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办公室工作

政治概况

中共佳木斯市委员会

办公室工作



  【政务调研】2002年,市委办公室发挥参政职能,围绕领导关注的重点、全市经济发展的难点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加强调查研究。建立了协作攻关调研机制,实行小组课题攻关,促进了调研质量提高和调研成果转化。全办共形成大型调研报告38篇,其中综合调研科23篇,在国家和省、 市级报刊发表各类文章21篇。 《全市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建造绿色银行,增加农民收入》等一批调研成果得到市委主要领导重视,并转化为市委决策。
  【信息工作】2002年,市委办公室强化信息服务职能,以第一视角跟踪重大政情、经济动态及社情民意,在第一时间向市领导反馈。通过点题约稿等措施组织信息调研,全年编发《每日专报》300期,市领导批示率达14%。积极组织对省委和中办的信息报送工作,全年上报信息2 000余条。编制了《市委政务信息网技术白皮书》, 顺利完成了信息网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实现了政务信息网建设的突破。市委办被评为2002年度全省党委办公系统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和向中办报送信息“先进直报点”。
  【督查工作】2002年,市委办公室积极推动市委决策落实,加强督办和检查,共分解市委常委会、办公会、现场办公会等重大决议事项150余项,办理市委领导批示件390件,办结率97%。同时,围绕重点工作专项推进, 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专项推进工作方案和考核标准, 对全市“十大实效工程”目标任务进行分解落实,精心筹备和组织现场推进会,对考核、检查、验收等环节进行全程跟踪,并做了大量协调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办文办会】2002年,市委办公室积极发挥协调、服务职能,科学管理、规范运作,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实现了办文办会高质量运转。公文处理严把政治、政策、文字、程序、规范和发文六道关口,全年核发、处理各级各类文件600余件、7万余份,退回不符合发文条件、行文不规范的文件30多份,核稿差错率在万分之三以下,达到了公文质量要求。全年筹办各种会议22 次,承办大型活动9次,保证了会议、活动的顺利进行。全年收发密码电报、内部明电5 000余份,传发上报信息近2 000条,确保了机要通信及时、高效、无事故。
  【后勤服务】2002年,市委办公室进一步规范后勤服务管理工作,较好地发挥了后勤保障作用。为不影响机关办公,办公楼改造修缮利用夜间施工,妥善安排机关福利及水暖电维护等,保证了机关工作的正常运行。市委保密委员会调整后,加大保密宣传教育、业务指导和行政执法检查工作力度,受到省委保密工作检查组的好评。财务审计工作坚持科学理财,节省了大量经费。进一步加强离退休老同志的日常服务、医疗保健等项工作,受到老干部们的一致好评。严格落实车辆管理节油降耗措施,提高司机的服务意识和业务素质,保证了领导及时、安全用车。严格落实安全保卫防范措施,坚持文明执勤,对信访人员做劝服工作,保证了领导和市委办公楼的安全。企业处印刷厂和机关食堂加强经营管理,努力拓展市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机关建设】2002年,市委办公室加强组织协调,精心谋划、科学组织各项工作和活动,保证了全办整体工作的正常运转。以“服务杯竞赛”为载体,加大文明办公、“三项工程”推进等实施力度,促进了全市党委办公系统整体服务质量的提高。以“争先创优”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加强党组建设、队伍建设和文明建设,争创一流业绩,树立一流形象。召开了全办党员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党委,发展了 5名新党员,进一步加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文件,举办了“学习体会交流展”。组织参加了市直机关工委组织的十六大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知识竞赛活动。组织机关干部参加了全市公务员计算机和 WTO知识培训,经考试全部合格。组织参加书法比赛,与中医药大学教职工联欢,参加“看佳城,话发展”等活动,丰富了机关干部的文化生活。在机构改革中,23名机关干部通过竞争走上中层领导岗位。按照“三定方案”,重新修订、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了职能,理顺了工作关系。参与城市“四帮一包”活动,积极捐款捐物,通过多方面工作,巩固了“省级文明单位”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