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市科协

市科协



  【学会工作】2002年,市科协理清了工作思路,制定了工作计划。召开了市级学会秘书长工作会议,对全市的学会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原有 7个学会基础上又新登记4个学会、5个专业委员会,有两个学会恢复了活动,有两个学会筹备成立法人资格的学会组织。在部分学会中开展了提合理化建议活动,医务界科技人员的建议,被《每日专刊》刊登,受到市委领导的高度重视。绿色食品协会出版了《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成立了 5个专业委员会。道路交通安全协会创办了《佳木斯交通安全报》,出版了《佳木斯市道路公路名称新编》,填补了省内空白。药学会联合佳市金天集团,举办了多场有关科学用药的科普讲座。电机工程学会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为第一线生产提合理化建议,学术成果的转化程度不断提高。烟草学会、图书馆学会也在学术论文交流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制定下发了佳科协字《关于开展佳木斯市2000—2001年度自然科学优秀论文著作、建议评奖工作的通知》,组织全市各学科的专家成立评审委员会,评选出一等奖著作、论文14篇;二等奖35篇;三等奖31篇。根据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局、省科协《关于开展第六届黑龙江省青年科技奖评选工作的通知》精神,进行了黑龙江省第六届青年科技奖的推荐工作,将推荐的7名候选人上报省科协青年科技奖工作委员会。
  【科普活动】2002年,市科协对科普工作长抓不懈,在第十四届科普之冬活动中,全市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 100期,培训各类人员3 400人次,推广种植业、养殖业实用新技术50项;开展科技下乡50余次,巡回宣读达到 1 500期;举办科技大集54场,下发科技资料10万份、科技图书1 000余册,咨询答疑 5万余条,开展电视专题讲座60讲,开通了科技110热线。富锦市科协在电视台开办“农业科技园地”,录制了50多期实用技术专题讲座,播放100余次。各县(市、区)努力发展绿色农业, 积极引进环保型技术,开发元公害、无污染的农业新品种。市科协等17个先进集体、22个先进个人受到省科普之冬活动领导小组表彰。加快科技兴农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全市有13名种植、养殖业大王被推荐参加省级高产大王评选,其中有10人出自桦南,为全市发展特色经济起到了示范作用。为培养青少年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热情,大力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市科协与市教育局、团市委联合举办了全市首届中小学生“九龙杯”奥迪四驱车冠军赛,有20所中小学校近千名学生选拔出的 100名学生参加了决赛。为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普及计算机知识,市科协、市教育局在全市 2 000名中小学生中选拔出30余名学生参加了第七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联赛和第十七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佳市一中的康乐、李靖同学获全国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大赛二等奖,十一小学的李丁同学创作的《聆听太空》获全国儿童科学幻想画二等奖,第二中学的刘淼同学的论文《同类二次根式理论的细化完善》、十一小学魏瑶同学的“冰场自动画线器”分别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二十中学的《猴石山天文观测夏令营》获全国青少年优秀实践活动三等奖;市科协获全国科技创新大赛的优秀组织奖。朱佳林等17名同学在省科技创新大赛中也获得了奖励。2名同学分别获 “国家青少年科技活动优秀组织者”和“全国优秀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荣誉称号。市第二中学、市第十一小学被命名为市科普示范学校。
  【农村科协】2002年,市科协加大全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的力度,全市现有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技协) 311个、会员22 211人,涉及农、林、水、机、畜、副、渔、加工等各专业,其中市级3个,会员252人;县级36个,会员6 071人;乡(镇)级272个,会员15 888人。汤原县汤原镇在金锣集团落户佳市后,成立了生猪养殖销售协会,通过全面周到的服务,减少了养殖户的风险,降低了养殖销售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生猪养殖业及饲料业的发展。桦南县林果协会积极发展会员,努力探索产供销一条龙的林果发展新格局,为实现当地农民的脱贫致富作出了重大贡献。佳木斯市三江林果协会成立后,召开了三江林果信息交流会,省内外近200名致力于发展林果业的人士参加了会议,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佳木斯绿鑫宝生物有限公司成立的佳木斯绿鑫宝协会,以推广生物发酵复合肥为工作目标,被市政府确定为今年全市重点推广的十大科技成果项目之一。
  【基层工作】2002年,市科协注重加强科协组织自身建设,多次深入工厂科协调研,探索、巩固、加强科协的基层组织建设问题。加强乡镇科协的建设,科协帮助县(市)区建立调整和整顿乡镇科协。通过开展“质量就是生命”知识竞赛、举办“安全、节能合理化建议专题月”和学会与厂矿结协作对子等活动,加强了厂矿科协组织建设。组织各企业科协开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提各种合理化建议 2 000多条,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开展“讲、比”活动中,佳市4家单位获先进集体、7名同志获先进个人称号,12名同志获优秀组织者奖励;佳木斯发电厂电气工区被命名为第六批“省级先进科普车间(单位)”,1 名同志获国家“讲、比”活动优秀组织者表彰。启动市民素质教育工程,开展“科技进社区”活动,以“讲科学生活,建文明社区”为主题,与市科技局联合举办了全市科普知识竞赛活动,3 000 多名群众参加了此次活动,80人受到奖励。在前进区和向阳区以科普宣传画的形式,展出了破除迷信、环境保护、医疗保健等科技知识,引导社区居民建立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与文化、卫生等部门组织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组织各县(市、区)科协带领科技工作者积极深入乡镇、村屯,为广大农民解决实际困难。市科协制定了《市科协实用技术流动课堂培训方案》,组织专家到桦南县桦南镇、汤原县汤原镇、郊区平安乡、望江镇、敖其镇和莲江口镇,以“科普图片展”和专家现场咨询等形式解答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在送科技下乡活动中,组织各类专家、学者60人次,培训农民万余人次、科技带头入1 500人次,送科普挂图100余幅、科技资料5 000余册,举办科技大集 6场,市科协1名同志被评为“万名科技人员百日送科技下乡”活动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