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佳木斯纸业集团有限公司

佳木斯纸业集团有限公司



  【经济效益】 2003年,佳纸集团在企业改制、原材料大幅涨价、市场纸制品营销低迷的形势下,以“三改一加强”为主线,以企业外部战略为前提,以资本运营为核心,转换经营机制,实施跨国经营,从根本上解决了佳纸公司长期积存的问题。集团公司的部分权属子公司扭亏脱困取得一定成效。造纸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 065万元,同比增长20.2%,继续保持盈利。机制碳厂、森泰纸业有限公司、赛德造纸机械有限公司、运输公司、工贸公司、建安公司、裕龙公司、绿洲公司等子公司实现盈利、持平或减亏。
  【企业改革】 继续深化企业改革改制,民营入主股份公司后,佳木斯纸业集团公司与佳纸股份公司完全分离。1月份, 省政府调整并组建了集团新一届领导班子,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全新的发展思路,经营理念和战略目标。6月份, 根据省企工委的要求,面向全省公开招聘集团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整个招聘工作严格遵守“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竞争”的原则和程序,确保了集团经营执行层招聘工作的顺利进行。8月份, 对生产厂和处室中层干部实行竞职选聘,由职工代表及公司领导投票确定的方式任用中层干部。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原有改革已取得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加强了劳动、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资产重组】 经省政府批准,通过资产重组、分离分立等方式,与省内同类企业进行资产整合,完成了斯达公司优良资产与佳纸存量资产的重新组合。以斯达纸业公司为主体将黑龙江造纸厂、牡丹江斯达造纸有限公司和漠河斯达林业有限公司以及佳纸所属的黑龙江华夏造纸有限公司、黑龙江北方林业有限公司等组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有独资大型纸业集团——黑龙江斯达国际纸业集团有限公司。同时,采取招商引资、内引外联、租赁承包、身份转换等形式,对10户辅助单位进行改制,使之成为面向市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佳纸中、小学在2003年末已经剥离并正式移交市政府管理。
  【引资融资】 广开融资渠道,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寻求国内外战略投资伙伴。利用重组后的资产及人力资源在俄罗斯建设年产20万吨浆厂,开发俄罗斯远东森林资源,并在佳木斯周边五百公里半径建设23万公顷造纸用材林基地,实现了林纸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快营造造纸用材林基地项目,尽快争取立项并实施首期 100万亩林地的改培项目。目前,与俄罗斯20万吨浆厂的配套项目——原料林地项目已获国家批准,并与省林业技术公司、哈尔滨时代工贸公司进行了股份制合作。通过多种途径融入大量资金,缓解了企业资金紧张问题。
  【生产经营】 进一步加大对产品结构、原材料结构的调整和科技投入,重点研究开发了牛皮箱板纸、高档染色牛皮卡纸、高档工业电气用纸、复合原纸和纸袋纸、蚕种纸等产品,并开始批量试产投入市场,大部分得到用户认可。通过填加助流助滤剂使产品强度有了较大改善,产品外观颜色得到用户认可。通过引资,在青岛、天津、扎兰屯、牡丹江等地购买美废和商品浆,使生产保持平衡稳定。组建后的黑龙江斯达国际纸业集团充分利用黑龙江省制浆造纸和森林采伐的闲置设备及剩余劳动力,按照省制定的“走出去”战略,利用俄罗斯远东过熟森林资源实现了跨国经营。省政府与俄赤塔州政府已商定由中方投资在赤塔州建设阿马扎尔斯达20万吨纸浆厂和森林综合开发项目,正在申报审批项目建议书及《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俄方森林资源用地划拨批办手续,目前中俄双方均办理完成。针对销售工作的新形势和新情况,进一步完善了《产品销售管理考核办法》和《清欠奖励实施办法》,按照销售渠道和区域格局,把产品销售、货款回收、清理陈欠及售后服务“一条龙”措施落实到人头,保证了当年产品销售和货款回收任务的完成。
  【技术改造】 为适应产品市场及原料的变化,对4#纸机主体设备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改造,并相应增加了供浆系统、1套4#纸机芯浆网系统、1套流送系统、打包机纸,完成了盘磨励磁系统、水份定量、芯浆国废供浆系统提能等改造;在连蒸厂房洗涤工段新增了底浆美废系统。同时,对6#纸机所属设备的网部、复卷部、除渣设备等也进行了改造,使6#纸机生产能力得以优化和提高。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以信息化推进管理现代化,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建立了覆盖全省 5个生产基地的计算机网络,以“物流”和“资金流”为基础,进行了全方位的业务流程重组,使佳纸集团信息化管理有了进一步发展。
                            (佳纸集团《公司卷》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