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发展计划

综合管理

发展计划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编制】2002年,市发展计划委员会配合“十五”整体规划的实施,对全市重点行业和产业的发展进行远景谋划,组织相关部门,对城镇化、技术改造、绿色食品、高新技术产业、外向型经济、旅游、环境保护、就业和社保、食品、纸制品、医药、农机等12个专项重点规划进行了进一步的征求意见和修订, 并以佳政办发[2002]1号文下发施行,成为指导全市未来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另外,根据省有关部门的统一部署和佳市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编制了《国民经济动员“十五”规划纲要》、《佳木斯市服务业重点领域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在制定年度计划过程中,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对各项指标进行了周密测算,反复与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进行衔接,形成和下达了体现可行性与超前性结合、鼓舞性与挑战性结合、指导性与可操作性结合的计划安排,并与之相配套,分别下达了投资、环保、农经、制药工业等专项计划。在谋划2002年全市经济发展计划工作时,就全市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和面临困难进行了深入分析,结合全市发展潜力和“五年再造”目标,提出了确保12%、力争13.5%的增长目标。从各项计划执行情况看,除农业受自然灾害影响外,多数指标均超出了计划下限水平。
  【筹资引资工作】2002年,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围绕扩大投资需求,继续将多渠道融资,特别是争取国省投资作为工作重点,发挥综合协调职能,全委上下群策群力,与项目单位密切配合,加大跑省进京、争取金融部门支持和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全方位推进争引资金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年内全市落实国省投资4.6亿元。其中,国债3.6亿元、国家补助与国家预算内投资0.75亿元、省投资金0.25亿元,保证和落实了全市水利、城建、交通、以工代赈、社会事业等一批重点项目资金,保证了所有项目按计划进度落实和实施。还积极引导和促进社会投资,大力启动民间投资,鼓励、吸引民问投资参与公益事业,抓住入世契机,围绕地缘、资源优势引联挂靠,努力在招商引资、利用外资水平、争取外国政府及世界金融贷款上寻求突破。年内,全市实现招商引资额30.3亿元,合同利用外资 463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92万美元;利用亚行贷款松花江项目可研已经国家计委批复,确定佳市城区、汤原县堤防、富锦东堤、同江堤防等 4个项目,总投资44 223.7万元,其中利用亚行贷款13 797.8万元,国家补助18 308.6万元,地方自筹12 117.3万元。目前,已将佳市2003年利用亚行贷款松花江防洪项目建设计划上报省计委,正在组织有关单位编制移民报告,落实项目前期经费,积极做好省计委的工作,力争纳入2003年实施计划。
  【经济运行分析和信息调研】2002年,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围绕加强对重大经济活动的监控,继续改进对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的方式方法,切实强化调研,努力提高分析预测水平。在认真分析全市经济运行情况的同时,组织市直及中省直等18个有关部门对一季度、上半年经济运行形势进行研究和会商,结合深入基层进行调研,完成了《全市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和下半年经济走势预测》、《全市三季度经济运行分析》,并上报市委、人大、政府。继续加强对经济发展中热点、重点、难点问题的调研分析,先后完成了《知难而进,以创新精神上项目》、《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以新项目构筑新优势,推进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等理论文章,以及《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关于大项目推进工作的调查报告》、《加快发展五年间》等调研报告,为全市相关领域的发展提出了积极的有建设性的建议。努力提高信息报送质量,全年在《佳木斯信息》、《佳木斯通报》和《佳木斯日报》刊发50多篇信息。同时,围绕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五年再造一个佳木斯”奋斗目标,对五年再造完成情况进行盘点,对五年来全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进行了分析。在对前一时期经济运行态势分析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今后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了初步谋划。
  【重点项目专项推进】2002年,市发展计划委员会继续承担项目开发推进的日常牵头组织工作,抽调人员成立专项机构,围绕五年再造目标制定了《2002年项目开发工程实施方案》、《2002年项目开发工程目标考核方案》, 建立了《2002年项目开发工程例会制度》, 下达了《2002年项目开发工程推进计划》。将目标细化分解逐一落实到具体部门与人员,并组织召开了专项推进动员大会,就项目开发工程的14项重点建设项目、6个重点开发项目与各责任单位、承办单位签订了目标责任状,建立了自上而下的目标责任制体系。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加大综合协调、督办检查和信息反馈力度,把帮助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作为推进工作重点;强化现场办公,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了专项推进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形成了项目开发工程指挥部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推进情况汇报。还对储备项目库的项目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清理,按照项目现状进行调整。同时,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建立科学管理机制,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企业建立联系,不断收集高技术信息项目,调整储备项目库的结构,提高储备项目的质量。筛选了20余个具有较好市场前景,较高技术含量,能发挥比较优势,能做大做强的竞争性项目和规模较大,具有明显社会效益的基础性公益性项目充实项目库。还配合有关部门对财源建设、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等工作进行专项推进,较好地完成了分管的工作任务。
  【国债项目检查】2002年,市发展计划委员会根据国家计委和省计委对国债项目的检查精神,对全市2000年以来的国债项目进行了认真的自查,对检查出来的问题及时进行了上报和整改,对一些单位不能按要求完成整改的,积极帮助进行整改,提出具体的要求,使国债项目能够按照国家要求进行建设。国省国债项目检查组对佳市检查中,没有检查出不符合规定的项目,对被检的环路、七水厂、中心血站、市红旗中学等国债项目的建设情况、资金使用、工程质量和项目前期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好评,圆满完成了国债项目的迎检工作。
  【全方位协调服务】2002年,市发展计划委员会紧紧围绕经济发展大局,加大对上对下的协调与服务力度,项目开发工作由坐等项目向主动开发项目转变,积极协调和配合相关部门与项目单位搞好项目可研编制与向上申报争取投资立项,完成了合成实业高标改性聚丙烯烟用丝束项目、鑫达公司球铸铁齿轮项目、龙江减速机厂研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单螺杆泵成套设备项目、哈特水产加工公司寒地淡水鱼精深加工项目等一批项目向省和国家的申请立项,并在争取资金上取得了富有成效的进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对外合作工作,较好地完成了组织协调企业在佳木斯三江国际旅游节暨经贸洽谈会、哈洽会的参布展工作;积极组织招商引资项目编选,组织和配合引资项目的宣传和申报工作,按照招商办活动安排分别与澳大利亚经贸代表团、德国萨安洲经贸代表团进行项目对接,就佳市污水处理、隧道掘进机,电动汽车专用电机及27吨箱板纸技术改造等项目与外方进行了洽谈。 并且, 依据国家和省的产业政策编制了《佳木斯市工业经济发展投资导向》,提出全市工业投资既要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又要切合本地的自然资源情况和经济发展需要,避免因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而遭受损失。要求各有关单位认真分析国内外市场需求和供给条件变化,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选择有可能形成比较优势的领域和项目发展,避免盲目重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