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水稻研究

水稻研究



  【科研工作】2002年,省农科院水稻所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共开展科研课题16项,全部按计划要求完成了试验任务。其中国家863攻关课题2项, 省部级课题 7项(包括协作),863课题“寒地早粳优质、高产、多抗新品种选育研究”超额完成了年度计划指标;省科委课题“绿色稻米的产业化研究与开发”通过了年度验收;“优质水稻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和新品种选育研究”圆满完成。其它课题总结也已形成并即将上报。本年度获得国拨科研经费31.6万元,是水稻所年度课题经费最多的一年。国家计委“黑龙江省优质水稻育种及原种基地建设”项目年内到位资金187万元。选育突破性水稻新品种,参加生产试验的龙丰8811、龙选9707、品鉴—1(糯)在严重的稻瘟病害和冷害考验下,表现突出,有望年末通过审定推广。参加省区域试验的16份水稻新品系秋季各试验点的田间表现大部分良好,省种子管理局正在统计试验结果。大豆、玉米新品种选育研究进展顺利,有望近年拿出省区试新品系或组合。制定了科研工作鼓励政策,设立了重大科技效益奖,充分调动了科技人类的积极性,全所共取得科研成果 5项,其中“寒地早粳耐铁毒种质材料筛选利用研究”获省科学技术三等奖,“花培选育寒地早粳抗稻瘟病新种质研究”获院科学技术一等奖。审(认)定通过水稻新品种2个,龙粳11号、上育418。发表论文16篇,其中二级刊物7篇,有3篇论文编人国际水稻大会论文集。在院青年科技论文大奖赛中,5人参赛,全部获奖,其中一等奖2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1人。加强科技交流和人才培养,选派7人去中国水稻所进行参观学习和学术交流;2人参加了“中国超级稻育种理论与实践高级研修班”;3人参加国际水稻大会,1人参加了“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工作会议”。有 1人硕士研究生毕业,1人在沈阳农大读博士学位,10人报考东北农业大学推广硕士研究生,6人参加JICA项目出国考试,并有1人申请赴日本新泻大学研修,有望明年3月份出国。年内共接待参观、考察的日本、韩国农业专家20余人次,其中北海道农业研究中心鲛岛良次先生等 2次来所,已初步达成合作开展水稻冷害方面研究的意向性协议。加大科技宣传力度,在黑龙江电视台、佳木斯电台、黑龙江省农业科学、现代化农业等有关报纸宣传科研成果, 倡导品牌效应。先后100多人次下乡讲课、办培训班、发放科技图书、技术资料 2万份。由市委组织部组织,水稻所主持召开了“佳市‘十百千’推进水稻研讨会”,提高了水稻所的知名度。
  【科技开发】2002年,省农科院水稻所加大科技开发力度,实现科技开发创收 260万元,其中种子创收 200万元,水稻壮秧剂创收11万元,试验农场创收27万元,试验地、农药、化肥等创收12万元,其它创收10万元。实行统分结合的科技开发管理模式和利益多次分配体制,充分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增加了研究所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并逐渐把宣传导向品种,减少经营风险,龙粳高科有限责任公司的红利(以科技津贴的形式发放)共发放57.7万元,占个人人股总金额的31.6%,为全所职工发放酬金、奖金及各种提成奖励达50万元以上(不包括所长奖金)。累计资本积累达到 600万元以上,为扩大再开发、实行规模经营奠定了物质基础。种子入库量达到280万斤,为来年种子开发打下了基础。
  【后勤服务】2002年,省农科院水稻所加强后勤服务工作,全所的供电、供水、供暖、通勤等各项生活服务即时到位。保证科研、生产的顺利进行。实施建设项目合计支出277.38万元,新建试验楼1座,面积1 191平方米;连体温室1栋,面积500平方米;进行了原办公楼主体维修、扩建水泥路面及老办公室维修;打农田灌溉深水井 1眼,深45m,每小时出水量160吨;修建试验区灌水渠120延长米;改造生产田灌排水渠5 723延长米(其中水泥结构 253延长米),购通勤客车1台,购复印机1台。计划生育、安全保卫、人事、劳资、党务等都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