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市委
民主党派及工商联
民革市委
【组织建设】2002年,民革市委根据上级要求,分系统、分行业新成立 5个基层总支和支部,并成立了民革经济贸易委员会,选派民革党员企业家任主委。这些组织机构的建立,有力的保证了中共省委、市委和民革市委各项工作的部署和落实。同时,建立了全市民革年轻党员档案和民革党员特长档案,坚持“三个为主”的方针和原则,“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切实抓好党员队伍的理论和思想建设。举办了民革市委三期党员理论学习班,全市 85%的民革党员参加了学习,各基层总支、支部也举办了各种学习活动,把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活动开展得扎扎实实,有声有色。年内,民革市委普列主委被选为佳木斯市政协副主席和民革省委常委,4名党员被选为民革省委委员,1 名党员被选为市人大代表,2名党员成为市政协常委,5名党员成为区政协常委,10名党员成为市政协委员,20名党员成为区政协委员,5名党员分别被市工商局、技术监督局、市审计局、市土地局聘为监督员和审计员。民革市委还培养发展了13名青年加人民革组织。
【参政议政】2002年,民革市委围绕“二次创业,富民强省”和“五年再造”发挥参政议政作用。经常组织党员深入全市工矿企业、街道社区,进行调查研究,拿第一手材料,做有价值文章。在提案上做到有政见、有主意、有办法;在议政上突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到有的放矢,力求有先进性和代表性。民革市委在参加中共市委召开的季度协商会、双月座谈会和市政协、市委统战部召开的秘书长联席会议上,紧紧围绕全省全市的国民经济发展及各方面建设献计献策,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在市区召开的两级人大政协会议上,民革党员共拿出提案18件、团体提案 7件。其中《关于改变我市公交车辆召标期限合同的建议》被列为市级重点提案,《关于光复路两侧楼房改建的建议》得到有关部门重视和采纳,民革市委《关于转变我市建设用地供地方式的建议》的 “104”号提案,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政府常务办公会通过并实施了《佳木斯市经营性土地召标拍卖暂行规定》和《佳木斯市土地储备暂行规定》,为规范佳木斯市行政执法和依法行政提供了法律依据。
【为经济建设服务】2002年,民革市委完成中共省、市委的统战工作任务,组织民革党员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大局,为经济建设服务,积极开展“三下乡”活动,为农民送去农业技术,帮助制订农业生产计划。民革党员王殿成在汤原县正阳乡建立了农业科技示范区,为农民增收几十万元。青年总支主委李慧佳利用信息日组织民革党员中的医生、农技人员和律师“三下乡”服务队,到郊区松江村为农民无偿服务。医务人员为60名农民患者检查了病情,对一些多发病、常见病进行了治疗,并讲解了预防常识;农技人员传授了科学种田知识,并解答了农民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和加入世贸后对农产品的要求;律师讲解了法律、法规基本知识,帮助农民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六一”儿童节前夕,民革市委妇工委到市儿童福利院捐献衣服70多件、人民币 500元。在全国“红十字”日,民革市委领导带头积极参加市委统战部组织的“关爱生命,万人献爱心一日捐”活动,并当场捐款献爱心。民革市委参加了市委统战部召开的声讨“法轮功”罪行座谈会,愤怒遣责“法轮功”反动本质和罪恶行径,坚持维护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并积极响应中共市委号召,对贫困工人、农民进行一加一包保,给包保对象送去生活必备品和致富信息,为包保对象联系工作。还安置了失业职工、军嫂12人,帮扶特困人员就业35人。
【祖国统一工作】2002年,民革市委依据自身优势,在反“独”促统、争取实现和平统一大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广泛联系民革党内外知名人士,组织广大民革党员认真学习江泽民总书记关于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原则。以香港、澳门回归的实际范例,声讨并揭穿陈水扁依美自重,卖国求“独”的丑恶嘴脸,增强了广大党员早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信念和决心。一年来,民革市委反“独”促统,关爱民生,自觉接受共产党领导,自觉维护和巩固统一战线,受到了中共佳木斯市委、市委统战部相关部门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