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工作
宣传工作
【基本情况】 2003年,市委宣传部围绕全市工作大局,认真开展理论教育、新闻宣传、社会宣传、对外宣传、精神文明创建和文化事业建设等工作,创造了良好的业绩。在省委宣传部组织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中,囊括了全部十个单项奖,被授予全省先进宣传部、被评为全省“科普之冬”活动先进集体;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抗击非典先进集体标兵、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在市委年终考核活动中,被评为目标管理一类单位和重点工作专项推进先进单位。
【理论学习】 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两风”建设、推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促进农民增收等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组织各级党委中心组进行专题理论学习,统一思想认识,明晰工作思路,为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奠定理论基础。组织十六大精神宣讲团先后深入各县(市)区、市直各党委及企业、机关、学校、军队作巡回宣讲报告40余场,举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知识竞赛、理论骨干培训班作专题辅导,开展万名党员干部、百名理论工作者、 百名大学生下基层宣讲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活动。在农村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三字歌》普及教育活动,其经验在《黑龙江日报》一版刊发,受到省委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肯定。围绕如何进一步发挥和打造佳木斯经济发展优势、企业走“六化”道路等战略课题,开展政策性、应用性理论研究,推出了一批有较高理论学术价值的成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为经济建设服务】 围绕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促进产业化畜牧养殖、开展“创业行动”和再就业等全市经济工作重点,想实招、办实事,主动搞好宣传服务。邀请全国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教授魏杰来佳市作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专题报告,召开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理论研讨会,开展畜牧养殖舆论宣传、信息服务、畜牧养殖知识普及及技术等工作,在促进产业化畜牧养殖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开展“创业行动”大讨论和“创业明星”评选活动,召开新闻舆论宣传、理论研讨、先进事迹报告会和专题系列活动等。为下岗职工发布择业信息,推介创业项目,解决实际困难,有力地推动了再就业工作。
【新闻宣传】 围绕“两风”建设、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招商引资、落实市委第十次党代会精神、防治非典等重点工作组织专项宣传。在防治“非典”斗争中,制发宣传方案,建立工作制度,编发防治非典宣传手册。采取超常措施,强化娱乐场所整顿监控。宣传典型,以点带面,选出一批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有较强示范引导作用的先进典型重点宣传。通过开展向麻晶莉学习活动,典型效应不断扩大,在全省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精神文明创建】 通过开展“改陋习、树新风、塑形象”活动,大力推进城镇“十不”和农村“五要”建设。通过开展万人签名、新闻监督、新闻评论、新闻曝光等手段,教育引导全市人民向不文明行为宣战,受到省委领导的充分肯定,其经验在中央文明办简报和《黑龙江日报》头版上发表。广泛开展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制发了《佳木斯市市民道德规范》,举办了全市公民道德教育知识竞赛,开展了“十佳公仆”评选、诚信教育、“佳城百店无假货”等系列活动,有效地推动了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争当先进、做文明市民的良好风气。加强文明社区建设,开展以党建进社区带动“四进社区”活动,并把“四进社区”拓展为“八进社区”,在全市创建了12个标准化示范社区。标准示范社区全部解决了“三无”问题,达到了“三室一场、四站一区”的硬件要求,全市社区建设登上了一个新台阶。
【文艺工作】 以建设“三江文化名城”为目标,组织文化局、文联等部门,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强化文艺精品创作演出,组织推出了小品《非常隔离》等一批质量上乘、在全省大赛中获奖的文艺精品;加强文化交流,组成黑龙江文化艺术团,远赴日本札幌等地进行文艺演出;举办“歌颂家乡、赞美三江”征文、征歌大赛和“创业行动”文艺演出,特别是纪念建党82周年迎接市十次党代会的大型专场文艺演出《走向辉煌》,形式新颖,场面感人,受到了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开展“广场文化”、“社区文化”和“佳木斯文化艺术之冬”系列活动,为城乡人民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实施“抓十乡镇(街道),带百村(社区),促千户庭院”基层文化建设工程,全市基层文化建设整体水平得到提高。加强民间民俗文化资源保护和文博工作,举办了佳木斯市首届民间民俗艺术展览会。博物馆陈列布展全面展示了三江流域文明发展史实,得到省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受到全市干部群众的赞誉。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筹资购建了报业大厦及现代化办公设备,搭建了数字化编采平台。建立了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吸纳社会资金重新装修了银都电影院,联合百货大楼设立了佳百豪华电影厅。加大投入发展有线电视,铺设入地光缆,对现有广播电视网络进行改造,购置数字化设备,增强了文化事业的整体实力,为建设三江文化名城奠定了基础。
【对外宣传】 强化城市品牌宣传,扩大对外宣传规模,提高对外宣传层次。邀请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到佳市实地拍摄、制作佳木斯专辑,在中央电视台一、四、九频道滚动播出,用文化视角展现佳木斯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民族特色和独有的湿地风光,让国内外更加全面、深刻、近距离地认识和了解佳木斯。邀请中央电视台二频道“生活总动员”旅游栏目拍摄了以边境旅游、冰雪旅游、生态旅游为特色的佳木斯专辑。以全省高山滑雪大赛等为契机, 突出佳木斯冰雪旅游宣传, 为佳市冰雪旅游创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在《人民日报》“城市之窗”栏目中,对三江平原的地缘、资源优势和佳木斯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新成就进行专题报道,利用 “哈洽会”、“三江国际旅游节佳木斯网洽会”和 “省海外学人洽谈会”、“同江赫哲族旅游节”等节会,广泛进行招商舆论宣传。制作了《走进佳木斯》等一系列对外宣传专题片、画册,提升了佳木斯城市品牌的影响力。
【博物馆布展】 12月27日,佳木斯博物馆陈列布展正式对外开放。佳木斯博物馆于1998年落成,总面积为5 500平方米。2003年6月,市委提出启动博物馆陈列布展工作,成立了组委会,将博物馆陈列布展工程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全力推进。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杨涛亲自带队到北京、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地学习考察,邀请有关专家对博物馆布展方案进行论证;同时,召开博物馆陈列布展启动会,协调教育、民政、文化等33个部门组成 7个工作班子,具体负责博物馆陈列布展工作。经过多方努力,仅用88天时间就筹资270余万元,征集3 000余件文物,建成了佳木斯基本概况、古代文物、近现代史、民俗、自然资源、赫哲族 6个展厅。市领导郭晓华、邓华、韩树礼、刘铁民、贺旭武、李承兰、孙伟经、孙博前、关玉琴、王政国、赵桂英和鹤岗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徐祝新出席了开馆仪式。市委副书记、博物馆工程组委会主任李承兰发表了讲话,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杨涛主持了开馆仪式。省文化厅纪检书记王珍珍代表全体来宾发表祝辞。
(崔永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