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贸易
商品流通
商业贸易
【商贸企业改革】2002年市商贸系统围绕转换经营体制和经营机制,进一步推进国有商贸企业“双退、双置换”的改革,重点推进11户企业的改制,其中 5户企业完成了全部改制程序。对长期亏损的小商品市场、万里阁商店通过处置企业部分或全部存量资产,依据有关政策一次性妥善安置了220多名职工,对劳保商店等9户企业重点推进企业职工全员买断国有资产,整体转为股份制或合作制企业,劳保商店、梅江商城、酱菜厂 3户企业已经完成了全部改制程序。肉类三商店、彩扩中心、松花江饭店、冷冻总厂、五金交电大厦、物美商城等 6户企业的转制工作正在推进实施当中。
【挂靠引联】2002年,市商贸系统围绕企业资产重组,突出重点项目,加大挂靠引联推进落实的力度。市冷冻总厂完成了金锣肉鸡深加工生产线项目的引进并正式投入生产,投产仅半年就分割加工肉食鸡300多万只,呈现逐月增长的良好态势;生猪屠宰量比上年增长40%,联营厂年实现产值 1.2亿元。秋林公司利用企业闲置资产引进经营优势的哈尔滨大可以鞋城,年可增加经营收入50多万元。积极推进国有商贸企业与社会商业的联营合作,连锁超市业哈维斯卖场启动国有地域性商店的闲置资产,扩张连锁网点,金远集团通过资产转让和租赁引进的形式,将小商品市场和中南商城并给哈维斯卖场,分别开设了连锁分店。隆海商厦引进的宝泰药品超市、化妆精品超市和羽绒大世界,鞋服商厦引进的床上用品超市也都取得了预期成效。百货大楼、华联商厦两户大型商业零售企业积极运作了加盟大商集团的挂靠重组工作。鞋服商厦、松花江饭店、佳木斯浴池等企业加强了对引进业户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保证了企业收的稳步增长。
【设施建设】2002年,市商贸系统围绕扩大企业经营功能,加大了改造及设施设备投入。百货大楼环楼扩建工程如期开工,市政府将该项目列入26件实事之一,工期比计划提前近五个月,已经整体投入营业,成为本地区百货业经营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商店;华联商厦调整营业布局,改造分设了男装商场,扩大了品牌服装经营,增加经营收入 246.5万元。年末又投入80多万元,并组建了全市最大的家具商场,新增营业面积 4 700多平方米;隆海商厦、五金大厦、交电大楼、鞋服商厦等企业通过改造,不同程度地扩大了有效营业面积。提高了资产利用率;冷冻总厂多渠道筹资,共投入资金 230万元改造完成污水处理项目,成为佳市第一家完全达到环保标准的定点屠宰企业。彩扩中心集资86万元引进的宝利明室彩放系统投入使用,填补了佳市彩扩市场空白,并辐射到周边市县,企业扩放和扩印两项营业收入同比增加近30万元。
【形象建设】2002年,市商贸系统各商贸企业把打造企业品牌,提升企业信誉等形象建设工作摆上了突出位置。市百货大楼通过深入贯彻企业形象大纲。系统加强员工教育培训,开展“金牌”争创活动,使企业员工素质、经营信誉、外界影响、竞争能力显著提升,全年各项计划全面超额实现,高标准通过了全国文明单位验收。华联商厦有限责任公司总结推广了服务明星“十六字服务法”,并开通了“明星走进千万家”服务热线,促进了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公司被授予“中国商业名牌重点培植服务品牌”。市冷冻总厂对厂区进行了全面规划,美化了厂区环境。酿造厂通过资产置换实现了退城进郊,新厂如期启动生产。通过实施形象塑造战略,增加了企业无形资产的含金量,巩固和强化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企业管理】2002年,市商贸系统制定了商贸企业管理基础工作考核标准,开展了达标升级活动。百货大楼、华联商厦两户企业已经通过了市经贸委的审核验收,达到了一级企业标准。百货大楼投入20多万元。对PDOS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了升级;华联商厦商务网站全面开通,蔬菜批发市场“菜篮子”信息网得到进一步完善,其它直属企业也进一步改善办公自动化条件,提交了商贸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加强企业合同管理。对重大资产处置合同、中长期资产租赁合同及涉及群体职工安置方面的协议进行了一次全面清理,避免了一些经济损失。加强了民主管理,推进了企务公开工作。五金大厦、针纺织品总公司、商业批发总公司、食品酿造工业总公司等企业,利用华融公司协议偿债的不良资产处置政策,努力争取低价回购抵贷资产,卸减企业债务负担取得初步成果。通过召开经济效益分析会和深入重点企业推进等形式,强化了扭亏增盈工作的推进力度。全系统实现商品销售额6.89亿元,为计划的113.2%,实现经营收入6 235万元,比计划增长 20%;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24.3万元,为计划的143.9%;实现税金总额1 829万元,比年计划增长52.4%。
【市场管理】2002年,市商贸系统巩固市场管理。继续推进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加大联合执法力度,与工商、畜牧、公安等部门合作,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共取缔私屠滥宰点 9个,没收私屠滥宰及违规肉品 7 650多公斤。对全市定点屠宰厂进行联合检查,严格执行国家通用标准,检疫、检验制度。推行了联合收款,一票到底的做法,防止了国家税费流失。强化市场检查监督,基本杜绝了病害肉、注水肉上市问题,对定点厂检出的病害肉都进行了无害化除理。通过市场化运作引导国有定点企业采取购并赎买的形式,进一步规范了屠宰市场。开展放心肉店评选工作,以冷冻厂“北方”牌白条肉为主搞好猪肉品牌销售,共设立20多家“北方”牌白条肉专销柜台和摊床,实行挂牌经营,强化了品牌肉宣传力度,市区有 7家肉店被市放心工程办评为“放心肉店”。进一步扩展蔬菜批发市场的经营服务功能,提高市场吞吐能力和辐射能力,强化了城市“菜篮子工程”,整顿了场外交易,促进了蔬菜生产的发展。
【安全管理】2002年,市商贸系统进一步强化安全工作责任制的落实,加大安全管理工作力度,全年全系统投入消防安全隐患整改资金 130多万元。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年内共组织安全检查37次,处罚安全消防违纪违规人员17人次。进一步加强安全防火教育。配合市安全局培训企业法人、安全管理人员及更值人员 137人次。组织开展了全员安全教育和培训,强化了各级领导和职工的安全意识,确保全系统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