率达96.5%。由于强化打击防控工作,人民群众安全感有所增强,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达85%以上。
5、落实普法规划, 依法治市迈出了新步伐。一是普法教育有新进展。各级党委中心组坚持普法学习,带头普法,依法行政。全市共举办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法律培训班29期,参加培训人员6 624人次;举办科级干部学法培训班36期,参加培训人员8 168人次;举办司法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和“四五”普法理论骨干等各类人员法律培训班136期,培训人员达9 000余人。中小学普遍开展了法制教育,在全省中小学生“两法一例”知识竞赛活动中,佳市选手获优胜奖,市里获组织奖。二是法制宣传深入扎实。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和传媒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活动。电视台、电台、报社开辟了法制时空、每周谈法、法制讲座等专栏。全市累计举办大型法制宣传教育活动91次,各种法制图片展览23场,法制文艺演出11场,开展“送法下乡”、“法制宣传日和宣传周”等活动176次,出动宣传车辆390台次,发放宣传品25万件,先后宣传了30余部法律法规,全市公民受教育面达到 90%以上。三是依法治理富有成效。召开了全市基层法制化管理工作会议,出台了《全市法治化管理创建活动方案》和《全市法治化管理创建活动工作标准》,总结推广了一批典型经验。各级司法机关、行政执法单位从严规范执法行为,90%以上司法机关实行了审判、检务、警务公开,95%以上的行政执法单位建立了承诺制、公示制、执法责任追究制。全市还先后开展了交通收费、中小学收费、食品和农资市场等15次专项治理活动,促进了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和社会稳定。
二、主要作法和措施
按照市委对专项推进工作的要求和部署,认真研究推进办法,强化推进措施,不断把社会稳定专项推进工作引向深入。
1、注重强化责任, 坚持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抓稳定的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全市上下普遍健全了党委、政府负总责、主要领导负第一位责任、分管领导负具体责任、战线领导负主管责任、部门和单位负直接责任的抓稳定责任制。各县(市)区委把社会稳定工作摆上突出位置,专门例会研究(均在 4次以上),纳入总体工作目标管理之中,把责任、指标具体分解到部门、单位和个人,层层签订责任状,严格进行考核考评。绝大多数党委、政府、部门、单位一把手和分管领导恪尽职守、认真负责,使保一方平安的目标落到了实处。各社会稳定专项推进责任部门,积极工作,狠抓落实,为全市社会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
2、注重思想发动, 坚持抓提高意识增强责任感不放松。认真贯彻落实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央、省、市委关于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指示,不间断地抓好思想发动和教育。集中进行了 5次思想动员。第一次是结合贯彻市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召开全市政法工作会议,进行思想动员和教育;第二次是结合部署全国“两会”和省党代会及安全保卫工作会议精神,进行思想动员和教育;第三次是结合贯彻中央、省委有关会议精神,召开全市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大会进行思想动员和教育;第四次是根据中央、省市委的部署,召开全市迎十六大安全稳定工作会议,进行思想动员和教育;第五次是召开全市2003年元旦、春节期间安全、稳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进行思想动员和教育。指挥部领导、政法委领导利用检查工作、参加会议之机,反复动员教育成员单位各级领导和广大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保证了社会稳定专项推进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3、注重调查研究,坚持深入一线, 解决实际问题。年初,由市委副书记赵庆有带队到市内五个区,由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刘文波带队到六个县(市)进行调研,为全市社会稳定工作确定了目标,制定了实施方案。市委副书记、副市长许兆君带领有关部门人员深入到重点困难企业调查研究,探讨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具体实施办法,使全市解决困难群体实际问题的工作有了突破性进展。刘文波带领工作组先后深入10个社区、10个居民委对加强基层治安防范进行了调研,制定出具体办法。市委副书记贺旭武,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孙伟经到任后,在一个月里先后两次深入到政法系统各机关、监狱、劳教所、看守所等监管场所检查安全稳定工作落实情况。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苏景涛带领“严打”办公室的同志,先后深入到水果批发市场、火车站、客运站、商场等处征求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稳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为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制定了具体措施。市委政法委各位副书记也分别就开展重点整治、打击处理“法轮功”、加强治安防范和队伍建设等问题开展了多次专项调研。通过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和信息78份,为解决维稳方面问题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4、注重抓好典型, 坚持以点带面指导工作。指挥部和各成员单位,重视先进典型发现和培养工作,发挥典型示范和牵动作用。在全市深入推进“严打”整治斗争工作会议上,总结和交流了前进区、同江市等15个单位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稳定的经验。综治办总结了18个单位的经验,在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工程”经验交流会上作了介绍和推广。市委维稳办在全市推广和总结了东风区、向阳区等 5个单位矛盾排查调处工作的先进经验。市公安局、市检察院、市中级法院、市委 610办公室等单位,通过会议,简报等形式,总结交流了本系统、本单位好的经验和作法。司法局在桦南县培养了两个乡镇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先进典型,在全市进行推广,在全省司法系统会议上作了经验介绍。
5、注重检查督办, 坚持跟踪问效一抓到底。从发挥职能作用入手,强化对专项推进各项工作检查督办和跟踪问效。指挥部推进办、综治办、维稳办、严打办、610 办、信访办、依法治市办等部门和单位,对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落实情况采取全面普查、定期检查、随机抽查、就事倒查、突击暗查、挂牌督办等形式进行督促催办。610 办加大对工作检查、抽查、暗查的力度,对清理“法轮功”非法宣传标语行动迟缓,抓落实不力的区进行全市通报,促其整改,引起各单位的重视,一举将活动猖獗的“法轮功”非法宣传势力打了下去。市桥南建行储蓄所抢劫杀人案发生后,市综治办与建行领导一起查找安全保卫不落实问题,并研究改进措施,使建行系统的防范工作得到加强。市信访办对群众集体上访案件,坚持每半月进行一起汇总梳理,明确承办单位,实行挂牌督办,收到很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