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建安全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
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建安全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
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建安全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
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副书记 孙伟经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也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发展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党的十六大把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强调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充分体现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我们全市政法战线要把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项首要的政治任务,在认真学习好、领会好十六大精神的同时,更要结合实际贯彻好、落实好十六大精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建安全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
一、维护安全稳定,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完成改革和发展的繁重任务,必须保持长期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全力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是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全市政法战线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切实担负起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职责,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必须大力倡导和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的原则。各级政法机关通过开展政务公开、警务公开、审判公开、聘请执法监督员等形式,进一步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动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正,提高执法水平,确保法律的严格实施;要积极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工作,积极开展法律援助活动,保证人人都能平等享有法律赋予的公民权利;要充分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宣传手段,切实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力度,进一步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教育和引导广大公民自觉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进一步加强政法干警的法制教育,提高政法干警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为依法治国方略的顺利实施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
二、维护安全稳定,必须严厉打击各种敌对势力。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稳定压倒一切。维护稳定是完成各项任务的有力保障,也是我们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我们过去13年的基本经验。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经济发展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促稳定,只有政治安定、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才能安居乐业。党的十六大把保持长期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和目标提出来,充分体现了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也为我们全市政法战线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好十六大精神,维护社会政治稳定,要求我们各级政法机关必须着眼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逐步深入的实际,着眼于我市经济要实现持续跨跃式发展的实际,着眼于一些深层次矛盾和社会问题进一步暴露出来的实际,坚持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充分发挥政法机关的职能作用,认真研究和分析产生矛盾和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通过进一步落实各级领导维护稳定工作责任制、深入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贯彻落实扶贫解困各项政策、加强快速联动机制建设等措施,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特别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把各种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保持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同时,要深入开展“严打”斗争,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继续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我市经济实现跨跃式发展创建优良经济发展法制环境;要密切关注境内外敌对势力、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势力、反动宗教和“法轮功”邪教组织的动向,警惕其渗透、颠覆和分裂活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安定的政治环境和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维护安全稳定,必须大力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是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力保障。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按照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的要求,完善司法机关的机构设置、职权划分和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进一步明确了司法体制改革的定位、方向、原则和基本内容。各级政法机关要贯彻落实好这一重要指示精神,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在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上逐步实现三个转变,即转变司法观念,由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某些不合时宜的司法理念,向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制观念转变;转变工作机制和管理方式,由以行政机制管理的方式为主,向按司法运作规律为主的机制方式转变;转变政法队伍建设的要求,由司法人员非专业化配备和管理向专业化、职业化、现代化转变。通过大力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努力形成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有利于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有利于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的司法运行机制。同时,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必须严惩司法腐败。司法腐败是一颗毒瘤,侵蚀着我们政法队伍的肌体,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以及政法机关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要通过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人大、党委、社会和舆论等各种监督制约机制,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清除政法队伍中的“害群之马”,维护法律的尊严和公正。大力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还必须切实提高工作效率。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阶段,法律服务业的改革力度、发展进度和开放程度进一步加大,政法机关要适应加入 WTO后的新形势,必须不断提高法律服务业的水平,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四、维护安全稳定。必须全面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政法队伍建设是政法工作的第一要务。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切实维护好社会政治稳定,必须加强政法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政法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是必须进一步加强政法队伍领导班子建设。治“警”先治“长”,只有建设一个过硬的领导班子,才能带出来一支拉得出,打得赢的政法队伍。当前,要按照中央和省、市委要求,在全市政法部门和政法单位领导干部中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热潮,在全面、正确地理解和掌握十六大精神实质上下功夫,通过领导带头、率先垂范,真正把广大政法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六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十六大提出的各项任务上来,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强有力的领导和组织保证。二是必须全面提高政法队伍整体素质。政法队伍要进一步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更好地履行政法机关的神圣职责,必须切实提高政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全市各级政法机关要通过认真组织广大政法干警学习十六大精神,进一步增强政法干警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切实提高广大政法干警的政治素质;要通过加强法律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政法干警的业务素质,努力建设一支“忠诚可靠,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秉公执法,训练有素,业务精通”的党和政府放心、人民满意的政法队伍。三是必须进一步加强政法队伍纪律作风建设。加强政法队伍纪律作风建设是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就要求全市各级政法机关要按照十六大提出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彻底铲除和消除执法不公、执法不严,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等司法腐败现象,从根本上转变“冷、横、硬、冲”和“勒、拿、卡、要”的“衙门”作风,通过继续深入开展“为谁执法,为谁服务”大讨论和以案说法、整纪刹风、树行业新风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深化政法队伍纪律作风建设,树立起新时期政法机关和政法干警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