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市委
团市委
【思想政治工作】 2003年,团市委认真贯彻落实团十五大、省十一次团代会会议精神,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一是开展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内容的理论学教活动,通过在高校建立学生社团、宣传队,组织宣讲团到基层宣讲,组织团干部和青年骨干到省、市团校参加“三个代表”理论培训班,开展“三个代表”答题征文等方式,引导青少年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二是以纪念毛泽东为雷锋题词40周年为契机,开展“追寻雷锋足迹、弘扬志愿精神”主题团队日活动和赠送“爱心包”活动,全市累计赠送价值百元左右的爱心包 2 330个。三是开展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全市20 000名青少年参与了公民道德知识竞赛。
【创业建功活动】 一是组织和带领全市团员青年深入开展青年创业建功活动。以增收成才,创业致富为重点,在农村团员青年中启动实施“团员旗帜工程”,通过开展“争做解放思想的旗帜,争做创业建功的旗帜,争做开拓市场的旗帜,争做服务青年的旗帜,争做善于学习的旗帜,争做文明向上的旗帜”六项活动,引导农村团员青年转变观念,大胆创新,创业致富。已有2 400多名团员青年外出经商打工闯市场,4 600多名团员投身于特色种植和养殖业,累计领办新项目409个,建立中省级青年科技示范基地40处,创办“青字号”龙头企业260家,发展中介组织3 678个、农村青年经纪人1 253名,帮扶15 780名农村青年脱贫。召开市级青年畜牧业协会成立大会,命名30个市级青年畜牧业协会示范基地,培养扶持 100名青年畜牧业大户;依托农业技术培训学校举办培训班,共培训农村青年32万人次;举办农业产业化知识竞赛,提高了农村青年学科技、用科技的意识;全市各级团组织先后举办农村青年“科技大集”14次,深入89个乡镇、3 105个村屯,赠送图书 2 800多本,散发科技资料31 230份,解答问题3 240条,免费义诊 1 300多人次。二是以服务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为重点,深化青年职工创新创效行动。联合相关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四个工种的企业青工技能大赛,并选派11名优秀选手赴省参加比赛,有两名选手获“省级青年岗位能手”称号;策划了餐饮、客房等服务行业青工技术比武,提高青工的创造素质和劳动技能。三是以推进团的信息化建设为重点,积极实施“县县上网工程”,“佳木斯青少年网”现已建设完成并显示出信息技术的巨大优势。团市委确立了“扩大就业,促进创业,协动发展”的工作方针,启动实施了全市“青年创业行动”,通过协调相关部门帮助青年创办企业申请立项,扶持青年创办社区服务业等方式,积极为广大青年创业提供服务。这项工作成绩优异,被共青团中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授予“中国青年创业行动优秀组织单位”荣誉称号,并在全国现场会上介绍经验。团市委与省青旅合作,成立了黑龙江省中国青年旅行社佳木斯联络处,恢复筹建了佳木斯青年旅行社,已组织3批共176人赴国内外考察学习,促进了佳市旅游事业的发展。
【精神文明创建】 带领全市各级团组织积极开展青少年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一是提升了青年文明号的品牌效应。在逐一排查的基础上,对67个文明号集体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抽查,评选出杰出(优秀)青年文明号30个,新命名55个市级青年文明号,对38个不符合标准的市级青年文明号进行撤销。二是提升了青年志愿者行动品牌效应。全年共注册青年志愿者 5 000名,在全市12个社区设立了青年志愿者服务站。三是提升了希望工程和“手拉手”活动的品牌效应。筹集 8万元资金,在郊区团结乡援建了一所“团结希望小学”,解决了该村满、蒙、汉三族少年儿童上学难的问题;开展“手拉手”助学活动,全市共结成 1 000多对“手拉手”互助对子。四是提升了青年文化系列活动的品牌效应。以纪念重大节日为主题,开展了“百货大楼杯”青年歌手大奖赛、“宝泰医药杯”少年军校大会操、庆六一少儿书画、征文比赛和庆七一“网通杯”党在我心中演讲比赛等大型系列活动。
【为青年成长成才服务】 为青年成长成才搭建舞台,搞好服务。一是积极培养和选树青年典型,评选表彰了“青年五四奖章”等青年典型 162人。二是切实抓好就业和再就业工程建设,加强青年就业服务中心的规范化建设,完善用工单位及求职人员档案,录入微机,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服务体系:全年共举办招聘大会9期,为970多名青年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岗位;广泛开展“工岗快递”活动,成功输出下岗青工 213人。三是深入开展“两法一例”宣传活动,深化“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新增省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5个、市级4个,进一步优化了青少年成长环境。
【组织建设】 团市委灵活建团,强基固本。一是建立团建联系点,进一步巩固国有企业、农村、学校等领域团组织建设,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区等新领域的团建,组织覆盖面明显扩大。二是加强团干部队伍和团员队伍建设,促进团干部队伍和团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三是壮大团的外围组织,在充分发挥青联、青企协组织作用的同时,又组建了青年畜牧业协会、青年教师协会。各级团组织带领青年充分发挥了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抗击“非典”期间,在全市团员青年中广泛开展了“青春同心,抗击非典”系列活动,并在团省委的大力支持下,向全市工作在医疗卫生和公安、交通等抗击“非典”一线的50名团员青年捐献了价值 100万元的保险,印制下发了 1 000张内容科学并贴近生活实际的精美宣传挂图;并募集抗击“非典”专项捐款26 016元,组织8 000余名大中专学生成立抗击“非典”志愿者服务队400余支,成立抗击非典青年突击队41支,组织动员 450名青年参加义务献血,缓解了血站血源匮乏的状况。全市各级团组织还开展了以“牵手互助,爱心奉献”为主题的扶贫帮困活动,共走访了 246户贫困家庭,为其解决实际困难189件,结成“一助一”帮扶对子 380余对,开展志愿服务2 000多小时,累计捐款捐物近15万元,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城市‘一帮一’扶贫解困工程先进单位”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