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 努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 努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 努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 努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 张邦升
党的十六大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国务院决定,“要把支持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和振兴作为突出的重要任务。今年要组织有关部门和地方,集中力量对东北老工业基地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制定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这是继沿海大开放、西部大开发后的又一重大战略举措,把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作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西部大开发之后第四个经济增长点。只有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才能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佳木斯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实现跨越发展,更迫切需要加快老企业的调整和改造。
一、从老工业基地面临的问题看,要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加快调整改造
我市是国家早在“一五、二五”时期逐年投资建设的老工业基地,五十年代以前建厂的企业多达21户。经过五十年的发展,已形成机械、造纸、医药、化工、食品、纺织等20多个行业。建设早、资格老、门类齐全。如佳木斯纺织厂1947年迁入我市,电机厂1950年迁入我市。“一五”和“二五”时期,国家将波兰和前苏联援建我国的 156个重点项目友谊糖厂、造纸制浆等项目建设在我市。贡献大。在我市工业发展历史中,出现了一批为支援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和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做出突出贡献的老企业。如佳纸从1957年建成投产累计实现利税30多个亿。经过多年改革调整,工业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奠定了加快结构优化升级的基础。但制约工业跨越发展的问题非常突出:在产业结构上表现为传统产业比重大。产业层次较低,新兴产业欠发达,缺少立市、强市大项目,特别是缺少高新技术大项目。大部分企业从创业之初到现在,仍局限于传统产业、原有项目,涉及高新技术项目的不多。多数企业由于没有建立产学研联合体,没有技术依托,普遍存在技术水平低问题,制约了创新能力。由于投入不足,产业技术水平不高,装备水平落后,我市产业技术水平属于国际70—80年代水平的占8%,属于国内先进水平的占17%,国内一般水平的占45%。设备老化问题严重,大部分中小企业设备超期服役,有的处于国内60、70年代水平。在组织结构上表现为骨干企业规模偏小。规模经营不够,缺少在省内乃至国内有较大影响的大企业集团。目前全市尚无1户销售收入超过5亿元以上的企业,销售收入超过或接近3亿元的企业仅有3户(纸业集团、迪尔佳联、电机股份),进入全国 500强行列的企业仅有 1户(纸业集团)。在产品结构上表现为部分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不强。产品科技含量较低,市场竞争能力不强,内销产品多,外销产品少。在产权结构上表现为少数无资产、无产品、无市场的企业无法退出市场。国有企业数量比重还没有降到合理程度,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仍占 31.9%,特别是一些停产多年的小企业无产可退,改革成本高,职工安置难,是劣势企业退出市场的障碍。在资产结构上表现为多数企业资产质量不高,包袱重。由于老企业多和长期对国有企业取之过度,没有及时进行技术改造和补充资本金,使企业缺乏休养生息,历史包袱相当严重。截止2002年底,全市工业负债总额为99亿元,资产负债率超过100%的企业有28户。由于国有企业长期担负安置就业人员的压力,使国有企业积累了相当多的离退休人员和冗员包袱,目前全市工业企业富余人员多达15 000多人,大中型企业冗员比例平均高达五分之一以上。国有大中型企业用于学校、医院等办社会方面的支出就达 5 556万元,很多企业承担家属区水、电、汽供应。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要突出解决传统产业比重大、骨干企业规模偏小、企业包袱沉重、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不强、劣势企业无法退出市场等问题。
二、从老工业基地存在的优势和潜力看,只要加快调整改造,就能做大做强骨干企业
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应立足于发挥现有企业优势,通过用高新技术嫁接改造传统产业,使老企业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我市作为老工业基地,经过多年调整改造,相继开发了3518、3060、3070中大型联合收割机、S150、S200中大型掘进机、大型防爆电机等37项填补国内空白的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新产品。以大型联合收割机、掘进机、特种电机为代表的机械工业,以5—氨基水扬酸、2.4—D精品酸为代表的医药化工工业,以 “千里”牌蔬菜、“希波”牌肉串、“孙斌”牌大米为代表的绿色食品工业,通过实施体制、技术、品牌创新等,三大支柱产业做大做强的优势初步显现,具有通过进一步调整改造实现跨越发展的潜力。一是有全国最大的大型联合收割机生产企业。迪尔佳联已经投资1 053.4万美元,新建了年生产能力为7 200台套的涂装线,拥有全国唯一的主机和整机试验台。生产方式由过去传统的部件分散加工转为模块管理,“零缺陷”管理、“零库存”管理理念实现了与国际接轨。信息技术的应用,整合了企业内外资源,实现了与迪尔集团联网。装备水平、工艺技术、产品质量列全国同行业第一,达到美国迪尔集团成员企业先进水平,是目前全国农机行业中最大的合资企业。二是有全国最大的特种电机生产企业。电机股份建成了国家级试验中心和国内一流的用计算机模拟动态完成的产品设计中心,产品设计周期由4个月缩短为3天。特种电机生产制造水平、设备加工能力、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能力、质量检测水平等综合实力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三是有全国最大的大型掘进机生产企业。煤机股份是我国生产掘进机的龙头企业。掘进机生产能力、产品质量、技术水平、国内市场占有量均居全国同行业首位。新开发的S200、S150掘进机实现了数字化、智能化,由煤矿专用设备向隧道掘进机械转变,填补国内空白,整机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同类先进水平, 替代进口。四是有全国最大的箱板纸生产企业。造纸通过技术改造形成了8.5万吨箱板纸生产能力,全国规模最大,主要产品机制纸和商品浆生产能力25万吨。五是有全国规模较大的中药加工企业。乌苏里江佳大制药年产 4亿支水针剂项目投产后,将建成全国最大的中药粉针剂、水针剂生产车间。采用美国超临界中药提取技术,国内首创,其中双黄莲中药注射液产销量全国第一。六是有全国规模较大的亚麻纱和农药生产出口企业。佳鹏亚麻是我国生产、出口亚麻纱、亚麻布及其制品的主要基地,产品 80%远销欧美及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装备在国内同行业处于领先水平。黑龙公司2.4—D精品酸产品纯度达到 97%以上,超过国际标准,该产品出口量居全国第一位。
三、从老工业基地发展前景看,要围绕优势企业发展和劣势企业退出,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
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核心是加快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抓好优势企业发展和劣势企业退出两个关键。重点抓好四个一批:退出安置一批,即对无资产、无产品、无市场的劣势企业,通过争取政策扶持,加快退出市场,安置职工;重组改制一批,即对有产品、市场优势,有一定生存能力但因债务包袱重陷入困境的企业,通过引联挂靠,实施有效资产重组,退出国有;做大做强一批,即对有装备、技术、产品、市场等优势,具有跨越发展潜力的骨干企业,通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产品,实现做大做强;开发新上一批,即通过与科研院所联合,开发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新兴产业项目,使之成为我市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加速产业结构调整。
从我市来讲,通过实施“培育和发展大企业、体制和机制创新、产业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信息化建设”四个创新工程,基本完成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任务,实现四个调整目标:一是所有制结构完善,一批国有企业退出,国有资产占全市的比重降到 25%以下。根据“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逐步解决工业领域中国有资本战线过长、运营效率不高的问题,实现国有资本的优化配置。大力扶持一批生产加工型、科技型、外向型民营企业。二是产业结构升级,一批高新技术项目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重要力量。力争今后 8年总投资80亿元以上,上一批优势产业项目。逐步建成我国最大的大型联合收割机、大型掘进机、特种电机生产基地;通过发挥北药资源优势,建设北药开发和中药生产基地;通过发挥品牌优势,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通过产业升级,使机械、绿色食品、医药化工成为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电子信息、新型建材两大新兴产业初步形成产业规模。三是组织结构优化,一批拥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的大企业支撑工业经济的新格局基本形成。到2010年,培育年销售收入10亿元企业6户,5~10亿元企业10户,1~5亿元企业12户。四是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大型企业超前研究开发和技术贮备能力,在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突破一批核心技术,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
第一,坚持国家重点支持和地方政府自力更生相结合,发挥国家政策的支持作用,通过加快老企业体制和机制创新,促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一是给予社会保障政策支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无资产、无产品、停产多年难以生存的老企业退出市场,职工得到安置。这些企业改革成本高,下岗职工安置难的问题非常突出。由于无产可退,地方政府财力拮据,职工补偿费没有来源,是改革的难点、稳定的热点。对这些企业,国家要给予社会保障政策扶持,解决富余人员问题,加快退出步伐。二是给予卸债政策支持,使负债率较高,但产品有市场、有一定生存能力的老企业实现有效资产重组,死一块活一块。目前部分企业整体装备水平和产品档次较高,市场前景较好,但由于债务包袱较重,资金匮乏,处于半停产状态。如我市侨龙毛纺是国内较大的毛毯专业生产企业,拥有国际九十年代先进水平的日本进口设备。但项目1998年投产后,因负债高、资金不配套,始终没有达产达效。对这些企业,国家给予政策扶持,采取有效资产重组等综合措施,使企业卸掉债务负担,轻装上阵,尽快摆脱困境。三是给予财政、税收、金融政策支持,推动企业改革发展,加快改造开发项目建设。通过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加快实现三个升级: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在应用新技术上实现升级;加快高新项目建设,在产业化上实现升级;加快引进开发新项目,在发展替代产业、实施产业转移上实现升级。
第二,坚持当前和长远相结合,发挥大项目的牵动作用,通过开发产业关联度大、牵动性强、市场前景好,对战略性调整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大项目,带动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要搞好调查研究,做好项目规划,既要解决近期问题,又要谋划长远发展。从我市工业来讲,就是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工业经济调整改造步伐,重点建设大型联合收割机、大型掘进机、特种电机“三机”生产基地、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中药针剂及中药材生产基地、农药化工生产基地、箱板纸生产基地、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群体和主导产业突出的区域经济新格局,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以迪尔佳联、电机、煤机等企业为骨干,采用光机电一体化、数控、信息等国际领先技术,改造提升整体技术装备水平,产品向精、特、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建成我国最大的稻麦联合收割机、特种防爆电机、重型掘进机等“三机”生产基地。以乌苏里江佳大制药等企业为依托,实现4—5个国家二、三类新药产业化,由传统向生物领域发展,中药生产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动态提取、冷冻干燥、超微粉碎等现代中药技术,建成国内较大的中药水针、中药冻干粉针生产基地,形成我市支柱产业。发挥龙头企业带动发作用,实现中药材规范化与标准化种植。以千里集团等企业为依托,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加工深度和广度,打造绿色品牌,建设国内重要的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开发甲维盐等新型、低毒、高效、生物农药及农药中间体,发展农药化工,同时发展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建成国内农药化工生产基地。推行林纸一体化,采用国际先进的高速、宽幅纸机生产技术,应用低能耗和环保技术,建设国内最大的箱板纸生产基地。围绕为汽车主机企业配套,以鑫达等企业为依托,产品做精做专,向为中高档轿车系统配套、模块化供货方向发展,形成具有核心技术的产业群体,达到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建设国内重要的汽车零配件生产基地。
第三,坚持自我调整与依靠外力相结合,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机制推动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企业战略性重组。利用资产、资源、市场优势,通过兼并、联合、买断、参股、控股等方式,重组困难企业,实现解困搞活;推动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同行业横向并购、与外商合作等办法,尽快上规模,上水平,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提升竞争力。二是实施产学研联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把引进技术作为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助推器。积极引进人才,引进技术,引进项目。充分发挥科研院所的积极性,大力倡导以技术、项目入股,加快项目建设。通过与科研部门联合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储备一批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效益项目,培植新产业,充分发挥新项目对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带动作用。三是政府为投资者创造宽松环境。落实优惠政策,减少行政审批,实行“一站式”服务,为外来投资者提供通水、通电、通路、土地等全方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