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管理
国土资源管理
【土地资源管理】2002年,市国土资源局全面完成了目标责任任务。更新了全市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净收益计划 2 800万元,实际完成3 000万元,市本级实现了1 800万元,总收益1.4亿元。采矿业总产值计划1亿元,实际完成 1亿元;补偿费原任务42.2万元,返成人库比去年超人 1.2万元。全市耕地保有量1 858万亩,基本农田保有量1 557万亩,实现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达到了省规定标准;持证控矿率达100%,实现了消灭无证探、采矿的预期任务。加强地籍管理,开展了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建库和集体土地办证工作,达到了省厅要求。计划申报补偿费勘查保护和开发项目10项,争取获批3—4项,项目资金200万元,实际申报6个项目,获批5项,项目资金294万元。地质环境、矿泉水、地热等工作达到了省厅的要求。
【国土资源有偿使用】2002年,市国土资源局加强国土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改革,全面开展全市国有土地使用权挂牌出让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纪委七次会议精神和省厅要求,开展了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工作。协调争取,市政府下发了《佳木斯市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和拍卖管理暂行规定》,召开了全市第一次国有土地使用权挂牌出让暨现场竞价大会,6 宗地挂牌出让,其中1 宗地现场竞拍 100万,敲响的“第一槌”高于底价10万元。全年通过挂牌出让方式出让国有土地面积14 000平方米,出让金额达 219万元。成功开展了全国地市级第一次控矿权挂牌出让工作,出让探矿权 3宗,收益达5.78万元,受到了国土资源部和省厅的表扬。加大对两个市场的监管力度,与市监察局联合开展了土地一级市场建设用地专项清查工作,规范了建设用地市场, 保证了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高度垄断;对土地二级市场加强管理, 出台了《佳木斯市土地市场管理暂行规定》,规范了土地二级市场行为,重点推行了农村集体土地流转试点工作。全市市区(含郊区)已完成基准地价更新工作,其余 6个县(市)基准地价更新工作也近完成;加强了土地市场规费征缴力度,全年共办理建设用地审批 100件,办理出租、转让、抵押 5 819件,全年全口径土地市场收费达2 316万元,其中市本级达1 611万元,提前一个月完成了全年收费任务。加强矿业市场整顿,对全市原有矿山企业重新进行了调查、摸底、登记,年检率达100%,做到了“三清”(企业法人清,企业性质清,资源开发现状清)。开展了砂、石、土矿专项清理整顿,关闭了一批企业。推进以矿泉水行业为代表的矿业企业发展,矿泉水企业增加到19家,全年矿业企业总产值达亿元。
【耕地保护】2002年,市国土资源局进一步推进耕地保护工作。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工作,开展了编制全市国土资源总体规划的前期工作。重点落实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整工作,全市74个乡镇都已完成了规划调整工作。加强预审工作,对农用地转用项目落实前期预审,总数达到11个,有效保护了耕地。加强土地复垦整理工作,完成了汤原香兰镇毁地复垦、富锦大榆树废弃砖厂土地复垦、富锦福合、头林土地整理等一批复垦整理项目,申报总面积达4 531公顷,预计增加有效耕地面积1 966公顷。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市、县(市)、乡(镇)、树(屯)、农户层层签订了基本农田保护责任状,实施了基本农田保护监督检查制度。全市耕地保有量达到 1 858万亩,实现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确保了土地资源步入可持发展、利用的轨道。
【地籍管理】2002年,市国土资源局采取多项措施,强化地籍管理。筹资建立了土地登记多功能大厅,采取公开、透明、“一站式”服务的方式,配备了电脑、大型显示屏等现代化设备,提高了办事效率,为实现数字国土计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展了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建库工作,汤原等县已完成建库工作,并通过了省厅验收。佳市被国土资源部列为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建库部级试点城市。开展了城市楼房发证和农村集体土地登记发证工作,地籍各项日常工作和专项工作成效明显,受到了省厅的表扬。
【土地收购储备】2002年,市国土资源局加强收购储备工作,协调争取市政府出台了《佳木斯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暂行规定》,全面规范土地收购储备工作,为实施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土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立了高规格的土地收购储备委员会,市长亲自担任主任,主管城建和农业的副市长担任副主任。成立了收购储备中心,开展了收购储备土地的具体工作,全年已储备地块21 块,面积达260 000平方米。同时,利用储备土地为经济建设做贡献,在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乌苏里江药业征地时,市国土资源局派出业务专家进行论证,选中政府储备的一块废弃地,为该药厂节省了 1 800万元的征地费用,避免了对耕地的不必要占用,受到了该药厂的好评和市政府的表扬。
【法规监察】2002年,市国土资源局深入开展国土资源法规监察工作。开展法制宣传工作,全年开展了“矿产日”、“地球日”、“土地日”、“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活动,受教育面达 90%以上。实施国土资源法规监察工作目标管理,进一步加强了全国土资源法规监察工作的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开展了两次全市规模的国土资源执法检查工作,查处了一批违法案件,维护了国土资源管理的正常秩序。加大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查办力度,查处了桦川国税局、同江石油公司等一批违法单位和案件,总数达到31件,收回款物折合人民币 400余万元。深入开展“三无”乡镇和“土地执法模范县”创建活动。全市“三无”达标率达到80%以上,申报省级三无乡镇 7个,通过了验收,巩固了2个省级“土地执法模范县”的创建成果,有关工作在省厅会议上介绍了经验。
【基础建设】2002年,市国土资源局不断加强以“双评”为中心的各项基础工作,开展了政治理论,特别是对十六大精神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加强了党建工作,进行了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和全体干部职工微机培训。全体国土资源监察执法人员着装上岗,树立了国土资源执法部门的新形象。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继续推行“阳光行政”、政务公开,深入落实会审制、承诺制、公示制。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落实了督查督办制度和保密制度。实施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加强“硬件”建设,建成市局内部局域网,各科室都配备了最新型电脑。在政府网发布了国土资源局网页,探矿权挂牌出让在省政策法规网发布了网上公告,推进了国土资源现代化管理进程。加强信访和地质环境工作。全年受理群众来信来访案件24件,已结案23件。开展了地质环境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