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运输管理

运输管理



  【整顿市场】2002年,市道路运输管理处系统进一步强化管理措施,规范经营行为。加强出租车市场的清理整顿,结合《道路运输证》换发工作,对出租车进行了经营资质审核,对市区客运出租车实行宏观调控和招标改革。加强客运市场的清理整顿,调整道路运输车辆结构,将“老、旧、破”式的客车更换成舒适、宽敞的新型客车。对一些乡村线路统筹规划,使乡村客车通车率达到 98%,高等级公路的旅客运输周转量和车辆结构变化等都突破了历史水平。加强货运市场的清理整顿,加大整顿零担货运班车运营秩序力度,对非法营运的车辆进行多次整治,对非法零担受理网点给予坚决取缔,使零担车辆实现统一进站,统一管理。整治化学危险品运输,对化学危险品运输企业进行了全面清查,对不合格达不到资质规定的危货运输企业给予取缔。不断加强汽车维修业市场的清理整顿,对违反《条例》的汽修企业、修配厂、维修站、配件商店等进行专项整治,在换发新版道路运输证后,变路检路查为厂检厂查,使无证经营等问题基本得到遏制。加强非机动车的清理整顿,在市区主要地段设立了30个人力车泊位和统一规格的停车站牌,将营运车辆由3 000台压缩到1 700台,达到了市政府规定的调控指标。
  【市场监督】2002年,市道路运输管理处系统加强了立法、执法监督及打击非法营运工作,出台了《佳木斯市客运出租汽车管理办法》、《佳木斯市货运管理办法》、《佳木斯市汽车配件经销业管理办法》,重新修改了《非机动营运车辆管理办法》。
  【规费征缴】2002年,市道路运输管理处克服重重困难,采取各种措施, 超额计划32%完成了省局下达的规费征收任务。为全面完成运管费,客附费,货附费等规费征收任务,全市运管系统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签订目标责任状,层层落实规费任务;加强稽查力度,昼夜奋战;抓费源管理,培植费源。形成合力,集体攻坚,加大执法力度,扩大征费来源。汤原县运管站把免征车辆纳入微机管理,仅此一项增收50万元;同江市运管站严厉打击欺行霸市的“钉子户”和不法车主,使征费额大幅度提高;桦南运管站协同当地有关部门对长期欠费、逃费的出租车进行综合整治,罚没补费合计14万元;富锦市在征费任务重、费源减少的情况下,较好地完成了上缴任务;市处稽查支队采取各种稽查手段,超额完成了规费征收任务;市处出租科、客运科、二站、三站工作人员围绕规费征收做文章,千方百计完成或超额完成征费任务;抚远运管站一改多年规费征缴落后局面,全面完成规费上缴任务;郊区两项规费超额完成计划,全面完成各项规费上缴任务;桦川运管站在当地遭大雪,货运主渠道受到冲击的情况下,挖掘费源,加强稽查,仍较好地完成了规费上缴任务。
  【岗位培训】2002年,市道路运输管理处加强了岗位培训工作。组织全市运政系统人员坚持每年两次的岗位培训制度,每年还有部分同志到省内其他地区参加各种学习班,目前已有1 500人次参加了培训。认真抓好驾驶员培训管理工作,加强对市区及外县(市)各类驾校的正规管理,严格执行《黑龙江省驾驶员培训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开展经常性的技术检查工作,对全市驾驶员培训市场进行全面调查,查出未经培训而私自购买驾驶证的 391人,并在省驾管办协助下查处了两起违规办学事件。全市共培训机动车管理员2 000人。同时按照交通部7号令的要求,成立了专职培训行业管理办公室和培训机构,全市8所驾校在9个月时间里共举办培训班91期,培训合格并发证17 429人。其中,大型旅客运输 1 398人,旅客运输2 718人,出租车4 678人,大型货运列车859人,普通货物运输8 140人,危险品货运14人,完成了全区在册营运车辆驾驶员培训任务的 91%,确保了全市道路运输驾驶员达到持证上岗的要求。把站务集团站务培训工作做为一项主要工作来抓,举办了第四期站务员培训班,努力提高站务人员的业务知识,站内服务和微机操作水平,站务集团所属的客运站已全部实现微机化管理,并且同省局及其它有关站实行微机联网。客运总站在坚持每两个月对站务人员进行一次培训,一次业务知识考核的同时,还在每年12月份进行一次业务知识竞赛活动,共评出星级站务员 140人。同时,还对各类维修、检测人员、危险品运输人员进行了培训,通过各类培训使运政人员和从业人员的素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第三产业】2002年,市道路运输管理处系统公路客运总站第三产业实现收入 395万元,完成计划的122%,实现利润24.6万,上缴税金23万元。佳木斯国汽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已发展为集长途客运、出租客运、货物运输、汽车修理、出租车附属设备安装及调试等十大类综合性运输企业。年内投入20余万元,建立了汽车修理厂,开展了客车销售代理和售后服务业务。佳木斯机动车检测站扩大服务项目,年营业收入 400万元,筹建了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培训中心,年内共计培训学员6 112名,营业性收入102万元。还成立了兴运货运公司,开展为社会车辆服务工作,拓宽企业发展途径。市运输总公司狠抓客运为主经营管理,全年共完成财务收入 325万元、税金13万元、利润20万元。市货运中心站通过加强联营联合,进一步开发零担运输,新增车辆150多台,开辟新零担线路6条,全年收入80万元。非机动车管理所在管理费取消的情况下,充分发挥非机动三轮车服务公司的作用,全年实现收入 180万元。佳运集团抓住佳市至鹤岗线路以及鹤大公路佳七段开通的大好机遇, 改革经营方式,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了迎接“费改税”,各县(市)积极兴办各类驾校,成立各种客、货、出租车公司,投资建起检测线,二级维护厂等,积极制定和推出以运输服务业为龙头的新产业和新项目。汤原县以龙运公司中介组织为纽带,依托资源优势,已经形成以质检、驾校、汽修、饭店、商店等运输服务业为主体的新产业发展格局。富锦加强了对“三站一校”的建设,并且组建了客货联运服务责任有限公司和锦城出租汽车公司。桦南县运管站兴办的二保、检测、驾校、货运站等三产在全区名列前茅。其他各县(市)也在第三产业开发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收效。
  【文明建设】2002年,市道路运输管理处系统,积极开展多种具有行业特色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升行业文明。继续开展“长途客运形象杯”活动,向社会发放《致广大旅客的公开信》和《经营者及站车服人员的公开信》开展百人“便乘”活动,明查暗访违规行为。推行“三优、三化”达标,狠抓服务质量,涌现出全国文明汽车客运站——佳木斯客运总站、全省文明线路富锦至佳木斯线,以及全国红旗车驾驶员艾国军等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在出租车系统开展“文明出租车”和“的士之星”创建活动,整顿了车容车貌,与交警部门共同召开了遵守交通秩序,争做模范驾驶员大会;与交通文艺台共同举办了“JB”杯的士之星大赛,评选出“驾技之星”10名,“文明之星”10名。涌现出全省十佳出租车司机王耀武等一大批先进人物。开展以创建文明货运站、文明配货站、文明货车队、文明货车司机为最佳的“文明在佳木斯货运”活动,狠抓文明服务,积极开展为埠外运输企业服务。在汽修业开展了“文明经营优质服务”创建活动,质检站检测线常年坚持规范服务,被团省委授予“省级青年文明号”光荣称号。“亿达”、“凯华”两家修理厂被省交通厅命名为“优质服务杯”厂家。在非机动车行业开展“创优质服务车,争当文明使者”活动,促使拾金不昧、爱残敬老、拥军服务等大量好人好事不断涌现。涌现出优质服务车80台、文明经营者 120余人。充分发挥道路运输协会的桥梁与纽带作用,为提高车辆附属设施的服务功能增添了“计价器服务维修组”、“附属设备服务组”等服务点;创办了围绕“双杯”竞赛和“的士之星”竞赛的多期简报和《佳木斯道路运输》报,并将报纸免费发放给经营者,为他们提供法律、政策等方面的精神食粮;做好在从业人员中的党建工作,率先在佳市出租车汽车公司成立了从业者党支部,使行业党组织的战斗力得到了加强。同时,在开展扶贫济困道路服务活动,为群众办实事。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帮教活动,和“双拥”活动,为爱心献功做贡献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全市运管系统全部建成文明单位,80% 以上建成市(厅)级文明单位,所属站客运总站机动车维修质量检查站被国家交通部分别授予“全国文明汽车客运站”、“全国文明检站”,市运管处再次通过“省文明单位标兵”的检查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