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交通
公路交通
【设施建设】2002年,市交通系统公路基础设施建养管成效显著。鹤大路佳七段工程建设通过“四制”、“四定”和“四高正零”等严格质量管理,确保了工程顺利竣工并投入使用,被省交通厅评为优质工程。同抚路工程完成了向省土地部门报卷和外业勘察,对路用地产材料进行了质量招标,并基本完成了征迁工作,已完成投资14 377万元。哈同三期(新富至集贤段)经省交通厅组织专家验收,被评为优质工程。“833” 工程计划的25个村屯路已全部打通,为全面完成 “833”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公路养护质量稳步提升,国省干线好路率、综合值分别为76.2%、77.6,分别超计划3.2%和0.4,地方道路好路率、综合值分别为 55%、67.2,分别超计划1.6%和1.3。公路路政管理重点加强违章建筑治理和平交道口使用,处理路政案件1.3万起,结案率和损失赔偿率均达100%。公路勘察设计全面超额完成同抚路同江至浓桥镇段、绥兰公路绥化至兰西段、依绕公路宝清至八五三农场段等 5个项目的预可研、工可研、外业勘测、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工作。公路监理质检工作努力开拓监理检测市场,全年监理里程92.1公里,检测里程193.3公里。
【运输市场】2002年,市交通系统加快推进 “871”工程,佳木斯市客运大枢纽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和招投标方案获得通过,确立了施工监理中标单位,进行了施工队伍招投标。货运大枢纽预可研和工可研已获通过,明年将开工建设。桦南县和同江市分别投资 300万元、60万元建成货运综合市场,从源头上解决了货运车辆占道经营的问题。狠抓运输市场管理,严厉打击非法营运。对严重干扰出租车市场秩序从事非法营运的自用车、正常人驾驶的残疾人代步车、机动三轮车、两轮摩托车进行了专项治理,对干扰长途客运进行 7次专项整治会战,扣留车辆170余台,罚款近25万元。整顿客运市场秩序, 引导出租车公司走实体化道路,佳运出租车公司筹资310万元购置新经营场地,铺设6 000平方米停车场,组建了二级维护保修厂。全市营运客车更新109台,出租车更新300余台,对佳市至大来、富锦至二龙山、富锦至建三江等线路进行重点整治,对全市 8家没有审批程序或规模设施不完备的三级客运站责令停业或限期整改。有效整治人力三轮车市场,扣留非法营运、乱停乱放人力三轮车 127台次。对全市出租车附属设施进行了年检,对全市营运客车方向牌、标志牌进行了清理,对站车秩序进行了严格治理。加强货运市场建设与管理,清理整顿货运车辆挂靠公司,发挥货运中心站龙头作用,联营联合车辆达600台,增辟7条零担运输。鼓励发展厢式、罐式专用货车达到 600台。清理整顿空车配货市场,对不守法经营的配货部分别给予警告、罚款直至取缔。取缔达不到资质的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12家。大力扶持埠外运输企业发展并给予政策倾斜,使20余家埠外运输企业产值超4 000万元。狠抓安全运输。结合送审“两证”,认真做好“二保”和等评工作,全市参评车辆达6 194台。充分发挥各级客运站安检作用,及时处理有安全隐患的车辆30余台。加强“三品”检查,做好驾培工作。对汽修企业进行了规范,有3家企业通过ISO质量体系认证,取缔无证经营34家。
【交通改革】2002年,市交通系统全面推进交通改革,适时完成了机关机构改革、人员分流和竞争上岗,并做好局属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编制、科室设置及人员状况核查核定前期准备工作。公路养护体制改革有新进展,桦南、桦川、市站、富锦、同江、抚远全部实现了按新体动作。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入,东亚公司积极投入新产品设计研发,采取经营承包责任制,妥善安置员工就业,解决厂房设备闲置问题,企业实现产值 4 111万元,利税近千万元。路桥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后转为民营企业,千方百计拓展市场活源,年内实现产值近亿元。佳运集团利用“佳七”段开通契机,收购佳市至鹤岗全部班车,增投 5台宇通豪华客车。同时,将抚远至哈市,同江、富锦至沈阳、长春、大庆、哈市等主要线路班车,将桦南、富锦发往哈市原依维柯班车更新金龙中档车,均调整到佳运集团实行规模经营,规范了佳市至伊春、七台河经营秩序,进一步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站务集团实行经济目标责任制、“星级制”和微机管理,提高员工素质,克服长安站搬迁车辆分流不利因素,增创了效益。
【资金筹措】2002年,市交通系统根据基础设施重点建设项目多,资金使用量大,筹措任务重的实际情况,组织各部门争取上级部门资金投入,争取金融部门资金支持,收好用好交通规费,筹资累计达1.83亿元。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强通行费管理取消免费车辆的通告》精神,对全市免费车辆进行了登记清理,有效控制免费车辆,促进了通行费的增收。全年通行费完成3 739.9万元,运管费完成1 159.5万元,客附费完成1 247.6万元,货附费完成614.2万元,地方养路费完成1 050万元,有力保证了交通发展建设的需要。
【产业开发】2002年,市交通系统坚持“稳步发展、促进分流、见利就上”的新产业公司开发方针,对新上项目做好深入调研,对原有项目进行清理整顿,提高经营质量,坚持走品牌效益发展之路。公路处所属各站及开发新项目,抢占佳七工程绿化市场,开发研究路缘牌匾装饰市场,兴建老年公寓和综合楼,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客运总站巩固老项目,对桥南商贸批发市场进行改扩建后出租经营形势很好。收费处加强修配厂和东出口服务区经营管理,生猪饲养业、酿酒业、无公害食品加工销售各业蓬勃发展,形成产供销链式发展格局。环通公司承揽了客运大枢纽“三通一平”、鹤大路佳七段铁艺护栏安装和万兴、明义、西格木收费站监控系统工程,开发“我到北京上大学”等特色旅游线路,受到不同消费层群众的欢迎。运输公司积极筹备废旧物品回收厂,取得阶段性成果。
【行政执法】2002年,市交通系统进一步强化交通法制建设,认真清理修改规范性文件,重新审定20余件,为保障交通部门的合法权益奠定了法规基础。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培训交通执法人员,组织局直执法单位和各县(市)交通局执法人员参加市政府和交通系统培训班12期,实行考试合格执证上岗。加强执法监督,制发了《行政执法责任制方案》,组建了行政执法监察大队,健全了行政执法监督责任制,加强了对收费项目的调查和清理,共查处各类违规违法行为28件,办结率达 95%。开展“12.4”普法宣传活动,加强普法经验交流,开展法律咨询服务活动。强化公路“三乱”整治。加强明察暗访和举报案件处理力度,累计暗访40余次,处理违规案件26起,对违规执法人员批评教育8人,开除队伍3人,处理举报案件30余件,有效地制止了公路“三乱”现象的反弹。
【队伍建设】2002年,市交通系统各级党组织坚持《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注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市交通局党委组织大型理论讲座3次,听会人数356人次。顺利地完成了机关机构改革任务,调整和加强了职工反映较大的两个企业领导班子,民主选举了一个事业单位班子。全系统各级党组织的向心力、 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 市交通局党委被市委授予“全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标兵”称号。进一步加强行风建设,实行廉政建设目标管理,深入开展了警示教育活动。广泛开展学习“优秀共产党员领导干部——汪洋湖”活动,行业风气得到改善。开展“创十佳”活动,首次举办交通职工文艺汇演,精神文明建设再登新台阶,市交通局机关晋升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客运总站党委被市委评为“六好企业”标兵单位,桥南商贸市场等10家单位被省交通厅评为行业“文明窗口”单位,多家单位创建工作晋档升级。局团委被团中央确定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