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非典工作
防治非典工作
防治非典工作
2003年 4月,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广大干部、全市医务工作者和全市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经过三个多月的顽强拼搏,取得了防治非典斗争的全面性胜利。
一、防治非典期间的主要工作
1.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对外进人口进行有效监控
一是严把人口。在对外进人员查验上,采取早宣传,早排查,早监控。列车从疫区一开出,通过进行宣传,乘客就知道了佳市的严控措施, 减少了来人,5月初航空果断停航,减轻了我市的压力。对进入佳市的列车,工作人员提前进入站台排查,逐个登记,确保不漏一人。全市共排查由铁路进入佳市外进人员4.3万人,筛查出疫区来人1.3万人。在公路上,严把四个入城口,在80多个日日夜夜共调动12 800人次,24小时不间断地对每位乘客逐一测温,逐个登记,共排查外进人口24.8万人,筛查出疫区来人2 883人。防治非典期间全市总计排查外进人员29.2万人,相当于佳市城区人口的二分之一左右。
二是严格监控。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防控网络,由 3位市级领导分管城、乡两组,专抓外进人口的监控工作,严密防控,层层负责。各县(市)、区和各单位对从重点疫区来佳人员的监控,都非常认真负责地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措施。全市及时推广了向阳区“两级包保、五层网络”的经验、前进区“六包一保”的经验、郊区对有外来人员家庭贴安民告示的经验和同江市城乡结合部联手联防联控的经验。全市各村普遍地组织了护村小分队,佳木斯市区在全国疫情较重时期对从疫区来佳人员采取了集中监控的办法,真正做到了对从疫区来佳人员的监控万无一失。
三是突出重点。在防治非典期间,将凡是从疫区进入佳市的外进人员,都作为监控的重点,对从疫区进入佳市人员的监控基本做到了不漏一人,监控不少一天。从 4月21日—7月4日,全市共出动30 多万人,重点监控了4.8万人。
2.群策群力,全民防治非典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全民防范意识,增强了群众防治非典的自觉性。围绕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防治非典办法加大宣传力度,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举办了系列专题访谈,印发了宣传手册和宣传单,《佳木斯日报》和《三江晚报》增设了防治非典知识专版。佳木斯电视台增设了专题节目,全天开设滚动字幕,图文频道所有时段随时播报工作动态,制作了《传染病防治法与防治非典》系列宣传片15集,市防治非典工作指挥部相继发布了16期通告,78期疫情公告。通过这些措施,使全市广大群众知道非典可防、可控、可治,消除了恐惧心理,并使群众及时了解、掌握了防治非典的有关知识。全市人民都以饱满的热情和必胜的信心投入到防治非典的斗争中去。
二是加强了对公共场所和交通工具的消毒和管理。对宾馆、网吧、酒店、学校、出租车、铁路、机场等人群密集的地方进行了 1 836次检查,全市所有的公共场所、人群集中的地方均按要求做到及时消毒,共使用消毒液126吨,同时采取了相应措施,实行了严格管理。从 5月2日起关闭了全市所有的文化娱乐场所和个体诊所,浴池一律停止留宿,宾馆、饭店禁止五桌以上的聚餐。这期间,全市共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4 160个、餐饮企业3 463户,对 168户下达了行政处罚决定。在全市大型建筑工地设立了防治非典工作站,帮助、指导民工做好防治非典工作。全市 200余所学校建立了晨检制度和消毒制度,健全了应急处理报告网络,市里派督导组对全市所有学校进行了防治非典工作的督导检查,有效地抵御了非典进入校园。同时,强化措施,保证了防治非典期间全市高、中考的顺利进行。
三是加强了对犬类等动物的管理。5月9日,市防治非典工作指挥部发出了通告,要求对全市所有犬只进行登记,办理准养手续,领取准养证和犬牌,注射疫苗。禁止户外遛放,禁止外来人员将宠物带入我市,禁止农村畜禽散放,一旦发现可疑情况,立即采取消毒、隔离、捕杀等措施,并果断地关闭了佳市区及各县(市)的犬类交易市场。还对从疫区进入佳市的畜禽实行定点屠宰,严格检疫后才可进入市场,通过这些措施,有效地排除了犬类等动物传播非典的可能。
四是开展了全民健身活动,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抗病防疫能力。积极创造条件,投入 210万元,在重点社区安装了15套全民健身路径等健身器材,增设了小型运动场。同时,举办了两期群众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培训人员150人,在佳木斯市区210个晨练点,每天都有工作人员进行检查指导,推动了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组织文艺工作者到病房、到留验站、排查路口慰问战斗在防治非典第一线的工作人员,鼓舞士气。通过这些工作,群众的生活方式更健康了、更文明了,群众对疾病的防范意识更强了、更浓了。
3.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为了防治非典需要,认真做好防大疫的各项准备
一是强化对医疗和防疫人员的培训。在对全市医护人员普遍培训的基础上,重点对全市各级定点医院和发烧门诊的医护人员进行了培训,使他们掌握了防治知识、防护设备的使用和安全保护措施。并从佳大附院和市直医院抽调专家组成四个医疗小分队,对 6个县(市)的医护人员进行了突击培训。负责对重点发烧病人的诊断和医疗救治进行指导。全市在半个月内系统地培训医务人员总计3 350人。
二是搞好对发烧病人的救治。从4月初以来.加强了对全市发烧病人的严格管理和救治工作,全市确定了128家发热门诊、8家发热专诊。落实了首诊责任制,对接诊、确诊、隔离、观察、直到康复全程负责。做到及时发现、及时确诊、及时隔离和及时治疗,并对生活困难的患者实施先看病后交钱和免费治疗的措施,真正做到了不放过一个发烧病人,不漏掉一个需要重点治疗、监控和隔离的病人。防治非典期间,全市共诊断发烧病人 2 629名,留观发烧病人95名,到定点医院隔离病人175名。
三是有效控制传染源。加大了疫情监测的力度,向全市各医疗机构派驻了卫生防疫人员,实现了疫情报告“零距离”和流调“关口”前移。并与北京、青岛、哈尔滨卫生防疫机构合作,做好重点案例排查和协查工作,严防高危人群流入佳市。这期间,全市共排查疫情 1 290次,流调人数2 358人,跟踪随访987人次。及时处理了医疗垃圾,实行专车运输、专炉焚烧,消除了污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四是做好救治非典患者的一切准备。全市抽调 180名骨干医务人员组建了16个预备应急医疗救治专家组,设置了非典病人定点医院9个,并储备了必需的药品和医疗器械达1 500多万元。特别是驻佳二二四医院李新建、王岚岚、冯春作为佳市医护人员的代表,直接参加了北京小汤山医院救治非典患者工作,受到了沈阳军区的表彰。
4.开展了四次整治环境卫生大会战,有效地改善全市人民的生活环境
从4月初到7月上旬,以“保清洁、促健康”、“讲文明、改陋习、树新风”为重点,全市先后开展了 4次大规模整治环境卫生大会战,重点清理了城乡街路的垃圾、积雪、污水、残土和粪便,消灭环境污染源。在卫生大会战中,全市共出动人员10万人次,义务出动车辆 2万多台次,佳木斯市区共清运垃圾30万吨。在搞好环境卫生整治突击大会战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环卫管理体制改革,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对重点道路清扫民营化改革,率先实现了居民袋装垃圾试点工作,在全市聘请了近千名环境卫生监督员,对不文明现象进行整治和处理。在市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投入140余万元购置了4台垃圾压缩运输车,实现了清扫、清运、清掏一条龙作业。进行全市大规模环卫整治,促进了全市人民生活方式和环卫观念的转变,为有效地净化群众的生活环境,为更好地防治非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防治非典工作的突出特点
在防治非典工作中,全民动员,全民参战,抓住关键环节,确保取得胜利,主要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一是在全省进入防治非典战场最早。早在 4月8日、9日全省防治非典工作尚未开始前,佳市就根据省卫生厅的通知,对从北京抵佳护理非典患者的五位家属及与其有接触的 170名旅客及乘务人员进行了隔离监控,最早成立了防治非典工作领导小组,在全省最早进入了实质性防治非典工作。
二是投放市级领导力量最大。市委书记郭晓华同志到任当天就在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上对防治非典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视察工作的第一站就深入到佳西公路查验站。原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王国学同志在防治非典工作初期,就提出“分清责任,不能推诿,严密监控,万无一失”的要求,并多次深入防治非典一线检查指导工作。市政协主席韩树礼同志也多次深入基层检查指导防治非典工作。全市共有14位市级领导参与这项工作,有10位市级领导同志集中精力抓防治非典工作,切实保证了全市防治非典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是各级党政主要领导最重视。各县(市)区和各部门的党政主要领导都把防治非典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来抓,高度负责,靠前指挥。中省市直50多个单位的主要领导带队上岗,负责城区四个人口的查验工作。各县(市)区也抽调了大批的领导干部直接投入到防治非典工作中。防治非典期间,全市共抽调48名处级干部进入市指挥部工作,保证了防治非典工作有领导、有计划、有序进行。
四是协调配合最密切。各部门、各单位都坚持全市一盘棋,人不分单位,物不分所属,有钱的出钱,有物的出物,有力的出力,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联动,密切配合,保证了防治非典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市公安局在警力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主动抽出30人组成特勤小分队,一直参加对疫区外进人员的监控、服务工作。特别是驻佳部队、铁路、民航、电力、通讯、农垦大厦、佳木斯大学等单位都以大局为重,主动参与防治非典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防治非典期间,没有一个单位讲条件,没有一个单位提困难。充分显示出全市干部队伍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是坚定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是过硬的。
五是工作措施最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服务于防治非典工作需要,对有限的物资进行合理调配,使各项措施切实可行。针对防治非典车辆不够的实际,把一些单位的领导用车统一调度使用。防治非典期间,全市共抽调专用车辆近千台,保证了防治非典工作的需要。同时对呼吸机、移动X光机等医疗设备统一调度使用,既节约了费用,又保证了实际需要。
六是防治非典的决心最大。在省提出防治非典要“力争不发生,确保不扩散”目标的基础上,又加上“坚决不死人”的刚性目标。充分显示了市委、市政府对战胜非典的坚强决心,对全市人民的庄严承诺和高度负责的精神。
七是无私无畏的工作状态体现最充分。在防治非典工作中,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医护人员,社区、乡镇的基层工作人员冒着随时被传染的危险,带头坚守在火车站、飞机场、四个路口等防治非典第一线,与疫区来佳人员零距离接触。全市白衣战士不分昼夜接待治疗发烧病人,基层干部带领群众严守社区、乡村,做到守土有责。全市各级领导干部以无私无畏的高尚精神和甘于奉献的工作状态,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夺取了防治非典斗争的阶段性重大胜利。
在市委、市政府抓紧防治非典的同时,毫不放松经济建设,做到两不误、两促进,把非典疫情对经济工作造成的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在工业方面,1—6月份,全市地方工业实现增加值4.6亿元,同比增长16.3%。在农业方面,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备春耕生产。特别是面对严重春旱,组织84个中省市直企事业单位,对全市87个旱情严重的村屯进行帮扶,投入资金164万元,及时的缓解了旱情。在招商引资方面,开发项目67项,亿元以上17个,引进域外资金7.1亿元,同比增长1.4倍。在项目建设方面,年内列入全市重点推进的项目共有33项,总投资52.1亿元。其中,煤机公司的重型掘进机改造、电机公司的特种屏蔽电泵生产线改造、乌苏里江佳大药业年产4亿支水针剂等8个项目,提前完成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
在全市取得防治非典斗争的阶段性胜利后,市委书记郭晓华同志在刚刚闭幕的市十次党代会上,提出了“迎难而上,恪尽职守,无私奉献,务求必胜”的佳木斯市防治非典精神,对全市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展的防治中非典工作进行了科学的阐述和总结。这种佳木斯人精神成为防治非典取得的最有价值的成果,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市十次党代会确定的“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富民兴佳”新跨跃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