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汤原县

汤原县

汤原县



  【概况】汤原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三江平原西部。2002年,全县行政区划总面积3 420平方公里,共辖4镇6乡,有134个行政村,总人口26.8万人。现有耕地面积102.3万亩,主要生产水稻、大豆、玉米、烤烟等作物,“汤旺河”牌大米已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检测中心确定为绿色食品。自然资源丰富,有天然气、地热、石灰石、铁矿石、黄金、褐煤等,质地优良,可供长期开采使用。林业资源种类繁多,有松、柞、桦、杨、椴等10多个树种。土特产品有五味子、刺五加、人参等中药材和蘑菇、猴头、木耳、 山野菜等山产品。水资源丰富,境内有1江23河,总水量约70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 1.8万千瓦,小水电开发潜力较大。旅游景点较多,有著名的国家级大亮子河森林公园、东湖公园、渠首风景区等。
  【国民经济】2002年,汤原县国内生产总值实现11.6亿元,比上年增长 10.9%。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2.7%、12.8%和17.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 610元,比上年增长10.7%。地方财政一般收入4 067万元,总财力11 600万元,财政支出11 597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8%、10.2%和10.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 298万元,比上年下降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0 576万元,比上年增长9.5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 380元,比上年增长0.9%。农民人均纯收入2 120元,比上年减少10.8%。
  【农业经济】2002年,汤原县加快质量效益型农业建设的步伐,加大了农业和农村结构调整力度,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全县绿色食品基地和特色经济作物面积分别达到15万亩和16.6万亩。棚室蔬菜面积达到 100万平方米,种植烤烟1.44万亩。生猪饲养量达到40万头,大鹅饲养量达到27万只。粮食总产量达到209 836吨,比上年减少25%,蔬菜量比上年增长1.77%,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7.28亿元,比上年增长 1.77%,其中畜牧业总产值实现1.33亿元,人均牧业收入 596元,分别经上年增长31.6%、32.5%。农业产业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相继建成了香兰米业公司、硕业乳业公司、诚信公司、宝源酒精厂等企业为龙头的农业产业化链。年内,汤原县被列入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争取各类扶贫资金 3 000多万元。向首批整村推进的22个重点村下摆扶贫资金1 441万元,投放扶贫牛 2 907头、扶贫猪4 544头,拓宽了农民增收途径。实施老浪河综合治理、振兴灌区配套续建、人畜饮水、汤黑公路改造、草场改良 5个以工代赈项目,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进行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 758万元。农村经济管理得到加强,共化解不良债务1 722万元。
  【工业经济】2002年,汤原县大力实施“工业兴县”战略,深化企业改革,积极引联挂靠,坚持“抓大扶小”,加强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对纸业公司、金源水泥公司等重点企业进行了技术改造,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通过引联建成了硕业乳业公司、 佳鹤新型建材厂等4户企业。通过启动“四闲”,引进客商启动了闲置多年的锻压机床厂、塑料编织厂和汤原乳品厂,盘活资产近亿元,新安置就业800多人。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年经营额达到3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全县规模(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企业实现总产值29 953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8 102万元、实现销售收入29 592万元、实现利税2 081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1%、8.8%、13.5%和7%。
  【财源建设】2002年,汤原县加强财源建设,积极争取资金,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全年向上争取各类专项资金和转移支付9 314万元,比上年增加1 956万元,不仅实现了保工资、保平衡,还调度部分资金,支持城镇建设和企业发展。后续财源现出新亮点,汤热 1井发现轻质原油和水溶性甲烷气资源,国家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和大庆油田公司投资2 000多万元,在540平方公里范围内进行二维物探,为全县地下资源开发打下了良好基础。筹措投资 500万元,对大亮子河森林公园进行了基础设施和景点建设,完成了愿海寺二期工程,开发了“三江第一漂”大亮子河项目,旅游开发初见成效。
  【城乡建设】2002年,汤原县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城乡面貌有了新变化。累计争取国家投资 3 030万元,完成了引汤节水改造、松干整治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年度任务。植树造林8 171亩。投资5 222万元,实施了农网改造二期工程和城网改造一期工程。完成了安居工程6万平方米。投资529万元,铺装了县镇4条路段及北出口白色路面3.1万平方米。县镇绿化面积达到3万平方米。架设路灯421盏,是前5年的总和。下埋造价3 000万元的光缆、电缆。改造自来水管网2 860延长米。投资160万元铺设了友谊路、振兴路西段地下排水管线 3 000延长米,使县镇基本实现了地下排水管网全覆盖,有效解决了居民区排水难问题。通过加强城镇建设,实现建筑税费690万元,拉动经济增长1.16个百分点。
  【社会事业】2002年,汤原县强化科技项目实施,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共举办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145期,培训农民技术骨干4 500多人,为农民提供信息 350条。教育事业在调整中稳步发展,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教学质量明显提高,2002年高考升学率达 66%,实现历史性突破。教育教学设施和条件明显改善,进行了县高级中学 5 000平方米食宿楼的建设;完成了一中、一小等6所中小学7 800平方米的危房改造。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筹资 100万元修建了1万平方米的健身广场,投资30万元修建了6 000平方米的篮球场。在全市中小学速滑比赛中获团体总分第四名,被省评为“百万青少年上冰雪先进县”。医疗卫生条件继续改善,完成了县中心医院2 000平方米门诊综合楼基础建设。至年末,全县有卫生机构19个、床位490张。卫生技术人员637人,有医疗点的农村村屯的比重达97%。环保、司法、统计、档案、审计、物价、安全、气象、民族、宗教、拥军优属、民兵预备役等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社会稳定】2002年,汤原县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积极向上争取社保资金,为984名失业人员接续了养老保险,发放养老保险金1 415万元, 对全县1 421名关停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了社会化发放;城镇低保工作由县镇扩展到鹤立、香兰两个中心镇,固定和临时低保对象达到5 495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占 70%;投入解困资金278万元,保证了城镇失业特困人员和农村贫困户的基本生活;筹措资金17.4万元,对部分特困中小学生和贫困大学生进行了资助。党的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新成效。汤原县被市委授予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中,县委被省委评为先进集体,胜利乡伏隆村党支部受到中央的命名表彰,顺利完成了县、乡、村三级换届选举工作。深入开展了严打整治专项斗争和打击处理“法轮功”工作,加强了依法治访,维护了全县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