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妇联
市妇联
【巾帼服务体系建设】2002年,市妇联全力打造妇联巾帼服务体系品牌,在原巾帼社区服务中心的基础上成立了市妇联阳光大姐家政服务中心,全面实施“阳光大姐”家政服务品牌战略,采用统一报名、建档、体检、培训、护送、回访的“六统一”办法,招聘 400余名下岗女工为阳光大姐,充实了家政服务岗位。对阳光大姐实行员工制管理和微机管理。市妇联的《树“阳光大姐”旗帜,打造家政服务品牌》经验,在全市“十大实效工程”经验交流会上进行了交流。市妇联为拓宽下岗女工再就业渠道,建立了 9个“下岗女工就业培训基地”,采取自办培训班、依托基地培训、开展技能培训,举办家政服务员、市场营销培训班等形式,共培训1 300余人。在市政府网站上开辟为下岗妇女服务的信息窗口,利用 8677110妇女热线、阳光大姐家政服务中心、三江旅游节劳动力市场、同江洽谈会等,为下岗女工提供求职、就业等方面咨询指导1 500余人次,安置就业500余人。深化城市妇女“巾帼建功”活动,继续在城镇女职工中开展“我为佳城添光彩,争做巾帼文明岗”竞赛活动,向省妇联推荐全国“巾帼建功”先进单位1个、“巾帼建功”标兵1个、“巾帼文明岗” 3个。同时,制定下发了《佳木斯市妇联关于开展教育、科技、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方案》,发挥在社区建立的妇代会、妇女读书社、家政咨询站、家政服务站、维权投诉站等“一会一社三站”巾帼社区服务机构的作用,开展各种学习、宣传、教育和健身活动,引导广大妇女提高了全面素质和生活质量。
【“双学双比”竞赛】2002年,市妇联组织全市各级妇女组织围绕提高农村妇女科技文化素质,帮助妇女科技致富奔小康这个主题,不断赋予“双学双比”竞赛以新内容,开展了一系列特色活动。通过开展“科普之冬”、“百日送科技下乡”、“科普大赛”、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等活动,对农村妇女进行多层次多渠道培训。举办各类妇女技术培训班 725期,培训妇女达11.6万人;举办科普大集27次,送科技下乡 106次,为农村妇女送科技书籍17 730册。组织16万余名妇女参加了“科技中心户联动致富”竞赛活动,涌现出富锦二龙山镇刘维波、同江三村镇廉桂花等辐射、引导、示范的科技中心户 780户。实施畜牧兴家计划,组织引导广大农村妇女大力发展绿色、特色养殖,在扩大传统养鹅、养鸡、养猪业基础上,重点发展养鸭、养羊、养鸽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养殖项目,使农村妇女成为推动全市畜牧发展的主力军。全市有10万名妇女参加“三八”绿色工程活动,义务造林32.4万株,营造“三八”林 3 500亩,造林绿化精品工程500亩。
【文明家庭活动】2002年,市妇联赋予“五好文明家庭”活动以新内容,推动家庭文明建设上新水平,积极参加市首届“文明六十佳”的创建活动,并承担了其中的“十佳文明家庭标兵”评选工作,表彰了一批“五好十家”典型,进一步推动了全市“五好文明家庭”活动的深入发展。围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组织近万名妇女参加公民道德知识竞赛答题活动,印发《纲要》宣传单 3 000余份;组织各级妇联开展了“倡导绿色文明,创建绿色家园”活动,印发环保宣传单 500余份。开展了全市妇女健身及家庭文化艺术展示赛,组织全市妇女干部学习了“十六大”报告,开展了“树亮丽形象,展巾帼风采”活动,表彰树立了一大批“三八”红旗集体和“三八”红旗手以及十大女杰等先进典型,广泛宣传了“十行百家”妇女形象代表的“四自”精神和巾帼风采。开展了“为了明天母亲——准父母育儿知识竞赛”活动,组织了第五届少儿舞蹈比赛, 在部分规范化家长学校开展了“我做合格小公民”活动, 邀请了全国“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报告团”的成员来佳市巡回演讲,筹备了“家庭教育研究会第五届年会”,使全市儿童及家庭教育工作不断深化和拓展。继续加强“法轮功”妇女帮教工作,先后两次召开了各族各界妇女座谈会,号召全市妇女家家抵制邪教,户户争创文明,取得显著成效。
【组织建设】2002年,市妇联召开了佳木斯市妇女第九次代表大会,讨论确定今后五年全市妇女工作的主要任务,并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妇联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在机构改革和合乡并村过程中,对基层妇女组织进行了全面调整,充实了妇女干部队伍。开展了建设学习型妇联组织、争当学习型妇联干部活动,提高了妇联干部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进一步拓宽了妇女工作领域,举办了第三期女干部培训班,培训女干部25名。召开了女领导干部、各层妇女代表座谈、垦谈会,加强了高知识层、民主党派、领导层妇女的联谊和沟通。进一步扩大了妇女对外交往,加强了与北京国际志愿者人员协会、中国国际民间组织促进会、中国欧洲经济合作协会的联系,得到了技术、资金、项目帮助。组织优秀女企业家代表参加了中国妇女儿童事业发展中心、联合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组织的首届杰出女性创业成就国际展示会暨女性创业、世界经济论坛和第五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经济论坛。
【维护妇女儿童权益】2002年,市妇联以法律服务为重点,广泛开展了法制宣传教育,发放新《婚姻法》资料及宣传单近4 000份,组织全市近3万名妇女参加了全国及市妇联组织的知识竞赛活动。与《佳木斯日报》联合开展了反对家庭暴力系列宣传活动。在妇女法律服务中心的基础上,成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加大了法律援助力度。举办了第二期特邀陪审员培训班,有50名妇联干部经过培训被市中级法院聘请为人民陪审员,与法院联合开展暴力伤残鉴定业务,为20名受到暴力侵害的妇女出具了法医鉴定委托书,全年共接待处理信访案件 211件次,结案率100%。制定下发了《佳市“十五”期间“巾帼扶贫”活动规划》,深化了“爱心”援助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对弱势妇女儿童和贫困家庭的关注,开展了“巾帼手拉手一帮一扶贫”活动,全市共结帮扶对子600 对。启动了春蕾助学计划,发动各界力量为孤困女童捐款近 3万元,全市与贫困女童结对子 254对,向省儿童基金会上报贫困女童50人,已有36人得到了春蕾助学金。推荐并输送3名贫困女应届高中毕业生到北京卓达研修学院春蕾班就读。佳市妇女工作有2项获全国先进组织奖、3项获省先进集体、2项获市级先进集体的殊荣。全市有14人次获全国、省、市的表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