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畜牧业

畜牧业



  【畜牧业发展概况】 2003年,全市畜牧业生产实施粮食与畜牧业主辅换位,加速实现由产粮大市向畜牧大市的转变,全市畜牧业呈现快发展、大发展的良好态势。到年末,全市生猪存栏达110万头,出栏120万头,分别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18.3%和16.5%;肉牛存栏36.5万头,出栏15.3万头,分别增长1.9%和2%;奶牛存栏11 020头,增长214.8%;禽存栏 900万只,出栏1 000万只,增长5.1%和 32.8%;肉羊存栏40万只,出栏17.2万只,分别增长4.7%和17.8%;肉蛋奶总产量19.4万吨, 增长12.8%。全市人工种草6.23万亩,青贮玉米种植面积7.69万亩,建青贮窖2 537座,制作青贮55.21万吨;退耕还草25.3万亩,草原改良7.86万亩;牧业人均纯收入 485元。市畜牧局被评为全市目标管理一类单位,市级文明单位标兵,省畜牧系统文明单位标兵,省文明行业建设先进系统标兵单位,并连续 4年被省科普之冬领导小组授予“金桥奖”。市动物防疫站连续 5年被省畜牧局评为动物防疫工作、“防五”工作先进单位,市家畜繁育指导站连续6年被省局评为畜禽繁育改良工作先进单位。
  【畜牧业产业化】 市委、市政府把实施主辅换位,加快产业化畜牧业发展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成立了市长邓华为组长的畜牧业领导小组, 各县(市)、郊区也都成立了以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产业化畜牧业领导组织指挥机构。两次召开全市产业化畜牧业专项推进会议和市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畜牧工作,并以市委名义下发了两个鼓励支持产业化畜牧业发展的文件。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了产业化畜牧业推进工作大检查,并将检查结果通报全市。佳市在全省率先将各县(市)畜牧总站变为畜牧局列入政府序列,把乡镇畜牧站从农业中心分离单设。开展了支牧储蓄揽储活动,共筹集畜牧业发展资金 1.2亿元。突出生猪、奶牛两大主导产业,生猪饲养量连续3年以20%以上的发展速度递增,年内向北方金锣公司提供商品猪34.1万头,比上年增加20多万头。奶牛生产实现跨越式发展,奶牛存栏由年初的不足3 500头增加到11 020头,纯增7 500多头,产业化畜牧业已成为全市的投资热点,呈现了大发展的态势。
  【畜产品龙头企业建设】 把招商引资、推进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设摆上突出位置重点抓,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牵动作用。北方金锣公司新增投资 300万元完成了速冻车间的改造扩建,提高了生猪屠宰加工能力。佳木斯新纪元公司与澳大利亚客商合作在郊区投资兴建了 1座日处理鲜奶 200吨的乳品加工企业。汤原县成功地把上海光明乳业引进汤原落户。硕业乳业公司也完成了改造扩建,日处理鲜奶能力达到130吨。全市日鲜奶加工能力将达到430吨。桦南县引入了哈慈集团建设集乳品加工与奶牛养殖于一体的万头奶牛养殖园区。抚远县引进黑河市客商,投资组建抚远县三江食品有限公司,设计年屠宰加工生猪18万头。
  【畜牧养殖基地建设】 全市各类畜禽养殖园区、养殖小区、养殖大户发展迅猛,规模养殖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各类养殖专业村已发展到368个,专业小区188个,发展初具规模的奶牛养殖园区5个,各类养殖场(户)8 802个,专业户28 385个。加大了草场改良和退耕还草、还湿的工作力度,开展了人工种草、种饲,推进饲草产业开发,大面积推广、普及青贮和秸秆综合利用,提高秸秆资源转化利用率,促进了养殖业蓬勃发展。
  【畜牧业生产技术】 狠抓科教兴牧,以畜禽标准化配套生产技术为重点的畜牧养殖先进技术得到全面推广和应用,畜禽优良品种推广步伐加快,生猪、肉羊的人工鲜精配种先进技术已在全市推广。佳市与中国农业大学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请畜禽饲养和疫病防治专家定期讲学和技术指导,并首批挑选10个生猪养殖大场和10个奶牛园区,挂中国农业大学科技推广示范基地的牌子,完全按中国农业大学的饲养技术规范进行操作,提高了畜禽科技生产水平。全市生猪优良品种率达到85%,三元杂交商品猪达到 70%以上,肉牛推广冻精配种达到65%以上,杂交良种肉牛占牛群总数的70%,全市无公害畜禽饲养量达到198万头(只)。
  【畜禽生产安全】 认真加强动物防疫灭病工作,保证畜牧业生产安全。制定下发了《佳木斯市无规定疫病区市建设规划和佳木斯市紧急动物疫情控制预案》、《佳木斯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督查方案》和《佳木斯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检查方案》,加强了动物计划免疫和强制免疫工作,保证了畜牧业生产安全。开展了两次“防五”会战,猪、牛、羊口蹄疫强制免疫率达到100%,鸡新城疫免疫率达到 95%,鸡马立克氏病免疫率达到100%。全市猪、羊戴标率达到65%以上,肉牛戴标率达到 70%以上,进入屠宰场的生猪免疫耳标戴标率达到95%以上。进行了奶牛健康认证检查,建立免疫档案 1 268个。大牲畜、猪羊、禽病死率控制在1%、5%和10%以内,动物产地检疫开展面、屠宰检疫率、动物产品上市持证率、 病害肉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
                                     (许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