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供销联社

供销联社



  【经济效益】2002年,市供销联社系统坚持以“三农”服务为宗旨,构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合作经济新模式、新框架,各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全系统商品销售总额实现67 280万元,同比增长11.4%;全系统盈亏相抵后实现净利润12.4万元,同比增长24%,上缴财政税费373万元。
  【基层社改革】2002年,市供销联社以发展专业合作社为重点,采取多种形式,对基层社实施改革、改组、改造。并以基层社、专业合作社为依托,组建各类行业协会,用专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联结农户与龙头企业。已经创办专业合作社49个、各类行业协会21个、村级综合服务站68个。借助山东金锣集团落户佳市的机遇,在全市构筑生猪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链条,并在重点地区成立生猪协会。富锦生猪协会现有会员160户,生猪存栏8.9万头,年产生猪20万头。市直以畜产公司为龙头成立红小豆专业协会,与农民以订单方式建立了红小豆、芸豆生产基地,种植面积1 500垧,芸豆80垧,为农民增收580万元,公司被省供销社命名为星级农副产品销售型龙头企业。桦川县悦来镇供销社创办台湾农友名优瓜菜种植协会,名优瓜菜棚室种植面积 150亩,种植户获纯利20万元。富锦以合资企业永泰丰国际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成立了葵花协会,现有会员代表50名,推广绿色食品美葵种植面积达1.5万亩,葵花8万亩,为农民增收1 200万元;白瓜专业合作社拥有会员380多户,种植面积发展到10万亩,每年为农民增收1 000万元。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在供销系统组织引导下,创办科技示范园区1 775亩,参与农业产业化组织生产的农户达28 000户,产值达8 500万元。
  【社属企业改革】2002年,市供销联社加快社属企业体制改革的步伐,对具有资产优势、政策性经营优势的社属企业日杂公司、畜产公司、农副产品公司、汤原县鹤立供销社等几家单位,先后进行了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改造。对扭亏无望、包袱沉重的企业,实行了关停、并转、破产、买断。同江市联社对6户企业实行了破产,卸掉债务1 000多万元。市直贸易中心、佳西废品回收公司和物资回收公司所属的大华物资回收站等单位已经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全力推进长城资产管理公司的债权回购工作,已经用223万元资金购回债权5 475万元。还有计划地对闲置场地、库房等进行开发,全系统开发面积达56 200平方米,为社有资产增值超过 1 000万元。商贸公司启动多年闲置资产为企业创收10万元。市日杂公司投资90万元,在短时间内完成了鞭炮库的搬迁和重建,果品公司、北方商场、果粮公司等在市场管理机制、资本运营机制、市场资源的开发配置上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开放办社】2002年,市供销联社继续通过开放办社来加快组织结构的创新,正式接纳了佳市农资大市场为联社新的成员单位,经销农药、化肥品牌上百种,年销售额 1.2亿元,并成立了合江农资经销中心,把农资大市场与直属企业农资公司协调管理,宏观调控全市农资市场。基本理顺化肥营业执照审批程序,发挥了供销社农资商品主渠道作用。接纳了恒泰房地产开发公司,为明年做好全区系统的开发工作做好了准备。目前已有 4家与农业产业密切相关的民营企业加盟市供销联社,占市社直属企业数的18%,产值占市社直属企业总产值的10%。其中三江平原米业公司在品牌整合、市场份额占有、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形成了集加工龙头、经纪人媒介、技术辅导、市场销售为一体的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链条。
  【市场经营】2002年,市供销联社以新型市场经营方式改造传统经营网络。市直再生资源利用公司和物资回收公司跳出原来废品回收的框子,与土产公司联手,采用股份制的方式,建成了全市第一家也是黑龙江省东部地区最大的旧物交易市场。到目前已完成库房、场地建设的一期工程,50多户商家已入驻市场。预计年交易额达8 000万元,创利税180万元,为社会提供600个就业机会。桦川县悦来镇供销社适应市场变化,采用 “一人联百户、培育联合体”方式,将触角延伸至农户炕头和田间地头上,开始由“一买一卖”传统模式向配送经营的过渡,在巩固老客户的同时发展了新客户,扩大了供销社的经营阵地。市社广泛与国内知名农资大企业、大厂商联系,开展总代理、总经销业务,已经取得了山东 399植物活能生长剂在三江地区的总代理权,现正探讨在本地区建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