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佳木斯发电厂

佳木斯发电厂



  【经济效益】2002年,佳木斯发电厂发电量共完成218 680万千瓦时,其中高压厂完成178 588万千瓦时,比计划超发16 138万千瓦时,创近年来发电生产最好水平;东方厂完成40 092万千瓦时,比计划超发92万千瓦时。供电煤耗高压厂完成403克/千瓦时,东方厂完成573克/千瓦时,与计划持平。供热量完成1 600 901吉焦,比计划多供164 861吉焦。厂用电率高压厂完成8.01%,比计划升高0.37个百分点。设备检修高压厂完成大修1台次,小修5台次;检修公司完成对外设备检修两台次,其中包括龙实热电有限公司机组检修和鹤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一号机组小修,东方厂完成设备大小修13台次。高压厂完成设备利用小时数为4 464小时。产值高压厂完成35 071万元。
  【安全生产】2002年,佳木斯发电厂深入扎实地开展“反违章年”活动,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应用等离子点火、DCS控制、厂用6KV12段开关更换为真空开关,电气热工技术监督设备更新和升级、燃料防误系统监控等,一批新设备、新技术,使智能化水平和操作可靠性不断提高,为安全生产创造了必要的硬件条件。有效执行“两票三制”、质量体系文件、项目计划和作业指导书,规范了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加强生产现场的安全检查和监督,及时整改各类不安全隐患。围绕12号机组大修技改及热网设备安装,严把外包工队伍入厂关,对其作业行为、安全措施实行跟踪检查考核,保证了大型作业安全。加强常规安全管理,春秋检全厂共完成主要工作44项,重点整改项目215项,“两措”计划完成25项,安全性评价按计划完成427项,全面完成年度安全检查培训计划,兑现了安全生产目标承包合同。开展无违章车间、班组的评比和反违章活动,使安全活动、安全例会等各项常规管理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夯实了安全工作基础。全年实现安全生产目标,无重特大人身、设备、火灾和交通事故,未发生一般事故。实现连续安全生产1 684天,实现车辆交通安全2 325天,无火灾事故4 895天。
  【大修技改】2002年,佳木斯发电厂精心打造12号机组大修技改工程,克服技改项目多、工作量和技术难度大、厂家供货延迟等重重困难,共完成标准项目94项,技改项目13项,特殊项目86项,试验项目25项。取得了机组一次启动和并网成功,创造了标准化大修的范例。在这次大修中,生产部科学指挥,严格管理,确保了大修有序进行。汽机工区完成了12号机通流改造任务,改造效果受到北京全三维公司和哈尔滨汽轮机厂的好评。锅炉工区更换空气预热器、一、二级过热器、集汽联箱和二级减温联箱,取得了磨煤机振动值大幅度降低,水压试验及安全门定砣一次成功的优异成绩。电气工区圆满完成了厂用6KV12段开关改造、DCS改造、12号发电机转子接地返厂处理和12号机炉闸门盘改造等大型工作。热工工区完成重大特殊技改项目13项,其中 DCS控制系统在机组启动后运行状态良好。化学分场较好地完成了首次承担的化学水处理设备的安装任务。燃料分场圆满完成了两台高压静电除尘器的安装任务,煤尘综合治理又上新水平。检修公司强化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严格考核现场设备检修安装质量和文明生产质量,使大修技改和热网安装保持了较高的质量水平。运行分场、多经公司、修配厂、物资处、修缮工区及有关管理科室,也为两台十万机组供热技术改造,提供了宝贵的支持,保证了大修改造任务的顺利完成。东方厂全年共完成机组小修8台次,扩大性中修5台次。完成了大型技改项目28项、两措计划31项,实现产值11 175万元。
  【运行管理】2002年,佳木斯发电厂围绕机组安全经济运行,通过开展值际竞赛,进一步挖掘设备潜力。以新的经济奖考核办法为杠杆,实行量化考核,促动运行人员在各自的岗位上通过加强调整维护和经济调度,实现低耗高效的最佳运行方式。采用大量新技术、新设备,消除了大量设备缺陷,提高了消缺管理水平,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节能降耗成效显著。执行“两票三制”,全年共执行热力操作票1 944份,电气一、二种工作票1 582份,合格率均达到100%。抓住一切时机多发电,在全体值长和运行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全年 143台次的启停调峰任务,连续三年未发生电气误操作事故。全年累计超发电量16 138万千瓦时,创近年来发电生产最好水平。企业荣获国家电力公司双文明单位、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省公司文明单位标兵、省公司党风廉政建设标兵、省公司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等荣誉;保持了省十大思想政治工作标兵、 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文明单位标兵、 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双达标”企业、东电无泄漏电厂等光荣称号;获得国家电力公司精神文明建设创新奖(个人)命名表彰;荣获省公司调度自动化专业标兵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