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招商引资工作

招商引资工作



  【基本情况】 2003年,市招商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立足比较优势,找准市场定位,全力开发大项目,密切联系大集团,拓宽渠道,完善载体,优化环境,狠抓落实,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年实现总引资额30.5亿元,其中经济技术合作项目到位资金6.8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28.5%。在局党组的领导下,全局上下团结拼博,务实创新,被评为全市目标责任制一类单位。
  【大项目招商】 按照“大招商,招大商”的思路,以国际 500强、国内500强、民营500强、行业龙头企业为主攻目标,一方面通过网络从中选出30户重点目标,组织小分队进行零距离接触;另一方面把500 强企业资料输入招商网,动员“走出去,请进来”,向大集团推介项目。通过“定、查、联、引”已与蒙牛、卓达、双汇等10多个伙伴进行了实质性对接。先后与唐山建龙集团、上海光明乳业、复星集团、惠尔康集团等 100多个伙伴进行了洽谈,共签约经济技术合作项目26项,项目签约总额达11.5亿元。组织招商引资月活动,招商区域锁定在长江三角洲、福建珠江三角洲, 瞄准一大批投资实力强的大集团、大公司定位招商。结识伙伴129个,其中 500强大企业、大集团43个。一年来,40万吨铁精粉、乌苏里药业等31个千万元以上的项目陆续开工建设。这些项目中生产加工型占84%,其中投资额5 000万元以上的 6个、亿元以上3个,全部达产达效后,利税在2个亿左右,将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招商渠道拓宽】 一是网络招商。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6月11日至13日, 成功举办佳木斯市第十二届三江国际旅游节网上经贸洽谈会, 共有20 000多人次登陆招商引资网,292位客商在网上进行了洽谈,签约项目47个,签约额14.1亿元。推出 227个名优特产品,先后签订了毛毯、防爆电机、掘进机等价值16 953万元的产品销售合同。产权招商企业启动闲置资产800万元。推出216个科技产品,达成了 5项科技合作协议。二是政府高层招商。在招商引资月中,市委书记郭晓华、市长邓华亲赴上海、福建等地洽谈项目。邓华市长率队拜会了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卢展工,在卢省长的帮助下,接触33家大集团,其中有中国 500强企业厦门建发集团、民营和国企500强惠尔康食品有限公司、中国100强明星外侨企业南益集团等12家。卢展工省长表示将于明年上半年派团赴佳市考察粮食购销、对俄贸易、老工业基地改造等合作项目。同时,还开展了乡友会、外企协会以商招商等多种形式的招商活动。
  【项目开发】 对开发项目的投资规模、技术水平、市场前景进行科学论证,对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项目纳入市级项目库。经与经贸委、计委、农委、科技局等部门相互配合,全市已开发出招商引资项目67项。其中亿元以上的17个,5 000万到亿元的12个,1 000万元到 5 000万元的38个。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出台后,整理推出产权招商项目27项,其中有2项已经进行了初步洽谈,明年有望交易成功。
  【环境建设】 把优化投资环境作为实现招商引资战略目标的重要一环来抓,结合“两风”建设,用两个月的时间深入29个单位,对83项服务内容、74项收费标准逐一核实、认定,能简化的全部简化,凡国家、省里没有明确规定的或已经取消的审批事项一律取消,最后保留78项服务内容、62项收费项目。同时缩短办事时限,一般性的项目由原来的7个工作日缩短为3个工作日。涉及建设开发项目,由原来的60个工作日缩短为20个工作日。行政审批程序和方式进一步规范,办事效率和质量不断提高,收费标准不断降低,“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氛围日趋浓厚。招商环境的洼地效应逐步显现,初步形成了外商“进得来、留得下”的社会大环境。
                                     (谷铁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