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东风区

东风区

东风区



  【概况】东风区位于佳木斯市区东部城乡结合部,东面、西面与市郊区接壤,北邻松花江,西与前进区相连,面积为52.3平方公里。2002年,区辖 5个街道办事处、2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共有居民2.6万户,人口10.47万,人口自然增长率 6.1‰,区内有佳木斯造纸厂、发电厂、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等中、省、市直大中型企事业单位 134家,基本形成了以化工、轻工、电子、涉农产品为主的区域工业体系。
  【国民经济】2002年,东风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1亿元,各业总产值3.44亿元,利税1 011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7%、22.5%和21%。区本级财政收入1 518万元,比年初预算增长29.4%。
  【经济发展】2002年,东风区按照“城区发展区域化、区域经济民营化”的经济发展思路,重点扶持了恒泰建设集团、嘉昌路桥公司等36户民营企业,并引进、创办了东方化工公司、鑫达汽车配件公司等21户民营企业。民营经济税收占区财政收入 34.7%,成为全区经济发展重要的增长点。制定了《佳木斯东风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化工、机械加工和绿色食品加工等 3个工业园区已初具雏形,园区内入驻企业18户。围绕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加大了企业技术改造力度,以球墨铸铁齿轮、农药中间体、高档铝塑门窗、鲜鱼精、保健豆粉等一批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项目为标志,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有了显著的增强。加强了招商引作。北星化工公司和东方化工公司与浙江台州客商、佳佳面粉公司与北大荒麦业集团、冰泉多多保健食品公司与广西梧州冰泉集团等13个经济技术合作项目,全区完成引资额 7 840.7万元,为年计划的196%,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拉动作用。区委、区政府先后出台了《东风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双创”工程实施方案》和《东风区政法机关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具体意见(23条)》等政策规定,对10家重点民营企业实行了挂牌保护,进一步优化了经济发展环境。
  【社会事业】2002年,东风区本着“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社区建设社会建”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强化了社区基层组织建设, 完成了居民委撤并工作, 依法进行了社区换届选举。通过“两包一脱”方式和共驻共建,社会各方面出资出物共折合人民币 103万元,新建27个社区办公室,16个社区达到了“十个一”标准,社区服务网点增至 689个,进一步加强了社区的基础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东风区连续 6年保持省级文明城市建设先进区标兵称号,新创建市级文明社区1个、市级文明小区3个,人民群众文化道德素质普遍提高。教育、卫生、计划生育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城市管理工作水平不断提高;民政工作、“双拥”共建工作获得省级先进单位称号;信访工作连续 6年被评为市级先进单位;群团、武装、统战工作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社会稳定】2002年,东风区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工作,对753户、1 702人发放了最低生活保障金,并对1 630户、4 222人发放了季节性保障金,贫困职工和贫困居民的生活有了保障。强化了“两个确保”和再就业工作,建立了以劳动力市场为核心,以街道办事处和社区“一站、一中心”为网络的职业介绍体系,安置再就业人员3 160人次,全区下岗职工再就业率达到96%。强化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严厉打击各类型事犯罪和“法轮功”顽固分子违法犯罪活动,“四五”普法和安全文明创建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安全文明小区创建率达到100%,社会治安群众基本满意率达到 91.2%,连续三年荣获全省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称号。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无重大、特大事故发生,维护了全区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