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理工学校
黑龙江省理工学校
黑龙江省理工学校
【招生工作】2002年,黑龙江省理工学校巩固办学规模,保证学校稳步发展。省下达的招生计划650人,学校预定统一录取 500人,联合办学招生150人。面对严峻的招生形势,学校及时制定招生工作方针措施,抢前抓早派出招生人员,深入边远乡镇中学和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做工作,并向省教委申请调整了招生政策,积极调动校内外的各种积极因素,制定必要的奖励措施,在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下,开学新生报到数量达到 268人,比上年同期大幅度提高。招生就业指导部门积极开辟就业渠道,全面安排毕业生就业,本年度毕业生 111名,经过积极努力或升学或就业,基本得到了妥善安置。学校还与佳木斯煤机厂等十几家省内外国有及合资企业建立了稳定的用人关系,为毕业生就业拓宽了途径。
【教学工作】2002年,黑龙江省理工学校围绕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等方面,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路子,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在教学内容上,大胆删削教材中难度大、不适用的部分,坚持教学内容“就低不就高”,使其适应学生的实际水准;进一步完善“模块式”能力体系教学文件,以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由知识型向能力型的转变。按照省教委以能力体系为本位的精神,在全校所设专业制定模块式教学大纲,加强与各教研室的研究联系,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推行“互动讨论教学法”,以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特点,启发、引导、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全校专兼职教师中开展了“互动讨论教学法”观摩竞赛活动,经过初评有 4名教师进入了决赛,对提高教师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提高实习实验课在全部教学中的比重,将多媒体实验室、微机操作实验室、电算会计实验室以及语音室等实验室对学生业余时间全部开放,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按照省教育厅要求,启动了专业设置评估工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采取新办法、新举措,把思想教育、政策支持、科学管理有机结合,全面促进教职工综合素质的提高。并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核心,大力弘扬终身从教的献身精神,认真执教的敬业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不甘人后的拼搏精神,不计得失的牺牲精神。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有所改善,有 3人晋升高级讲师、2人晋升中级讲师、5人晋升初级职称,完成了首次教师资格认证19人,有不少职工参加了第二学历的学习和提高。
【素质教育】2002年,黑龙江省理工学校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坚持创立“学校=规范+特色,学生=合格+特长”的办学模式,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营造校园的文化氛围,开展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活动。举办了纪念“五四”运动、纪念中共建党80周年、纪念新中国成立52周年、纪念“一二九”运动、大合唱比赛、篮、排球赛、征文、艺术节、“电工知识竞赛”、双周三主题团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开展了“学生干部素质培训讲座”和“一帮一”助学活动,通过业余党校、墙报专栏、板报画廊、理工报、广播站等弘扬正气,振奋士气,年内有 190人参加了业余党校学习,有12名师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校学生管理部门在做好入学教育、军训教育的同时,选派一批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热爱学生管理工作的老师担任新生班级的班主任,坚持执行学生操行量化考核和班级量化考核工作制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办学条件】2002年,黑龙江省理工学校进一步加大教学投入,投资近25万元,建成了有48套设备的语音实验室,进一步充实了可编程控制实验室、多媒体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后勤部门在人员少、经费紧张、任务繁重的条件下,进行校容校貌的改进建设,粉刷内外墙涂料共计15 000平方米,维修桌椅 300余套,上下水管道及供热主管道全部更新,使校园环境建设有了明显改观。学校领导和工会组织在春节期间走访慰问离退休教职工和骨干教师,平时做到教职工有病、住院必访,婚丧事必到,并指派专人负责离、退休职工生活。在办学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注意在“教师节”、“三八”妇女节、“五一”、“十一”、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提高教职工的福利待遇,使全校教职员工感受到温暖与关怀。
【学校管理】2002年,黑龙江省理工学校进一步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建立正常的工作秩序,进一步完善加强考勤制度,规范请假制度。成立了专门的考评工作领导小组和考评工作办公室,对全校教工进行认真考评和全面检查,并将考评结果纳入个人奖金评比、年终评优。进一步加大民主政治建设的力度,全面推行校务公开工作,出台了《黑龙江省理工学校校务公开实施方案》,召开了两次校情发布会,十二个科室按校务公开工作分工有关要求先后对本部门工作进行了公开。召开了首届第三次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校长工作报告》、《学校财务工作报告》、《工会工作报告》、《工会经费审查情况工作报告》,充分调动了全校教职工参政议政、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主人翁责任感。学校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级精神文明单位”、“普法先进单位标兵”荣誉称号,被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授予“安全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后勤服务】2002年,黑龙江省理工学校坚持后勤为教学、师生服务的宗旨,以后勤工作社会化为目标,加大了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力度。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物资管理制度,实施联合采购、验收,通勤车辆安全正点,并建立健全了油料、材料的出入手续,仅修车一项为学校节约资金2万余元。卫生所全年累计诊疗患者2 268人次,没有一例误诊、误治病例发生,累计完成体检人数近300人,累计预防接种 500余人次,累计值班300余人次。伙食科全年累计加工各种主副食300余吨,花样品种不断翻新,经测评师生就餐满意率达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