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加快发展职业教育 促进我省工业结构调整和改造步伐

加快发展职业教育 促进我省工业结构调整和改造步伐

加快发展职业教育 促进我省工业结构调整和改造步伐



          加快发展职业教育 促进我省工业结构调整和改造步伐
                 市政府副市长 吴国华
  党的十六大提出:“支持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这无疑为我省工业的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如何把握好这一历史性机遇,加速我省工业调整和改造步伐,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对于促进我省工业结构调整和改造的重要作用
  首先,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发展先进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战略核心,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又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关键要素,世界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力资源素质的竞争。这种人力资源,不仅包括高层次人才,也包括广大技术劳动者,职业教育正是培养技术劳动者的摇篮。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于加快人才资源的培养和开发,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其次,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工业结构战略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保证。实现工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升级,首要的就是解决好适应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源保障和开发问题,需要职业教育有一个大的发展来奠定保障基础。目前,我省劳动力资源总体素质偏低,缺乏专业技能,难以形成竞争实力,只有培养大量技术娴熟、手艺高超的技术工人,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才能真正形成我省自己的产业优势,才能保证工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加快发展职业教育,这是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时代要求,是职业教育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最后,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和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随着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我省每年都有大量下岗和失业人员,同时,农村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也不断增加,他们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技能单一、择业观念陈旧,就业能力明显不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比较大。如何将这些劳动大军培养成训练有素的劳动者,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是新时期国家赋予职业教育任重而道远的历史重任,职业教育只有进一步强化服务和促进就业的功能,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才能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使这些劳动力能够适应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要,有效解决就业矛盾。
  二、我省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
  目前我省现有的职业教育培养结构,还不能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一是学科和专业设置上不尽合理,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培养的人才较多地集中在传统行业,缺乏掌握先进技术、新兴产业技术人才和懂得现代管理的第一线职业人才,更缺乏能够参与国际劳动力市场竞争的职业技术人才。二是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还不够高,群众的择业观、价值观仍没有彻底转变,甚至有的还对职业教育存有偏见和疑虑,不甘于或不情愿参加职业教育。三是职业教育的管理和质量还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如何加快发展我省职业教育
  首先,要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切实把加快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作为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发展的一项战略性任务来抓。政府要把职业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增加资金投入和政策引导、扶持,努力为职业教育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支持,研究解决好职业教育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调动社会各界投资职业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扶持多种多样的职业教育形式,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其次,发展职业教育,要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要重视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的培养,以推进我省的科技创新和应用,促进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要适应市场变化和岗位轮换的需要,努力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再就业培训,提高他们就业能力,为促进就业再就业服务。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服务,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向二三产业有序转移,为农村向城镇化、工业化方向发展提供服务。同时,突出职业道德教育、专业技能教育和自主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刻苦钻研、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强化实践教学,把教学活动与技术开发、技术推广、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
  第三,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开创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质量职业教育的新局面。在办学体制上,要推动办学主体多元化,形成政府主导,行业、企业、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新格局;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学校面向市场,增强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主动性,激发发展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职业教育服务和促进就业的重要功能,服务经济建设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推动学校办学直接瞄准就业市场,实现培养与就业的有效衔接;在管理体制上,要建立职业教育管理新模式,以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为导向,从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出发,调整专业设置,依据社会需求科学设置专业,不断提高办学效益,扩大办学规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合理制定职业教育的学费标准,努力为职业教育营造一个有利的发展环境。
  最后,要优化布局结构,调整资源配置。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提高职业教育资源利用率,实现区域内各类职业学校资源优化重组,提高办学效益;要调整办学形式,将职业技能培训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大力开展各级各类、多种形式的短期培训,挖掘办学潜力,拓展发展空间,千方百计满足社会对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或个性发展的多样化需求,把职业教育办成办学形式多样、教学内容丰富、培养模式灵活、办学特色鲜明的现代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构建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初、中、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沟通,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专业设置基本覆盖区域一、二、三产业,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新体系,使全市职业教育更好地为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服务,为促进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