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外事侨务工作

外事侨务工作



  【对外交往】 2003年共派出各类出国团组41批108人,接待国内外重要来访团组7批19人;签定友好交往意向协议和经济合作项目合同24个,总金额达 3 000万美元。一是对俄交往硕果累累。副市长李淑香率团访问俄罗斯犹太自治州和哈巴罗夫斯克市,确立了双方高层定期会晤机制。市委书记郭晓华、市长邓华率52人大型代表团出访哈巴罗夫斯克市,分别同哈巴市市长、俄罗斯总统驻远东地区代表和中国驻哈巴罗夫斯克总领事等高层领导进行会谈并签署了会谈纪要,签定合作项目10个,总金额 2 081万美元。俄罗斯克拉斯诺雅尔斯克市政府代表团来佳市访问,与约翰·迪尔佳联公司达成了合作生产和销售联合收割机协议。俄共青城市政府代表团与佳市签定友好交往和经济技术合作协议11项。通过俄中友协的合作,将佳市 6名学生输送到圣彼得堡市留学。二是对欧美交往有新发展。市委副书记刘铁民率团出访美国和加拿大,与美国“美桦”集团续签了合资企业经营合同,就扩大泥炭开采加工和生产复合肥等项目达成新的协议。澳大利亚畜牧专家通过考察,就引进优良品种奶牛、肉牛、胚胎、基因,合建优质种牛胚胎移殖中心、养牛场、奶产品加工基地等项目签署了协议。三是对日韩工作成效显著。韩国中小制造业外国人产业研修业体协议会会长韩相元、副会长金在基先生先后三次来佳市访问考察,与桦川县和市郊区签定了水稻加工销售协议;与汤原县签署了造纸合作意向书;与市郊区签定了购买90万平米土地兴建韩国工业园区协议;与佳木斯富城塑化建材有限公司签署了合建录音磁带厂合资合作意向书。国际友人日本崎玉县国际慈善协会会长关仁一先生向佳市抗“非典”一线的医务人员捐赠200套护士服。
  【侨务工作】 摸清贫困归侨侨眷底数,建立侨情档案。全市现有贫困归侨侨眷 972户,其中城市500户、农村472户。在底数清、情况明的基础上,通过帮助制定脱贫计划,协调扶贫基金,提供科技扶贫信息培训和安置人员等多种渠道,使43户侨属侨眷实现脱贫。对1997年以后佳市市民移居国外的新移民情况进行调查,全市新移民总数为 3 800人,其中在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的人数约占90%。为241名归侨侨眷子女办理了升学加分手续(高考123人、中考118人);接待和处理侨务信访案件48件次,结案率100%。加强对外联系,多渠道牵线搭桥,促成了日方小额对外援助项目向桦南县人民医院捐赠48万元人民币的先进医疗设备;桦南县成功地把该县特产白瓜子及产品销往国外;佳木斯“黑乌佳大”药业有限公司与日本华裔客商达成了引进彩色喷涂商标合作意向。
  【边境管理】 全市边境管理工作坚持“维护边境稳定,兴边富民,努力减少一般性涉外事件,边避发生重大涉外事件”的总方针,全年未发生重特大涉外事件,同抚地区边境秩序得到有效控制。全市共召开市边防委联席工作会议14次, 组织联合工作组查处边境涉外事务5次,到同江抚远边境一线督促检查、现场办公11次;省人大检查组和省政府督察组先后深入同抚地区检查指导工作。佳木斯军分区、佳木斯武警边防支队明水期内共出动兵力、警力 3 000余人次,执行巡逻检查任务1 800多航次。同抚两县(市)边防委把3月份定为边境法规宣传月,深入边境一线村屯、网滩和船管站宣传《黑龙江省边境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38次,发放各种宣传资料 2万余份。市边防委把“管住滩、看住船、盯住人”作为全年边境管理工作重点,采取清理网滩,消防隐患;完善船管制度,规范船只管理;控制下江人员,严格审批发证,打防结合,依法治边等措施,取缔易造成涉外事件的网滩 6处,完善界江捕鱼《船只管理规定》多项制度,清理外来无证下江作业人员98人; 处理各类违反边境法律法规事件86起、116人;扣留并销毁无牌证渔船58只,没收各种私捕滥捞网具 3 300余延长米,拆除非法捕鱼窝点63处,查获边境走私贩私案3件、10人,收缴走私鱼籽250公斤、走私柴油6 000公斤。
  【外事侨务管理】 根据《全国外事管理工作若干规定》,制定领导干部因公出国(境)管理办法,即“三宽三严”原则、“十不批”规定、出国经费报账制、出访任务完成情况报告制。据统计,全年计划副厅级以上干部出国5个团组、21人,主动取消4个,只有1个副厅级团组4人出国,与上年同期相比, 市领导率团或随团出国次数下降了60%。市外侨办针对各县(市)区侨务干部新、业务不熟的情况,举办侨务干部业务培训班,一些县(市)区还把过去的兼职干部调整为专职侨务干部,而且另配备一名领导主抓外侨工作。
                                     (潘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