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管理
物价管理
【创造良好价格环境】2002年,市物价局系统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努力营造良好价格环境,为经济发展服务,认真开展了清费治乱减负工作。加强了收费管理,清理1994年以来的 226项收费文件,审验了 2 054个单位的《收费许可证》。降低了人力三轮车招标费和出租车管理费,整顿了交通部门的二保收费、产权交易手续费、经济适用住房收费,作废了 122个收费性文件,取消了19项不合理收费,涉及金额达 500多万元。积极支持药品价格改革,规范了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价格行为,及时公布了药品集中招标采赙最高零售价。实施支持性价格政策,开征污水和垃圾处理费的准备工作已经就绪,为筹措市污水和垃圾处理项目的贷款和资金创造了条件。加大了对自来水、热力价格的监审力度,为自来水网化建设和热力收费改革奠定了基础。加强了工商及集贸市场收费管理,对全市工商系统不同程度存在的自立收费项目、超标准收取集贸市场管理费和个人体工商户管理费进行了清理,改善了集贸市场收费环境,减轻了私营个体经营者的负担。
【实施“价格民心工程”】2002年,市物价局系统深入开展清费减员工作,实施“价格民心工程”。全面推行了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把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作为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载体,通过市、县物价局努力工作,达到了国家和省要求的两个100%和两个 80%的目标。全市共设立各种形式的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板1 128块。其中乡镇 135块,行政村715块,自然村 278块,提高了农村收费政策透明度,规范了涉农收费行为。开展了药品和医疗服务收费、中小学收费、粮食价格、农村用电和农网改造专项检查,对中小学不执行规定收费标准擅自提高学费、住宿费,医疗系统超标准收费、重复收费、分解收费项目,粮食购销企业压等压价多扣水分和杂质等乱收费行为进行了严肃处理,减轻了群众的负担。加强价格举报工作,充分发挥了 “12358”价格举报电话作用,对群众投诉举报的教育、药品、医疗、房地产、交通等热点问题,做到了立案快、结案快、结案率100%。全年共受理价格投诉举报案件 184件,没收违法所得16.7万元,退还消费者10.86万元。收到感谢电话20个,感谢信3封,锦旗4面。
【整顿规范价格秩序】2002年,市物价局系统进一步加大整顿规范市场价格秩序工作力度,大力推行明码标价制度。在巩固“六个一示范”活动成果的基础上,开展了“百城万店倡导诚实信用,禁止价格欺诈”宣传月活动,举办了6期5 000多人参加的商业网点价格法律法规培训班。对商业、服务业网点、学校、医院、美容美发店、停车场、汽车修理厂、物业管理部门、公路收费站等行业的明码标价进行了整顿和规范,对地下商业街等十几个经营场所的虚假标价、诱骗、误导消费者的价格欺诈行为进行了查处,并建立了价格信用档案,增强了商品价格和服务收费的透明度,规范了市场经营者的价格行为,维护了正常的市场价格秩序。
【加强价格基础建设】2002年,市物价局系统强化了物价工作基础建设。进一步改进价格服务体系,推进价格监测和成本调查工作,改善了信息和成本调查工作的条件,配备了设备,重新部署了监测和调查网点,建立了市县乡监督网络。加强信息和成本调查数据整理和数据库建设,率先在全省开通了价格信息电话声讯台,准确上报监测和调查资料,价格监测和成本调查工作均受到国家计委的表彰。依法开展了价格认证工作,进行对中介机构插手涉案物品鉴证工作的专项检查。成立了中介机构,积极开拓旧机动车交易价格评估工作。市本级共受理价格鉴证案件330起,价格鉴证额达650多万元。推进全市价格调节基金工作,按时完成了全年征收任务,为调控市场、建设绿色食品基地做出了贡献。
【强化工作运行机制】2002年,市物价局系统制定了《主要工作程序》、《工作承诺制度》、《工作公示制度》、《党组、局长办公会议制度》、《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督促检查制度》、《信访接待制度》、《文明办公制度》等 8项工作制度。坚持工作目标管理,实行全年工作按精神文明和业务工作双百分考核办法,并与资金挂钩,对各县局也实施了目标管理,促进了县级物价工作。进一步加强行风建设,开展“双评”工作,强化了约束机制。实行了政务公开制度,把已建立的服务承诺、主要职能职责、办事依据、程序、工作时限、审批权限以及机关内部各项管理制度,通过公示板和媒体进行公开。主要科室在内部显著位置以公示板形式公开科室的工作内容。全局同志更换新型标志服装持证上岗。设立监督举报电话和举报箱,聘请各行业的社会监督员,定期开展监督活动。相继召开监督员座谈会、主要中小学校长座谈会,征求意见。对两起举报本局工作人员的电话、信件,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