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努力创建优良法治环境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服务

努力创建优良法治环境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服务

努力创建优良法治环境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服务



             市政府副市长、市委政法委书记 屈振远
  市委把打好环境建设攻坚战,创建优良经济发展环境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摆上了突出的位置。
  市委书记郭晓华指出:“环境的好坏,对于经济发展的快慢、招商引资的成效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对于各级党委、政府来说,抓经济发展首要的就是抓环境。”全市政法机关作为打击敌人,保护人民,惩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服务经济建设的重要职能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创建优良经济发展环境是政法机关义不容辞的重要任务,必须抓紧抓好,责无旁贷。
  一、站在保障和促进全市经济发展的全局高度。进一步认清改善经济发展法制环境的特殊重要性
  促进全市经济发展,关键要有一个好的经济发展环境,而法治环境又是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进一步创建经济发展的法治环境至关重要,政法机关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创建经济发展法治环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集中精力致力于创建经济发展法治环境工作上。
  首先,创建优良经济发展法治环境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关系的需要。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相辅相成,互为条件,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没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因此,政法机关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力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全面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为改革和发展创造出稳定的社会环境和优良的法治环境,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在为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前提和服务,也就是政法机关在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上履行了最基本的职责。
  其次,创建优良经济发展法治环境是实现“公正与安全”这一政法工作主题的需要。“公正与安全”是政法工作的永恒主题,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法机关,其本质就是给社会以公平,给人民以安全,给企业以服务,这即是党和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的根本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的评价标准,也是企业和外来投资者企盼的愿望。政法机关有责任、有义务维护法律的尊严,确保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全市政法部门要按照党和人民群众的要求,紧紧围绕“公正与安全”主题,在强化打击职能的同时,突出保护和服务职能,在保护和服务上下功夫、花力气、做文章,为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
  第三,创建优良经济发展法治环境是履行政法机关职能的需要。没有稳定的治安环境和法治环境,就没有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离不开法治环境做保障,这是由市场经济对法治环境的本质要求所决定的。政法机关在经济发展中肩负着保卫者和服务者的双重角色,充分发挥政法机关打击、保护、管理、服务的职能,为经济发展创造稳定、公正、和谐的法治环境是政法机关的一项重要任务。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保护合法、打击非法、提供服务是政法机关的职责所在。
  二、充分发挥政法机关的职能作用,承担起创建优良经济发展法治环境的重要职责
  政法机关创建优良经济发展法治环境是政法工作职能所决定的,创建工作也要从履行职能出发,围绕职能搞服务,围绕中心求发展,坚持“在执法中服务、在服务中执法”的原则,全面强化政法机关打击、保护、管理、服务的基本职能,努力提高执法水平和工作效率,为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
  政法机关在发挥职能和履行义务中,要切实把创建优良经济发展法治环境工作与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把创建优良经济发展法治环境工作落到实处,取得更大成效。要全力维护社会政治稳定,进一步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加稳定的社会环境;要严厉打击严惩刑事犯罪活动,进一步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治安环境;要依法调节各种经济关系,进一步依法保护各类经济主体合法权益;要依法改进政法机关行政管理工作,进一步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
  政法各部门要立足本职做好创建优良法治环境工作,公安机关要把影响环境的案件作为各类案件的重点,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对经济诈骗犯罪、制假售假等违法活动要及时侦破,为国家、企业和群众挽回经济损失。对绑架、伤害外来投资者的犯罪案件要及时侦破。对盗抢企业财产、破坏生产经营秩序、报复伤害企业法人代表的违法犯罪分子要从重从快查处。检察机关要重点打击贪污受贿、徇私枉法犯罪,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的职务犯罪,以及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等犯罪。审判机关要对投资者提起诉讼的各类民事、经济、行政案件要及时立案,限时办结。司法机关要为企业和民营大户搞好法律对接服务和法制宣传工作。
  政法机关要承担起创建优良经济发展法治环境的责任,就必须做到打击与保护并重,管理与服务结合,正确处理好“五个统一”,即严格公正执法与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相统一;执行政策与执行法律相统一;打击经济犯罪与服务经济发展相统一;执法社会效果、经济效果与法律效果相统一;执法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使创建优良经济发展法治环境工作做到打击有力、保护及时、管理有序、服务到位。
  三、充分发挥服务载体作用,推进创建优良经济发展法治环境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为了使政法机关更加贴近企业,密切同企业的联系,加大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工作力度,要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增强服务效果,全市政法机关要继续广泛深入开展“千警包百企”活动,要把包扶企业的范围由市直政法部门向各县(市)区政法部门延伸;包扶企业的人员由政法机关领导班子成员向基层科所队室领导和一般干警扩展,形成政法机关广大干警都心系企业、帮扶企业和服务经济建设大局的浓厚氛围。“干警包百企”活动重点是要落实好“四包”内容,即搞好“包企业平安稳定、包企业无违法犯罪、包企业依法经营管理、包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政法机关要做到“四有”,即有实施方案、有包扶档案、有走访记录、有反馈意见。同时,要建立起考评制度,健全责任追究体系,把活动落到实处。
  政法机关在“千警包百企”活动中,在普遍开展“四包”的同时,公安机关要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和黑恶势力犯罪活动,为企业和外来投资者提供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要深入开展打击经济犯罪斗争,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加大对企业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维护企业的秩序和利益;建立重点企业和企业领导人保护档案,加大对侵害企业及企业领导者、经营者权益犯罪的打击力度,增强企业和外来投资者的安全感。检察机关要加大对贪污、贿赂、渎职等大要案的查办力度,重点查办发生在国家机关、经济管理部门和国有企业的职务犯罪案件;要建立完善预防犯罪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和落实预防经济犯罪和职务犯罪的各项措施,力争从源头上遏制经济犯罪和职务犯罪;要深入企业、深入实际,深挖企业蛀虫,打击贪贿等职务犯罪,帮助企业整章建制,堵塞生产经营方面的漏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审判机关要依法调节各种经济关系,平等保护各类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加大清理债权、债务的力度,依法保护企业的利益;公正、公平地审理好涉及经济的刑事案件和涉及经济的民商事执行案件;对涉及企业及外来投资者的案件要依法做到快立案、快审理、快审判、快执行。要加大案件执行工作力度,排除各种干扰和阻力,解决“执行难”问题。利用国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时机,法院要利用好机遇帮企业解决好债务负担。司法机关要加大法律宣传和法律服务工作力度,积极组织搞好“四五”普法宣传,加快依法治理进程;广泛开展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积极组织法律工作者搞好“送法下厂、送法下乡”和法律进社区工作;深入开展律师和民营大户对接服务活动,把律师对接向其他企业延伸。
  四、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实行规范化管理,使创建优良经济发展法治环境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政法机关要进一步加强对全市创建经济发展法治环境工作的管理力度,切实把创建经济发展法治环境工作纳入到政法工作的总体部署之中进行安排部署,纳入到政法部门领导责任制之中进行督促落实,纳入到政法部门目标管理之中进行检查考评,努力把创建经济发展法治环境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取得更大成效。
  创建优良经济发展法治环境,关键在政法队伍。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进一步提高广大干警对创建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创建工作的自觉性和创造性,切实解决“为谁执法、为谁服务”问题,使广大干警都能做到“人人关心环境,人人维护环境”。要大力宣传表彰创建工作的先进典型。要坚持从严治警,严肃查处政法干警的违法违纪行为,解决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的司法腐败问题,确保严格公正司法。
  政法机关要建立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完善工作措施,明确任务分工,落实领导和部门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切实把创建经济发展法治环境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政法各部门要根据自身的职责,出台为经济建设服务措施,要继续推行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失职追究制、否定报备制和无偿代办制等项制度,进一步增强政法机关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