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工业经济

工业

工业经济



  【国企改革】 2003年,全市工交系统加快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以招商引资为切入点,推动地方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和结构调整。把引进民营资金和引进大项目作为结构调整的重点,实现引联挂靠22户,引进到位资金16 452万元,启动闲置资产19 145万元。做大做强一批骨干企业,21户企业完善了现代企业制度,4户企业晋升管理一级企业。 加快国有股本和劣势企业退出市场,26户企业实现国有股本减持或退出。通过国有资产出售、租赁、被职工集体买断,促进了国有企业国有股本的退出,民营经济已逐渐成为区域经济的主体。
  【招商引资和项目开发】 通过组织参加“西洽会”、“哈洽会”和“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全市共签订66个经贸合作项目,完成交易额 3.1亿元。技术进步计划完成投资44 600万元,有32个技术改造项目、43个新产品开发项目、33个信息化项目投入建设,落实资金 5.9亿元,完成投资51 825万元,其中技术改造41 275万元, 同比增长32%。民营资本成为投资主体。乌苏里江佳大制药水针剂项目、九九公司玉米仓储、桦南40万吨铁精粉、沃尔德电缆异地改造、佳星玻璃生产线冷修改造、佳凤啤酒扩产5万吨、鸿基水泥日产2 500吨熟料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或投产。电机股份辊道电机、高压隔爆电机、稀土永磁电机、迪尔佳联1048、3080型联合收割机、煤机股份S150、S200型掘进机等新产品试生产。
  【地方工业】 2003年,地方工业完成增加值100 673万元,同比增长13%;实现利润1 732万元,同比增长11.7%;实现销售收入413 745万元, 同比增长11.9%。全市工业实现销售收入557 381万元,同比增长14.1%。通过积极扶持机械、绿色食品、医药化工三大支柱产业和迪尔佳联、电机股份、煤机、佳凤啤酒、佳鹏亚麻等重点骨干企业,使地方工业保持了良好的运行态势。销售收入超亿元的15户重点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26.3亿元, 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7.2%。例如,电机股份主要经济指标当年实现翻番;煤机创建厂以来生产和销售最好水平,产销量当年实现翻番,掘进机已占国内市场份额的 50%以上。县(市)区工业运行质量显著提高,去年11个县(市)区实现工业增加值59 386万元,同比增长20.4%,占地方工业的59.9%;实现销售收入202 234万元,占地方工业的48.9%;11个县(市)区全部实现盈利,实现利润 2 703万元,占地方工业的156.1%。但由于受佳纸停产影响,全市工业生产增速减缓,实现增加值 128 891万元,同比增长3%;实现利润-10 106万元,同比减亏2.1%,其中:中省属工业实现利润-11 838万元,增亏13.2%。全市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为19 080万元,同比增亏3.2%。
  【交通运输】 全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46亿元,开工建设公路 478公里,建成通车202公里。全市公路里程达到了6 839公里,高等级公路达到749.715公里。投资5 100万元完成了东西出口 7.921公里拓宽工程,提高了佳木斯城市的输出功能,改善了城市品位和投资环境;基本完成了同抚路建设,除堤路结合段以外的124公里已经实现通车;争取到通乡工程8条路段,开工6条240.6公里,总投资达2.1亿元,郊区至长发、郊区至大来、汤原至黑金河3条路段当年竣工通车;客运枢纽工程建设按照城市总体布局规划需要,已完成新址选定和“三通一平”工作,2004年将全面开工建设。货运枢纽已开工建设,完成基础投资1 630万元。
  【重大事项】 1、 由黑龙江乌苏里江制药有限公司与佳木斯大学合资组建的黑龙江乌苏里江佳大制药有限公司一期工程建设竣工,于10月试投产。一期工程总投资 1.3亿元,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拥有20条生产线中药水针剂车间,设计年产量为4亿支水针剂。主导产品为刺五加、双黄连水针剂。2、佳木斯纺织印染厂和友谊糖厂破产终结,分别卸债 9.2亿元和6.4亿元,佳纺5 818名、糖厂1 630名在册职工得到安置。2户企业共引进民营资金7 000万元,重组有效资产进行重新启动。3、唐山建龙钢铁公司在桦南建设40万吨铁精粉项目于4月投入建设,全年完成投资7 000万元,计划在2004年末建成达产,该项目年可创销售收入1.1亿元,利税2 600万元。4、佳木斯煤机有限公司高产高效掘进机、 乌苏里江佳大制药有限公司水针剂、佳木斯电机股份公司综合改造等3个项目,被列入国家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第一批国债计划。
                                     (刘军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