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佳鹏亚麻有限责任公司
佳木斯佳鹏亚麻有限责任公司
【经济效益】 2003年,佳鹏公司实现工业总产值14 645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 4 508万元,实现销售收入16 056万元,实现利税总额 639万元,其中,实现利润-307.9万元,实现税金946.9万元,实现创汇772.4万美元,生产亚麻纱3 357吨,生产亚麻布372.9万米,产品产销率95.3%。
【企业改革】 继续围绕产权制度改革,加大对不良资产、债务包袱和挂名人员等问题清理力度,为下步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一是对佳麻公司不良资产重新评估.南2.5亿评估到3 050万元,评估报告正在东方资产公司审批中。二是对佳鹏公司1.25亿债务包袱进行清理,其中9 500万元已经争取到记息挂账政策。对1.25亿银行贷款进一步争取政策进行二次拨离。三是继上年对公司挂名人员(约1 500人)一次性清理808人之后,继续加大清理力度 (拟由540人清理到513人)。四是围绕三项制度进行了公司内部管理机制改革。对布场、 后纺两个车间的运转班次进行了调整,由四班三运转改为三班三运转,108 人被分流到新的岗位,可节约工资和保险费用35万元。采用公开选聘,竞争上岗的方法,21名中层干部和53名一般管理人员全部竞聘上岗,管理人员由140人精减到83人,精减达40.7%。坚持责、权、处相结合的分配原则,实行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动态管理,工资结构基本趋于合理,适当拉开了分配档次。
【技术改造】 加大技改工作力度,挖潜增效取得明显效果。一是节能锅炉和外网改造。总投入90万元,改造 2台10吨锅炉,炉渣含碳量由改造前的28%降至8%左右,低于国家15%的标准,使煤炭能充分燃烧。通过节能改造,吨纱耗煤指标大幅度下降,由上年的1.1吨/吨纱降到0.7吨/吨纱。节能锅炉改造和外网改造项目完成后,全年可节煤、电、水约 180万元。二是挖掘生产潜力,恢复调整短麻生产线,对短麻生产线继续进行能力配套改造,增加栉梳、煮漂和络筒等生产设备,形成日产10吨纱能力。该项目已于6月底完成,7月开始达产达效,到年底新增亚麻纱产量357吨。三是挖掘布机生产潜力,对闲置36台国产布机进行改造。6月份完成改造30台,7月份满负荷达产达效,年可增加亚麻布产量60万码。新增布机36台10月底全部开台。
【营销工作】 积极调整销售策略,进一步增强了营销能力。通过对进出口公司内部机制进行改革,总销售费用由上年504万元压缩到今年的380万元。继续强化驻外办销售职能,上海办、深圳办、绍兴办都建立了新的客户关系。围绕销售成本加强对销售费用的内部核算和考核,对大额费用实行了集中比价使用。继续加强新产品开发和销售,在上半年受非典疫情影响,导致内需市场销售不旺的形势下,加大了新产品开发力度,新产品销售收入达到430万元。
【企业管理】 根据市场形势和竞争的需要,在公司内部推行成本倒算,有效控制主要成本指标,降耗效果明显。对原料消耗系数和百米用纱量指标进行调整,吨纱单耗和坯布百米用纱量大幅度降低,节约资金 230万元。加强基础管理工作,稳步推进目标责任制考核。加强主要指标运行分析,针对近年来原料消耗系数和坯布百米用纱量等主要消耗指标过高问题,重新进行测算和调整,取得明显效果。完成了 ERP项目申报工作,形成了计件工资信息化管理、电子商务和财务电算化管理3个可行性报告。加强IS09000质量认证体系管理,对大量基础性工作进行了规范,确保一次性通过复审。继续加强安全三级教育、安全监督检查和隐患整改工作保持了“三无”的好成绩,轻伤和火警发生率比同期大幅度下降。实行警、消合并管理,启动了内部视频监控系统,为内保安全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按照全市文明卫生城区建设规划要求,对企业形象标志性建筑进行改建,新增绿地面积 1.6万平方米,改建了广场花园,安装了广场灯、草坪灯。通过招标对厂区道路和道板进行了重新铺设,重铺和新铺柏油路面 1万平方米,铺设厂区道板 5 200平方米。对南北两个正门进行了改建,使企业面貌焕然一新。后勤部门坚持开展优质服务活动,改善职工通勤条件,新购 1辆通勤车,改善宿舍环境卫生,加强了闲散人员管理,在非典时期,全厂疫情通报和消毒工作受到市防疫部门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