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务
水务
【水利指标】 2003年, 市水务局各项业务指标全部超额完成。其中松干计划投资5 900万元,实际完成投资 7 250万元,为计划的122%;年初计划整修达标江河堤防60公里,实际完成110公里,为计划的183%;水土流失治理计划15万亩,实际完成15.75万亩,为计划的105%;打人畜饮水井35眼,解决了35个村屯、1.62万人口的饮水问题,百分之百地完成了年初计划,荣获全省“饮水解困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抗旱服务】 2003年春季,全市旱田受旱面积达到 435万亩,水田渴水面积达到57万亩。市水务局及时下发3个指导抗春旱、保春种的紧急通知,抽调1名副局长和27名技术人员,分赴7个县(市)区检查抗春旱、保春灌工作, 为各地协调资金,提供技术服务。沿江各灌区全力抗旱,共完成引渠清淤土方41万立方米,新打抗旱水源井 4 073眼,新挖蓄水坑泡20个,新购抗旱设备2 938台套,维修机电井4 532眼、抗旱设备2 652台套、拦河坝 7座、水泵118台套,投入抗旱人员64.1万人次,投入抗旱资金4 988万元,保证了春耕生产的顺利进行。
【防汛抢险】 2003年,松花江水位为1998年大水后的最高值,中小河流局部暴雨时常引发突发性山洪灾害。7月13日、8月28日,桦南镇、闫家镇突降暴雨,半小时降雨超过30毫米,造成农田受灾1.1万亩,倒塌房屋25间;8月17日、23日,汤旺河水位两次超过警戒水位,造成个别村屯内涝、渠首电站护坡坍塌;8月25日,松花江佳木斯站水位78.04米,仅比警戒水位低0.96米。9月4—5日,佳市部分地区普降大到暴雨,9小时城区降水59.6毫米,郊区西格木降水93毫米,桦川县横头山降水72毫米,导致清水河、铃铛麦河、英格吐河、王三五河等中小河流发生大洪水,造成21万亩耕地受淹,950户居民房屋进水,21户企业受灾,冲毁桥梁31座,100亩鱼池毁坏,13处堤防漫堤,铃铛麦河堤防决口3~5米。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市政府召开了防汛成员工作会议、全市防汛电视电话会议进行周密部署。市水务局充分掌握各种信息,准确预报汛情,为领导科学指挥防汛抢险工作奠定了基础。全市各级水务部门密切关注汛情态势,全力做好各项防汛工作,努力把险情、灾情降到最低限度,受到松辽委代国家防总检查组的高度评价。
【人畜饮水】 2003年,全市共有74个乡镇,963个行政村,1 471个自然屯,农村人口106.8万人。能吃上自来水的自然屯有361个,有深水井但因管网未配套没吃上自来水的村屯有181个,没有水源井的村屯有934个,约67.8N人。其中大部分村屯饮用的是浅层手压井水,饮水标准远低于国家饮用水标准。市水务局把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当作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困与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全年共争取农村饮水国债资金 220万元。同时,编制了《佳木斯市人畜饮水工程建设五年规划实施方案》,力争在五年内基本解决全市人畜饮水困难问题。
【水利工程】 积极争取,多方努力,全年兴修堤防及填塘58.8公里,堤顶路面30公里,护坡3.95公里,护岸1.5公里,建筑物2座。1998年至今,国家下达松干工程国债投资计划7.65亿元,现累计完成投资7.47亿元,占计划投资的97.7%。新修堤防358.21公里,护坡、护岸44.63公里,穿堤建筑物29座。利用亚行贷款,松花江城市防洪工程将使佳城区 14.50公里堤防由50年一遇提高到 100年一遇标准,汤原县13.78公里堤防、富锦市33.44公里堤防、同江市25.8公里堤防由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标准。为了争取这个项目,市水务局有关领导和同志数十次跑省进京报送方案。4月, 水利部专家组对佳木斯市利用亚行贷款松花江防洪工程项目初步设计进行了审查,基本同意佳市上报的意见。目前该项目初步设计已通过松辽委、水利部的审查,并已上报国家发改委进行概算审核。
【水土保持】 继续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修建了水平梯田、侵蚀沟治理、地埂植物带等重点水土保持工程,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5.75万亩,完成土方160万立方米,完成投资 108万元,其中国债资金65万元,省财政小农水补助资金43万元。完成了全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和 6个小流域初步设计,全年申报审批水土保持方案16个,申报率达100%。查处违法案件12起,收缴水土流失防治费12万元。
(闫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