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四抓”思路 大上项目快发展
领导论坛
坚持“四抓”思路 大上项目快发展
坚持“四抓”思路 大上项目快发展
坚持“四抓”思路 大上项目快发展
市委书记 郭晓华
市十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经济工作在抓法上要坚持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民营、集中力量抓项目的总体思路。这一结论是在总结我市多年来经济发展经验基础上做出的。“四抓”的内涵,就是抓住根本、抓住关键,推进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实现“富民兴佳”新跨跃。
全党抓经济,就是抓发展的中心。经济建设是现阶段全党的中心任务,经济的发展是第一位的发展。过去五年我市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开始缩小了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但由于我市长期经济发展滞后,我市目前仍属于落后地区,达到总体小康水平比全国晚一年,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也沉积了许多矛盾和问题,全市上下企盼加快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改变佳木斯落后面貌需要经济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经济快发展,解决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同样需要经济快发展。发展是解决矛盾的总钥匙,前进中的问题必须用发展的办法去解决。对于我市而言,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更困难。这道理那道理,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这变化那变化,经济发展才能大变化。面对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期盼,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一定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带领广大群众,努力实现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持续的发展、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
重点抓工业,就是抓发展的重点。工业经济不强是我市经济发展滞后的症结所在。2002年全市工业化水平只有 18.7%,分别比全省、全国低30.9和22.6个百分点。我市是比较典型的农业大市、工业小市和财政穷市。我市经济发展的难点在于工业,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希望也在工业,必须把工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突出出来。工业化是地方经济快发展的必由之路,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迫切需要工业的大发展。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中,到2007年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00亿元,到2015年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00亿元,到2020年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00亿元,这些都必须依靠坚实的工业经济为基础和支撑。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迫切需要工业大发展。工业在三次产业的演进过程中处于关键环节,没有工业的拉动,农业产业就难以提升;没有工业的支撑,第三产业就失去了发展的基础。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迫切需要工业大发展。工业税收是财政增收的主体,无工不富。只有工业的大发展,才能改变财政收入增长缓慢的局面。因此,全市上下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工业兴市、工业强市、工业富市”的强烈意识,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加快发展的突破口选择在工业,把积累式发展的主战场定位在工业,把跨路式发展的总战略立足于工业。尤其经过几届班子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我市工业已经渡过了最困难时期,加快工业发展已经有了良好的工作基础,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抢抓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机遇,坚决打好工业发展攻坚战,争取早日重振老工业基地雄风。
突出抓民营,就是抓发展的关键。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哪里的民营经济发展快,哪里的经济就发达,哪里的人民就富裕。民营经济是地方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最具潜力的经济。目前,全国的民营经济比重已占国民经济的三分之一以上,一些发达地区已占 80%甚至 90%以上;近三年,私营企业纳税额以每年24.65%的速度递增,民营经济增长速度年均超出国有经济增长速度 3个百分点以上。我市与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上的差距,关键因素就是民营经济不发达。我市要加快发展,就必须坚定不移地把民营经济作为主体经济突出出来,坚持走民营化道路。我市地方工业,必须坚定不移地把民营化作为一个重点、一个趋向突出出来。要通过教育引导、创业培训、提供创业援助和政策优惠扶持等措施,在全市营造一个人人都有创业激情,人人都想创业致富,人人都勇于办企业赚钱的氛围。为此,要积极采取措施,降低创业门槛和强化服务,激活社会各阶层人员创办民营企业的潜能,帮助他们办企业、兴实业、创大业,形成全市民营经济大发展的局面。
集中力量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载体。项目是经济发展的载体,项目也是经济发展的源泉。缺少好项目大项目是我市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经济发展的软肋。项目是招商引资的载体,也是向上争取资金政策的载体。没有好的项目招不来商,没有好的项目也难以争取到上面的支持。项目是经济增长的生长点,项目就是活力,项目就是后劲。上项目多,经济生长点才能多,工业活力才充沛,发展后劲才能足;大项目多,牵动力才能强,才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市十次党代会提出实现“富民兴佳”新跨跃,这个跨越式发展应当是积累式的。靠什么积累?就是靠项目,靠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的积累,才会有跨越式发展。
“四抓”是一个相互关联、互为促动的有机整体。落实好“四抓”,最终都要落在抓项目上。抓项目,才能把经济工作抓实,才能抓出发展来。各级领导要把抓项目作为第一要务。抓项目要有求之若渴的精神,要达到上瘾、着魔的程度。要千方百计找项目,想方设法上项目,对自己那里的项目要时刻放在心上,经常放在嘴上,有机会就大力宣传推介。各级领导要把推进项目建设放在主要工作日程上,切实做到围着项目转、盯着项目看、抢着项目办、抓着项目干。抓项目,要发挥优势搞好项目开发。组织专业素质高的攻关队伍,借助各方面力量,多请专家论证指导,多与有关方面沟通,多收集各方面信息,开阔思路、集思广益,搞好项目库建设。要立足我市优势,向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要项目,向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扩张要项目,向企业间配套协作要项目,向农副产品和矿产资源开发要项目,向外经贸进出口加工要项目,向区域经济合作要项目,向科技开发要项目,加快构筑我市特色经济格局。抓项目,要抓好项目建设主体的培育,依靠良好的机制上项目。今后上项目的主体是民营企业,要走市场化的道路,绝不能搞政府包办项目,政府要致力于积极引导和服务。要相对集中建设项目,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不搞村村点火、户户冒烟。抓项目,要抢前抓早,只争朝夕。没有项目时,要加快开发项目、储备项目、推介项目;有了项目时,绝不能按部就班地抓,要抓早、抓准、抓实、抓狠,以敢与好的争、敢与强的比、敢跟快的赛的劲头上项目,绝不能让项目错过最佳生长期。要对项目进行全程服务,勇于和善于克服项目建设中的难题,做到逐个环节地突破、逐个问题地解决、逐个项目地推进,让新项目早日开工建设,让在建项目早日竣工达产达效。抓项目,要大力招商引资。要组织动员各方面力量,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广泛开展招商引资,内外商一齐引,大小商一起招。引商、引资、引联要有针对性、要有所准备,走出去招商要不怕走尽千山万水、历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千方百计寻找合作伙伴,特别是要主动和国内外有实力的大企业建立联系,攀亲结贵,靠大联强。各级领导干部应以招商引资为己任,主动出击,广交朋友,以情招商、以企招商、以商招商。抓项目,要抓好环境平台建设。要搞好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为项目生长创造良好环境,项目才能引得来、留得住、做得大。既要做好招商工作,更要做好亲商、助商、安商、富商的工作。要营造建设和维护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树立环境就是雷区、就是高压线,谁都碰不得,谁碰都要挨炸和被击倒的观念和意识,谁要违反就严惩不怠。我们要以创建最佳的投资环境和最佳的人居环境为目标,加快把我市建成各方竞相投资兴业的“热土”,建成客商赚钱发财的“宝地”。抓项目,要抓好民众创业。千百万民众创业是民营经济发展最伟大的动力,民众创业是今后上项目的主要力量。要加强创业培训,培养更多的老板,鼓励支持民众创业,全面服务民众创业。抓项目,要注重实效。坚持反对华而不实,弄虚作假;坚决反对违背自然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上项目。上项目,要把效益摆在第一位。要以效益为着眼点,瞄准效益上项目。要搞好市场调查、分析和论证,没有效益的项目,坚决不上。抓项目,要上下一齐动手,形成各方面配合,集中力量抓项目的态势。要逐级落实项目建设目标责任制,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要直接抓项目,工业战线要抓项目,农业战线、商贸战线、建设战线也要抓项目。其它不分管项目的战线领导和部门,也要积极主动抓项目、配合有关方面抓项目,拿出主要精力抓好业务范围内的大项目。做到上下一心上项目、争先恐后上项目、团结协作上项目。抓项目,要建立良好的工作实绩导向。发展是硬道理,上项目是硬杠杆。今后考察各地工作,主要看抓了哪些项目,新上了哪些项目,上的项目取得了哪些效益,下步还有哪些新项目。今后评价领导班子的实绩也主要看项目,听取汇报也主要是谈项目,通过看项目看发展经济实绩,通过看项目看干部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在全市上下形成抓项目一年比一年力度大,一级比一级抓得紧,一届接着一届抓的良好风气。通过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实现大发展,加快推进“富民兴佳”的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