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市委
九三学社市委
【参政议政】2002年,九三学社市委继续把参政议政工作做为工作重心,扎实有效地作好参政议政工作。九三学社现有社员336人,其中省政协委员3人、政协常委1人;市人大代表2人,其中人大副主任1人;市政协委员22人,其中副主席1人、常委3人;区级人大代表4人,其中人大副主任1人;区级政协委员30人,其中副主席 1人、常委5人,被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聘任特约人员7人。在各级人大、政协及政府有关部门任职共计68人,占在职社员总数的39%。并在市人大、市政协、区人大、区政协各有副职 1人。为更好地发挥参政议政作用,调整充实了参政议政委员会,并配齐了相关人员协助工作,指定专职干部负责参政议政工作,各区级委员会都按排了专门的参政议政委员。召开了两次参政议政宣传工作会议,进行了参政议政专门培训,健全了参政议政网络,拓展了参政议政领域,提高了参政议政能力,开创了参政议政工作的新局面。九三学社市委积极参与高层次政治协商,进行重大专题调研,新一届社领导班子在政治协商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同中共市委保持高度一致,发挥了参政党的重要作用。九三学社社员针对三江平原进行调研,提出了《抗洪排涝的对策及建议》;针对高校扩招对佳大进行调研,提出《关于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建议》、《关于建立佳木斯市科技园区的建议》。向省及全国政协提交了《发展宝泉岭地区灌溉的建议》、《关于松嫩平原盐碱化治理的建议》、《在稳定和利用好现有人才基础上加大人才开发力度的建议》等 8项提案。一年来,九三学社各级组织提出各类提案 168件,被采纳36件,回函98件,其中62项建议被市政协评为优秀集体提案。3人被政协评为“五个一”先进政协委员。
【组织建设】2002年,九三学社市委把发展高素质的社员作为加强组织建设的关键,按照九三学社中央《关于加强组织建设的若干规定》、《各民主党派中央关于加强自身建设若干问题座谈会的若干规定》和《各民主党派中央关于加强自身建设若干问题座谈会纪要》的精神,坚持“四个有利于”、“三个为主”和“在工作中发展,发展是为了工作”的原则,以“三个结合”为主,向四高(高学历、高资历、高职称、高素质)方向转化,侧重于四有 (有影响力、有代表性、有才华、有后劲)的标准。年内按5%的限制速度, 分两批先后发展19名青年同志入社。最小年龄30岁,最大年龄46岁,其中:女同志8名,占19名新社员的42%,40岁以下青年同志占90%。新发展的19名成员中,副高级以上职称 8名,中级职称11名,副处级以上职务2名,科级职务 8名。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从加强领导班子团结协作与树立整体形象入手,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实行集体领导与成员分工相结合的工作体制,坚持主委会、常委会、全委会例会制度,强化了九三学社市委运行机制。进一步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建立健全 5个专门工作委员会,调整充实了专门委员会的领导,配备了成员。加强对 6个基层委员会的领导,定期检查指导基层组织工作计划落实情况,及时反馈基层工作信息,收到了良好效果。把基层支社从原来的19个调整为22个,调整充实了永红区委会领导班子。成立了老龄委工作委员会。举行了老社员座谈会,开展了旅游娱乐活动,义务为50名老社员进行了体检。加强了九三学社市委机关建设,调整了机关人员分工,提高了机关工作水平。积极做好机关工作,坚持为基层服务,为社员服务,为领导服务,做到 “三个想在前面” (想在领导前面、基层前面、社员前面)、“三个到位”(服务到位、落实到位、配合到位),全年为社员解决各类问题10多件,协助基层举办各种活动6次,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各项工作计划。
【思想建设】2002年,九三学社市委把思想建设作为社务工作的主线,坚持组织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下发了《关于认真组织社员学习“十六大”的通知》,并把学习座谈情况整理上报九三学社省委。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活动,坚持以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激励人,以典型事例鼓舞人,以党派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召人,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人,通过组织关怀真情温暖人,以九三学社的旗帜凝聚人。全年共举办基层组织领导培训班1次,举办新社员政治理论学习培训1次,召开宣传委员会议 1次,开展了“迎庆十六大,歌颂佳木斯”劝业杯全市统战系统有奖征文活动,组织全市社员学习江泽民“5.31”讲话活动暨社员联谊大会,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务活动,九三学社思想政治工作跨上新台阶,中心医院支社有4名社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社会服务】2002年,九三学社市委号召广大社员积极投身全市经济建设,立足本岗位积极做奉献,开展了一系列有特点、有特色的社会服务活动。协同九三学社省委看望贫困职工并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九三学社市委机关干部为佳纺特困职工捐献了大衣、被褥、衣物等御寒物资。与民进市委联合组成“送文化、送医疗”下乡活动,深入郊区敖其镇中心学校为教职工义务查病治病。响应中共市委、市政府号召,为全市残疾人义务捐献一天工资。原社市委副主委谢宜臣研制的手机防幅射防磁波帽,顺利通过GMP、GSP验证,已经在北京投入批量生产,填补了市场空白。郊区基层委员会主委刘晓华引资 1 800万元,实现税收70万元。社员杨书吟组织科技下乡扶贫3次,先后走访了近 300个村屯,送农药3万余元。社员宋旭丰致富不忘百性,提供资金30多万元,无偿为万发村修路 1 000延长米。社员何剑峰为农民送医疗药,宣传讲解医疗保健知识。永红区基层委员会煤机厂支社研制开发新产品S150掘进机通过了鉴定验收。社员沈晓军、路洪林领导的煤机厂生产处,上半年生产总值突破 5 000万元大关,创历史新水平。九三学社成员围绕经济发展开展科研活动,全年共发表论文38篇,著书 3部,获市级以上科技奖15人次,朱晓峰主委获省杰出青年基金20万元,获中华医学二等奖 1项。全社成员获各种奖励50人次,科研成果10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