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基础工程建设】 2003年,黑龙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进一步加强基础工程建设。一是一期建设工程圆满完成,于 9月份通过了省林业厅代表国家林业局的实地验收。工程总投资914万元,其中国家投入548万元,地方配套366万元,已完成基础设施土建工程3 242.5平方米,购置各种设备 310台套,初步达到了办公、科研、观测自动化,巡护交通机械化,宣教通讯现代化,局、站办公楼房别墅化,保护区的保护管理科研宣教等综合能力及国际国内地位得到了空前提高。在 GEF的帮助支持下,配齐配全了办公设备,各科室、局机关基本上是人手一台微机,各站都装备了微机和打印机,全区固定资产总额增加到 1 000万元,形成了以保护区管理局为中心,辐射各管理站的完整的保护管理网络,保护区综合管理实力得到了增强。二是全面完成了保护区《国际重要湿地监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和呈报工作,受到国家林业局的好评。三是协助 GEF项目志愿者、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李晓民教授完成了“三江平原偶蹄目动物的调查”课题,为三江自然保护区生物物种多样性提供了翔实的数据。四是协助国家GEF项目官员、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李枫教授和黑龙江省GEF项目办公室崔光范主任,完成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湿地 GEF项目在黑龙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助实施中期评估报告。五是由GEF项目资助,在湖南东洞庭湖举办了“2003年‘斯华洛斯其’(SWAROVSKI奥地利生产的一种望远镜的品牌) 杯中国岳阳洞庭湖观鸟大赛”,保护区科研人员荣获“优秀组合奖”。4月, 东北亚鹤类网络在蒙古人民共和国举办东北亚国际鹤类学术研讨会,资助黑龙江三江国家自然保护区科研人员前往参加会议,并发表了鹤类研究学术论文。
  【保护区管理】 不断加强保护区的管理工作,为珍稀野生动物栖息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全年保护区发生大案3起,比控制前少10起。其中2起案件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大幅度降低一般案件发案率,侦破结案率达98%,比应控制率的95%提高 3个百分点。在春夏两季,三江平原遭遇50年罕见旱情,森林防火工作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保护区全体员工近半年多时间没有休过星期天和节假日,坚守工作一线,加强巡护和火源管理,实现全年无森林火灾的目标。在辖区内共清理河流50余条、湖泡200多处,销毁网杖子344处16 500余延长米;拆除地窝棚、渔猎窝点45处和地笼84个;查获非法捕捞船只34只,没收销毁网具 122片,销毁麝鼠夹子600余件;查处盗伐林木案件10余起30余人次; 查处非法开垦湿地案件56起,扣留车辆48台套,退耕还湿面积1 392亩;查获猎捕野生动物案件3起,收缴猎枪3支,拘留2人,有效地扼制了破坏自然保护区的不法行为。继续开展社区共管、军民共建,共同搞好保护区管理与建设。年内共召开由周边乡镇政府、驻军部队等部门领导参加的“社区共管工作会议”、“部门协调会议”、“生态保护座谈会”等会议 4次,联合行动,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效果和社会效益。圆满完成了全省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工作会议的接待任务,来自全省73个地市县(市)林业局和全省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 14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会上做了典型经验介绍。
  【科学研究】 完成并发表了《三江自然保护区鱼类调查》、《三江湿地植物动态评估》、《中国东北地区鸟类新纪录一流苏鹬》、《三江自然保护区春季鸟类调查研究》、《三江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研究》等论文和著作,并被收录在《国际鹤类会议论文集》、《中国鹤类通讯》和《高师理科学刊》上,比计划多出 3篇。其中《三江自然保护区鱼类资源调查》在全国优秀论文评选中获一等奖。在国家确立了“鹤类保护与管理”小型科研课题,在省厅确立了“生物多样性动态监测和评价”小型课题并开始实施。“鹤类保护与管理”经过 3年工作取得研究经费15万元,省立课题获得研究经费2万元。在年度工作计划和目标之外,自筹资金2.3万元开展鸟类环志工作并取得可喜成绩。环志工作人员经过培训、布网,环志点开设网场5处,布网100张,工作了82天。共环志了4 109只 107种鸟,新纪录21种,使保护区的鸟类记录由原来的233种增加到 254种,填补了保护区鸟类纪录的空白,为研究三江平原鸟类种群数量变化,准确掌握生态变化因子提供了可靠依据。环志工作得到了国家林业局环志中心的肯定,2003年末给予了资金补贴,并于明年予以全力支持。
  【宣传教育】 积极开展自然环境保护宣传,通过与中央电视台、黑龙江电视台、佳木斯电视台和抚远电视台及三级报刊杂志配合、合作,全年共完成对外宣传稿件47篇。其中,中央电视台采用5篇,省电视台11篇,《人民日报》1篇,新华社7篇,《黑龙江日报》6篇。在《黑龙江经济报》创刊十五周年之际,为三江自然保护区刊发专版,刊载文章、照片 8篇张。在市委宣传部组织的《走进佳木斯》大型宣传工程优秀电视片评选中,由中央电视台四套《走遍中国》栏目组拍摄的专题片《情系黑土》主创人员,饱含激情地再现了以张喜祥为代表的黑龙江三江自然保护区创业者们,为建立保护区所付出的辛劳和保护区年轻一代的精神风貌。该片获得优秀电视片奖,分别在中央电视台四套海外版、黑龙江电视台一套和公共频道、佳木斯电视台、抚远电视台黄金时段滚动播出。积极利用《三江湿地简讯》宣传保护区的发展建设、保护管理、科研监测、项目成果、鸟类迁徙等信息。全年共完成《三江湿地简讯》9 期,在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国际自然保护组织、项目官员和社区部门中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森林分类经营试点】 保护区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试点工作,严格按照全力保证“三个到位”、坚持“六个结合”的原则,以建立完备的生态体系为目标,推进了林业五大转变和六大工程的建设。从保护区的实际出发,重新合理划分了责任区,分配管护人员,调整以往的管护形式,实行职工联合共管、层层签责任状、任务落实到人,责、权、利相统一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助工程管理办法》、《黑龙江省国家重点特种用途林、防护林管护经营实施细则》的规定。加强资金管理,严肃财务制度,按照《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实施了管护费用定额、定员支付,在银行设立补助资金专户,专款专用、独立核算、封闭运用等措施,顺利地通过了由省林业厅和省财政厅组织的全省森林分类经营试点单位检查验收,被评为全省森林分类经营试点优秀单位,名列佳木斯市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