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市侨联

市侨联



  【组织建设】2002年,市侨联召开了佳木斯第六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市侨联领导班子,顺利地完成了新老接替,为侨联在新时期开创新的局面取得新成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组织筹备六次侨代会的同时,市侨联积极指导汤原、桦南、富锦等县(市)组建侨联组织,并拟于明年建立佳木斯大学侨联组织。为了充分调动知识分子归侨、侨眷的积极性,在六次侨代会名额上给予了知识分子集中,归侨、侨眷较多的佳木斯大学予以倾斜。
  【维权工作】2002年,市侨联注意在政治生活中发挥广大归侨、侨眷参与民主监督作用,适时有效地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积极向人大、政协做好侨界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推荐工作,鼓励和帮助他们参政议政,开展调研和提案工作,侨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提案,绝大部分得到了采纳。市侨联深入贯彻实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在中国侨联开展的维护侨益年活动中,深入宣传《保护法》,并在《佳木斯日报》向社会广泛宣传《保护法》,组织广大侨务干部认真学习《保护法》。将全国侨办制定的《保护法》和有关实施细则印刷成册发到归侨、侨眷手中,及时有效地接待和处理归侨、侨眷的来信来访。对涉及侵犯归侨、侨眷切身利益的侵权行为,市侨联领导亲自与有关部门联系、协商解决。各级侨联组织全心全意为归侨、侨眷服务,满腔热情地接待归侨、侨眷的来信来访,经常利用节假日主动走访有困难的归侨、侨眷,积极同各方面沟通、联络,为归侨、侨眷解决实际问题。对一些企业调整中部分归侨、侨眷下岗失业、生活困难的情况,市侨联及时向市有关部门和市领导反映,使问题及时得到解决。对实在无法安排再就业的病残者,与民政部门沟通,帮助办理了城市低保。同时充分发挥自办企业华侨针织劳保帐棚厂的作用,在原有安排下岗工人的基础上,尽量多安排归侨、侨眷下岗人员,解决其就业问题。
  【海外联谊】2002年,市侨联把扩大和开展同海内外侨胞的联谊,作为加快佳木斯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重大举措和侨联组织实现自身价值的有效方法。一年来,各级侨联开展了多层次、多渠道的联谊活动,扩大佳市同居住海外各国侨胞的交往。全市广大归侨、侨眷发挥自身优势,积极邀请国内外、省内外的专家学者来佳市讲学和进行文化交流、参加三江国际旅游节,有的还被聘为市政府顾问。市侨联委员王寒影的弟弟、美国华侨王冬是农业专家,被市政府聘为顾问。市侨联在元旦、春节及重大节日期间,组织归侨、侨眷开展多种形式的座谈会、茶话会、联欢会等联谊活动,加强侨联组织和广大归侨、侨眷的感情交流,增强侨联组织的凝聚力。在全省第五次侨代会上,佳市侨联被授予侨联工作先进集体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