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佳木斯市妇幼保健院

佳木斯市妇幼保健院

佳木斯市妇幼保健院



  【医院形象建设】2002年,市妇幼保健院继续抓好医院形象建设。全年深入科室96次,按照综合目标管理进行考核和调研,围绕每月医院的工作重点调整《考核简报》内容,通报和宣传各类重大事件,弘扬正气,批评后进。同时,,加大医院形象的宣传力度,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宣传方式把市妇幼保健院开展的医疗项目和特色服务及时介绍给广大市民。佳木斯电视台图文频道对该院30多位专家、16项特色医疗服务以及医疗环境、医疗设备进行了系统地介绍。院内每周 4次利用闭路电视播放卫生保健科技片,同时播放医院拍摄的《名医名院》专题片,全年共播出 213场,观看者达10余万人次。在挂号室、产科门诊、社区服务中心、产后病房、婚孕产学校发放《母婴健康锦囊》、《献给年轻的妈妈》、《新婚必读》、《医疗服务内容》等宣传画册3 000余分;婚、孕、 产学校编写教材7 000余字,受教育800余人次。全院推行了“首问负责制”制度,所有职工不分岗位和职务,凡遇有患者提出询问,都热情、认真、准确地回答和接待。促使每位职工都自觉为医院形象建设做贡献。组织“纪念建院二十周年”庆祝活动,排练了丰富多彩的文娱节目,制作了《腾飞的妇幼保健院》画册和图片展,纪念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特色办院举措】2002年,市妇幼保健院进一步贯彻落实《母婴保健法》和《黑龙江省母婴保健条例》,成立了佳木斯市新生儿急救中心,调整扩建了新生儿科, 组建了新生儿ICU病房。分批分期送出医护人员到高等学校和著名儿童医院进修学习,为开展新生儿急救工作提供了可靠保障。成立了佳市首家正规的“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中心”房舍面积 400余平方米,并配备了相应的人员和必要的设施,现已正式开张营业。成立了“婚、孕、产学校”,免费向准妈妈、准爸爸及产后家属宣传孕、产期保健知识、科学育儿知识,并把医院的特色服务、先进技术与先进设备介绍给宣教对象,已有 890多人参加听课,为普及婚孕产知识发挥了重要作用。开展了儿童血铅检测防治新项目,为临床开展驱铅医疗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认真做好新生儿筛查工作,全面启动新生儿疾病筛查分中心的职能,建立了新筛工作管理组、实验组和临床诊疗组,配备了专兼职人员 8名并进行岗前培训。健全了全市新筛工作的网络系统,确保全市新筛工作步入规范化、法制化管理的良性循环状态。采用电教和实际操作的方式对全市开展助产技术服务单位的新筛人员进行采血技术培训,并对采集血样不合格单位随时进行培训,目前已培训30余人次。开展科研科教工作,完成了上年截转的科研项目 4项、2002年的科研项目3项、引进新技术、新项目4项。发表国家级和省级论文60余篇。通过推出各项新的举措,促使医院朝着更具特色魅力、更富个性化方向发展,树立了医院良好的整体形象。
  【医疗综合素质】2002年,市妇幼保健院为提高医疗质量,积极引进先进设备,在前三年引进价值600多万元设备的基础上,今年又引进了JY—2250型阴道镜、 官腔镜、离子分析仪、时间分辨仪,更新了KX—21血液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千方百计争取到香港万志仁慈善基金会的设备捐赠,增添了小儿呼吸机、生命体征多参数监护仪、自动输液泵、新生儿温箱等一批价值50余万元的儿科急救设备。扩大了医院诊疗范围,提高了诊疗水平。认真贯彻《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制定了预防及处理医疗事故预案,成立了专家预案组,规范了医疗事故处理程序,制定了《医疗事故报告制度》、《病历管理制度》、《医疗事故防范措施》及《经济补偿办法》等书面文件,加强了病历管理和病历质量的考核,规范了医疗行为。结合 IS09000族国际质量管理标准,制定了医院全面技师管理方案。各科室成立了质量管理小组,规范了入院流程,实行了单病种质量控制,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首诊负责制、入院病人两级医生检诊制、三级医生查房制及会诊制度、病历讨论制度、手术管理制度、麻醉谈话制度。通过业务院长定期进行质量查房等形式,加强三级医生查房质量,制定了教学查房评定标准;加强病历内涵质量的考核,制定了住院病历质量评定标准。深入开展整体护理,坚持责任护士工作在病房,对每位病人的护理从入院到出院后的健康指导做到连续性和系统性。主管部门坚持“三基、三严”训练,组织了多次护理业务专题讲座,并在多病区坚持护理教学查房,制定了12项专科护理常用的技术操作程序。在护士节期间开展了护理业务知识竞赛,为提高医疗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全院各医技科室、机关职能科室以及后勤保障部门都为医院的发展做贡献。 检验科采血时间由9点延长至11点。生化、免疫项目由每天一次改为周一至周五每天两次,并启用了多标记时间分辨仪,更换了KX—21血液分析仪及电解质分析仪三台贵重设备。血液分析由原来检测18项增加至21项,电解质分析由原来的3项增加到5项。还开展了细菌性阴道病检测、乙肝病变基因检测,联合开展艾滋病抗体检测。药剂科实行药品集中采购,规范了药品采购渠道,提高了资金使用率,增加了医院经济效益,药品收入首次突破500万元,药品回扣上账率100%,处方查阅率100%。门诊部物理诊断科、病理科、器械科、理疗室、放射线、供应室等医技、辅助科室的工作都较上年有较大进步和提高。机关、后勤、保卫部门积极为一线服务,保证了医院的正常运转。医院经济效益在医疗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全年实现业务收入 1 330.8万元,再创历史新高;固定资产增值613.48万元,同比增长63%,为四年前的2.6倍。
  【保健服务工作】2002年,市妇幼保健院在开展新项目的同时,加大了保健工作的力度。社区保健工作扎实深入,社区服务队为居民建立健康卡片1 139份,介绍人院980人,社区医生共产后访视 2 181人次,在规定范围内无一漏访。积极开展预防保健和妇女儿童保健工作,强化学预防保健和医院消毒隔离、感染监控、监测工作,对重点科室、重点部位加强了考核和监测力度,市防疫站采集25个科室、30个标本,经监测均符合要求。建立和完善了传染病、疫情报告监测档案,共查门诊日志47 867例,元一迟报、漏报。根据省有关规定,把生命统计工作纳入院目标管理考核,使用 ICD—10统计报表准确、及时、无误。强化妇女保健工作,妇女病普查普治单位21个,普查人数 960人,对查出的各种妇科疾病都给予详细的治疗建议。开展婚检1 235对,对查出的疾病都分别给予相应的治疗和指导。强化儿童保健工作, 医院受市卫生局委托,共举办6期各级各类托幼园所法人代表、保健医(员)卫生知识培训班,培训近300人。开展全市托幼园所执法检查工作,共检查托幼园所 189所,其中国营、企办大中型园所30所、学前班30个、个体幼儿班129所。其中卫生合格园所121所、不合格园所68所,经限期整改仍有48所不合格。对 4家幼儿园、12家学前班及33个体园均不予发证或取缔办园资格。开展儿童保健门诊工作,办理儿童入托952人次,儿童系统监测9 668人次,门诊量同比增加8%,加门诊体检2 429人次,门诊总量13 049人次。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现每月筛查数量达1 700多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