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南县
桦南县
桦南县
【概况】桦南县幅员面积 4 415平方公里,境内是“五山半水四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辖6镇4乡,192个行政村,9个国营林场,6 个国营农牧场。全县总人口4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1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25‰。桦南县是国家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县、国家级退耕还林县和优质水稻基地县,1999年被命名为“中国白瓜籽之乡”和“中国南瓜之乡”。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素有“地上林和粮,地下黑(煤炭)、白(白石)、黄(黄金)”之称,主要有矿产品、林(山)产品和农产品,其中矿产资源储量约占佳木斯市总储量的 70%以上。已探明的矿产有黄金、煤炭、石灰石、铁矿石、石英石、大理石、琥珀、草碳等20余种。桦南县是黑龙江省重点林区之一,县域内有林地14万公顷,平均森林覆盖率达32%,木材蓄积量达1 100万立方米,价值超过10亿元。山产品主要有五味子、刺五加、人参、蕨菜、刺老牙、山葡萄、黑加仑等。桦南县特有的特大白瓜籽和系选一号稻米是优良品种,属绿色食品系列。毛葱、葵花、辣椒等经济作物也广泛种植,并逐步向规模化发展。
【国民经济】2002年,桦南县国内生产总值实现16.5亿元,同比增长 13.3%,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10.5%、16.0%和15.5%。农业总产值实现11.1亿元,同比增长1.8%;牧业产值增长44.4%。工业总产值实现9.7亿元,同比增长 15.8%。非国有经济实现总产值18.6亿元,同比增长12.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4 926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 49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 258元。
【深化改革】2002年,桦南县各项改革继续深化,经济和社会发展活力逐渐增强。农村税费改革平稳运行,全县农民负担平均减轻 28.3%。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白瓜籽集团、金科实业等企业通过改革改制,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县粉米厂、亚麻原料厂等企业通过改革改制,已重现生机与活力。县直党政机关改革圆满结束,精减机构21个,精减人员 333人。财政体制改革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国库集中收付工作全面铺开,政府采购范围不断扩大。医疗制度改革和乡镇卫生院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城镇环卫体制改革顺利完成。
【招商引资】2002年,桦南县积极推进招商、引资引联工作,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南联北开横向联合层次不断延伸。全年共引进资金 3.8亿元,招商引资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投产达效率都有较大提高,供水工程、优质水稻基地建设、孟铁复产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得到顺利实施。成功举办了第四届中国桦南金南瓜节,组织参加了一系列节会招商活动。开拓韩国市场取得进展,绿天集团、东风木业公司的产品赢得韩国客商的信赖。北开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对俄劳务输出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进出口贸易持续发展,外贸出口额实现175万美元。
【城乡建设】2002年,桦南县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城乡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引入市场机制,多方筹集资金,城镇道路建设及城镇绿化取得历史性突破, 铺设11条16段水泥路8.3公里,整修城镇次干道砂石路33条 16.42公里,并对主要街道进行了绿化。完成了供水工程、体育场、世纪商厦等重点工程的建设。组建城市管理监察大队,强化了市政监察管理和综合治理,市容市貌有较大改观。小城镇建设取得较大进展,试点小城镇和试点乡村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人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12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达20平方米,砖瓦化率达32%。
【社会事业】2002年,桦南县深入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较大幅度提高,全年推广新技术、新成果15项。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继续加强,高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县一中顺利通过国家级示范高中验收。“农科教结合”与“三教统筹”取得较大进展,顺利通过“两基”复检,中小学生辍学率均控制在国家规定标准内。县、乡、村三级农村小康文化网络建设得到完善,文化“三下乡”活动深入开展。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较快,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进一步扩大。工业“三废”、噪音污染等方面的治理打击力度不断加大,环境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
【项目建设】2002年,桦南县专项推进国家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建设, 基地有水田8 500公顷,占全县水稻种植面积的 1/3。采用大中棚钵体育苗、机械化插秧等系统化绿色技术,依托鸿源米业责任有限公司,确定“系统 1号”为推广品种,创建“孙斌系选米”品牌。基地建设目标:优质水稻产品产量达到10万吨,优质品种供种能力提高到1 500 吨,基地优良品种普及率达到98%。水处理工程项目总投资350万元,其中土建150万元、设备及附属工程200万元。总建筑面积1 789平方米,工程于2002年 7月底竣工,每日净化水能力达2万吨,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基本满足了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需要。通过招商引资,鸡西北方制钢有限公司投资开发孟家岗铁矿资源,一期投资5 000万元启动生产,形成了年产铁矿石10万吨、年产铁精粉3.5万吨的生产能力,孟家岗铁矿复产,已成为桦南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公路建设】2002年, 桦南县加速鹤大公路桦南支线建设, 由南北支线、桦南镇过境路(前进路)两部分组成,全长10.7公里。南北支线长8.1公里,总投资1 480万元。其中北支线由历家原种场西至桦南县第一加油站,全长4.2公里;南支线由荣华村东至桦兴路南端,全长3.9公里。路宽12米,砼面层板厚0.22米。该支线为国家二级公路,设计时速80公里,设计荷载为汽车20 吨、挂车120吨,新建小桥2座、涵洞6道。桦南镇过境路(前进路)长 2.6公里,于1985年首建,宽12米,投资258万元。1996年至1998年先后对长 500米的中段、长1 180米的北段、长900米的南段进行了改、扩建,总投资527万元,拓宽后路宽20米,为沥青砼黑色路面。鹤大公路桦南支线工程已于2002年9月8日竣工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