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富锦市

县(市)区概况

富锦市

富锦市



  【概况】富锦市境内有农垦建三江分局及所3个国有农场。市辖11镇,区划面积8 227平方公里,总人口43.8万。富锦地势平坦,是国家农业生态示范市(县)。现有耕地 256万亩,是全国优质水稻、小麦、大豆、白瓜、甜菜、葵花、烤烟等农产品的重要产区和白鹅、生猪、肉牛、肉羊及优质种猪种羊的生产和繁育基地,是山东金锣集团、佳木斯希波集团的重要原料供应基地。是全国唯一的AA级绿色食品大豆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大豆之乡。富锦市资源丰富,全市区域内草原面积100万亩,境内水资源总量7.6 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4.7亿立方米,水域总面积76万亩。有煤炭、石油、铬、锗等重要矿藏,其中锗的储量近千吨,其潜在经济价值约为15亿元,可广为开发利用。富锦市交通发达,地理位置优越,辐射和汇接能力强,是连接内地与边疆的区域性经济中心,辐射周边市县及国有农场 100多万人口,市域公路、铁路、水路四通八达,是三江平原的重要交通枢纽。
  【国民经济】2002年,富锦市国内生产总值实现25.1亿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实现11.9亿元、3.9 亿元和9.3亿元,分别增长8.8%、2.1%和1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1亿元,比上年增长0.4%;财政收入达到11 816万元,比上年增长4.6%;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 550元和4 850元。
  【农业经济】2002年,富锦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增效增收为目标,实行经济结构调整和加大扶持力度,大力推动优质大豆、经济作物及畜产品生产,进一步优化了农业结构;广泛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提高了农业科技贡献率; 集中力量发展38万亩高油大豆, 申请到了“中国大豆之乡”的称号,为振兴大豆产业奠定了基础;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扶植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提高了农业和农民适应市场的能力;通过动员全市干部职工支农储蓄 2 138万元,解决了养殖户资金难题,推进了畜牧产业的新发展;组织广大干部群众抗雪灾、抢收粮,减少了农民损失;组织实施农村税费改革,落实各项农村政策,大幅度降低了农民负担,基本保证了农民总体上增收。
  【工业经济】2002年,富锦市工业在改革不到位、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通过大力引联挂靠和改造开发,工业经济的恢复性增长。九龙药厂加盟北京双鹤药业集团, 完成了GMP改造;白酒厂与外埠酒业集团挂靠联合取得了新进展;风力发电场被国家正式批准立项,并完成亚行贷款各项程序;完成了第二热电厂的可研报告;橡胶、啤酒、起重、热电等 6户骨干企业共投入 1 100多万元技改资金,完成了14项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项目。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0 820万元,比上年增长12%,实现利税2 880万元,比上年增长2.8%,其中利润580万元,比上年增长5.6%。
  【对外经贸】2002年,富锦市通过引进大客商强化基础建设,全市对外经济贸易取得历史性突破。经过多方努力,保住了享受国家边境口岸小额贸易关税减半的优惠政策;争取国家投资190万元,治理了富锦市到同江市松花江段的5处浅滩,保证了通航;进行了港区设施改造,使日装卸能力由原来的300吨增加到3 000吨;引进大连永安木业公司落户, 重新启动了停业3年的市边贸公司,成为拉动对俄贸易的两个龙头企业。口岸过货比上年提前38天,全年过货量达15.5万吨,比上年增长229%;贸易额实现 86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33%,再创历史新高。内贸和个体私营经济也有了较快发展。
  【财源建设】2002年,富锦市财政在减收增支因素较多的情况下,通过培植财源、强化征管,实现了保工资、保稳定的目标。在农业受灾、铁路税收上划和工商所得税调整等因素影响财政减收,以及农村教师和公检法司等派驻机构工资上划增支的形势下,通过推进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等财政管理制度的改革,有效地控制了不合理支出;通过加大征管力度,堵塞跑冒滴漏,增加了财政收入。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保证了全市机关事业职工工资、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按时足额发放。
  【城市建设】2002年,富锦市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坚持科学规划,运用市场经济手段,不断改善城市环境。投入722万元强化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年新修和维护沥青路面8万平方米,新铺供排水管线 4 100米,新增供热面积10万平方米;更新了48台公交车,建设了13座公汽候车亭,城区主要街路都通了公共汽车;铺装彩色人行道板 5 000平方米,栽种行道树近万株,培育草坪花卉20万株,安装、更换路灯168盏;完成了两所小学教学楼和中学教学楼等6万平方米的建安工程,改造了中小学危房;改造了站前公园并正式向游人开放,正式启动了沿江公园建设项目。同时,精心编制了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展示了富锦城市发展蓝图。
  【社会事业】2002年,富锦市不断开展宣传、教育和各种创建活动,推进了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加大了对外宣传工作力度,展示了富锦的良好形象;努力推进广场文化,积极开展文化下乡,推动了群众文化活动向纵深发展;深入开展“新世纪富锦人形象”教育活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三大工程”建设,促进了群众文明素质的提高;进一步深化了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水平,成功举办了城乡中小学生运动会,广泛开展了群众性体育活动。人大、政协较好地发挥了依法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作用,民主法制建设水平得到提高,武装及民兵工作得到加强,广播电视、计划生育等社会各项事业都有较快发展。
  【社会稳定】2002年,富锦市积极推进改革、坚持依法治市,积极稳妥地解决了二龙山镇大永善土地纠纷案等一些影响较大的历史积案。坚持依法治访,通过法律诉讼合理解决应该走法律程序的积案,对无理取闹的缠访户依法制裁,维护了党和政府的尊严。坚持深入开展“严打”攻势,保持对各种犯罪的高压态势,及时破获了“1.18”抢劫杀人案”、“3.20”杀人案和“10.3”特大绑架案等一批重特大刑事案件,坚决与“法轮功”邪教组织做斗争,有力地震慑了违法犯罪份子的嚣张气焰,维护了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定。
  【党的建设】2002年,富锦市深入开展了学习中共十六大精神活动。在形势、任务不断发生新变化的情况下,通过加强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提高了党的建设水平。广泛开展了“双建双富”活动,全市开展的“党员旗帜工程”、“后进支部转化升级工程”和“科技富民工程”初见成效;加大了发展青年农民党员工作力度;强化了机关、企业和街道党组织建设;开展了“五联系两包扶”和“一帮一”扶贫解困活动;老干部“三项保证机制”已经确立并开始运行;集中开展了机关作风整顿;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案件查处力度,提高了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增强了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圆满地完成了市人大、政府、政协班子及镇村换届工作;扎实推进了干部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