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邮政

邮政



  【经济指标】 佳木斯市邮政全局邮政业务总收入累计完成18 844万元, 同比增长7.69%,为省局下达年计划的100.93%。其中市局完成 1 016万元,同比增长2.61%,为年计划的100%。邮政主营业务收入完成18 373.3万元,同比增长8.04%;其他业务收入完成471万元,同比下降4.34%。在主管业务中,函件收入完成563.29万元,增长46.84%;包件收入完成462.6万元,增长3.78%;汇票收入完成 316.2万元,下降12.75%;特快收入完成558.1万元,增长16.42%;物流收入完成89.4万元,增长173.39%;储蓄收入完成13 159.9万元,增长11.9%;集邮收入完成1 945.8万元,下降29.5%,报刊发行收入完成602.8万元,增长4.36%;报刊零售收入完成129.75万元,增长34.53%;机要收入完成14万元,增长16.38%。代办收入完成531.46万元,其中代办电信业务收入完成524.46万元,增长41.59%。在其他业务收入中,图书及音像销售收入77.1万元,邮政媒体收入18.2万元,出租收入157.53万元,商品销售收入44万元。全局邮政业务总支出完成15 672万元, 同比增长4.06%。其中市局完成8 725万元,同比增长0.58%。百元业务收人成本为85.88元,比去年下降了2%。实现收支差额2 550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2%,同比增盈646万元。其中市局实现收支差额1 100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0%,同比增盈 181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3 100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7.66万元,增长7.74%。其中市局达到6.92万元,增长2.67%。
  【金融类业务】 有效发挥金融业务的支撑作用。储蓄基本业务将余额市场占有率和净增额市场占有率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努力促进储额的增量前移。一季度净增储额4.35亿元,开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储蓄政策调整后,努力做好稳定“老存款”和增加“新余额”工作。抓住银行进行体制改革的时机,接收农行农村网点 5处,储蓄余额1 837万元;接收建行农村网点1处,储蓄余额 2 490万元。全局邮政储蓄余额达到47.1亿元,市场占有率为22.41%;当年累计净增5.47亿元,市场占有率24.71%,活期比重达到39.55%,同比提高2.05个百分点。汇兑业务重点加快了“二小时汇款”、“汇款回执”等高附加值业务的发展,减缓了汇兑业务收入下滑的趋势。金融中间业务进一步拓展合作范围,扩大用户群,在巩固原有大用户基础上,又相继开发了铁路房产段、保险公司、工商局等大用户。金融中间业务户数达到15.6万户,占储蓄结存户数的17.14%,当年新增3 631户,累计业务量达到3.87亿元,绿卡户数达到28.8万户。
  【邮递类业务】 调整业务结构取得了初步效果。 全年邮递类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 419.9万元,同比增长19.36%,高出邮政业务收入增幅 11.67个百分点,占总收入比重为12.84%,同比提高1.26个百分点。商函广告业务以打造邮送广告精品为目标,创办了全地区发行的《DM生活时尚》周刊,采取市局全额承担《DM》广告设计和制作成本,县局揽收业务收入全额列收,面向全地区揽收广告源的措施,带动了全区广告业务的发展。根据用户不同需求,开发了海报式、拼版式和专版式邮送广告业务,并突出中邮专送广告“专送”的特点,对街道两侧的门市房和公共场所安排专人投送,提高了广告的回报率,进一步拓展了市场空间。全局商函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2.78%,占函件收入比重达到76.45%,拉动函件业务收入增幅44.9个百分点。物流业务重点发展“一体化”精益物流,利用二级干线邮车的富余空间,开发了区域物流配送业务。加快了物流大客户的开发和培育工作,并开发了代收货款和物流分销业务。年内先后开发大客户30余家,实现了 85%的物流业务由固定用户交寄。速递业务通过重点提高国际邮件向国际特快的转换率,加快发展身份证、司法文书、“双证”等单证照业务,初步形成了重点发展国际业务、稳步发展国内业务、快速发展同城业务的发展格局。包件业务通过加大窗口宣传和引导力度,提高了快速包裹业务的收寄量。全年完成快递包裹业务收入 347.8万元,增长34.86%,占包件收入比重为75.2%,拉动包件收入增长42.68个百分点。报刊发行业务通过加大专业推进力度,开展上门收订,积极开发自费订阅市场等措施,完成报刊收订流转额 2 089万元,同比增长8.5%。
  【代办类业务】 坚持联合发展,不断壮大规模。将代理保险业务作为新的业务增长点,通过拓宽合作领域,扩展业务范围,增加保险种类,设置专门机构等措施,加快了保险业务的发展。上半年成功组织了全地区统一运作的“红利来”保险短途竞赛,完成“红利来”保额1.2亿元,实现收入 697.4万元。目前,已与中国人寿、太平洋、平安等多家保险公司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成功开办了“分红型”、“长期寿险”、“短期意外险”三大类10余种保险销售业务。全年代理保险额达到2.65亿元,综合手续费率为 3.78%,累计完成手续费收入1 093.83万元,拉动邮政业务收入增长 3.4个百分点。积极发展代办电信业务,继续加强与联通公司的合作,积极争取较好的促销政策,加快了联通G网和C网的放号工作,全年实现代办联通业务收入451.92万元。同时,积极与其它电信运营商合作,增加代售IP卡、网通充值卡等电信业务种类,全年销售网通充值卡2 104万元,实现收入63.12万元。
  【销售类业务】 加快销售业务商业化改造步伐,努力提高业务创效水平。集邮业务以邮品的定向开发、订单式销售为突破口,在盘活集邮库存上,实行全地区统一运作、综合开发,全年实现集邮库存变现 469万元,变现率达到39.82%。同时,以大用户为目标市场,加快个性化邮票业务的市场开发,全年制作个性化邮票25 560版。票品收入比例为1:5.9,集邮品毛利率达到19.64%。报刊零售业务发展网络化经营,向规模发展要效益,加快了全地区报刊零售网络的建设,对个体书店实行“让利并入邮政网”的政策,扩展了社会分销渠道。年内,以市局邮政书店为中心店,已发展汤原、桦南、桦川3家连锁店,并在市区建设了1家加盟店。音像制品销售业务立足做大规模,建成了全市最大的音像商场,采取开架式销售和设立试听区等形式,逐步调整经营商品系列,开业以来实现销售额10.2万元,日均销售额在 1 400元以上。柯达彩扩业务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冲扩质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客户群,实现了较好的发展。
  【资产经营】 积极进行资产盘活工作,努力提高资产的创收能力。年初与网通进行了房屋置换,以占用网通700余平方米的房屋置换回了网通占用的2 100平方米的房屋,收回了二楼营业厅。而后又对整个大楼的使用进行了重新规划,引进了肯德基、手机商场和烟酒糖茶等零售商家,将食品加工厂撤到市郊,倒出商业用房开设了音像商场,邮政大厦一、二层全年可实现房屋出租收入 150万元左右,预计两年内可收回全部改造投资。同时,将鑫都公司房产租给中国电信作为通信机房,将闲置的库房租给中南汽车公司,将千禧大厦等部分邮政营业厅重新改造,间壁出多余场地出租,年可增加房屋租金48万元。富锦、桦南等局也积极运作,合理规划房屋使用,创造了良好的效益。
  【产业结构调整】 规范了鑫都公司的经营管理,调整了产品结构,拓展了销售市场领域,提高了鑫都公司稳步发展的能力。成立了邮政鑫都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完善了内部机构。对大宗原材料采购进行了对外公开招标,实行了经营管理者风险抵押金制度和按利润挂钩考核。对鑫都公司市区销售网点进行合理调整,采取建设直销店、异地办分厂等形式,进一步扩大了销售网络。鑫都食品销售触角延伸至哈尔滨,发挥鑫都品牌和特色优势,在竞争激烈的哈尔滨市场初步站稳了脚跟。加强了食品加工基地的硬件改造,开发了10种真空包装产品,为实现单品进超市奠定了基础。进一步规范了食品技术标准,确保鑫都主打品牌的质量。年内,鑫都食品被评为全省“知名品牌”。
  【企业改革】 继续深化经营体制改革和经营机制转换工作。一是稳步推行市县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对各县(市)局采用了“现金流量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建立了“日缴款、旬拨款”的制度,规范了投资、修缮等方面的管理办法和管理程序,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二是深入实施专业化经营体制改革。将专业管理触角向县局延伸,结合《营销策划书》系统地策划和组织全地区统一的营销活动。对函件广告、报刊零售两个专业实施了专业与营业局和全地区业务发展挂购考核的办法,对专业实行了收入和成本的双重考核,成立了物流业务局、保险业务局和邮政书店音像商场,提高了专业深入市场的反应能力。三是继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在用人上采取聘用和任用相结合的办法,对部分干部进行了调整和交流,配强、配齐了县局领导班子,对多种经营的13个管理岗位和主业的 5个管理岗位实行了公开招聘。在用工上重点加强劳务工队伍建设,改善劳务工队伍的知识结构,招收10名大专以上学历的高校毕业生充实到营销等相应岗位。在分配上确定了储蓄、保险、代办电信等10项重点业务考核指标,核定了每个百分点的价值量进行效益分配。另外,提高了全局在职职工住房公积金的缴纳比例, 为20%优秀劳务工购买了基本养老保险,并为在局工作满二年以上的劳务工增发了年限奖,激发了广大职工增收、创收的积极性。四是积极推进了网路运行体制改革。对二级干线邮车进行了车运分离改革,对邮运资源、资产进行了重组,降低了网路运行成本 100余万元。对市内转趟、投递、速递业务揽收及物流配送车辆进行了车运分离改革,将城区邮运网路的19台邮车全部出售,每年可节约网路运行成本40余万元。两次改革共回收企业车辆成本投资近 200万元,用这部分车改款购买了20台松花江微型面包车,将置换下的吉普车及封存的车辆进行销售,又收回近50万元。对生产辅助用车进行了车运分离改革,出售车辆17台,收回车辆投资款90余万元。通过车运分离改革,优化了生产作业组织,将全局机动车辆由原来的 138台压缩到53台,全年减少修理费等重点成本费用343万元,同比下降65.58%。
  【企业管理】 推行科学管理,强化预算管理,不断加强基础管理。一是加强企业内部运行管理,制定了完善了《物资供应管理办法》、《车辆管理办法》、《设备管理办法》,对部门职能、操作程序和标准进行了责任划分,避免了职能交叉,增强了企业管理的有效性和规范性。二是加强成本预算管理,实行费用定额管理,突出控制好修理费、业务费、代办费等重点成本项目的支出。全年共消化成本挂账 145万元,占以往成本挂账总额的39.51%。三是加强业务管理和财业的衔接配合,规范了从业务受理到档案保管的全过程管理,严格规章制度的执行;加强财务对业务的检查指导,实现财业的有效衔接。加强对物资供应库存以及报刊零售、集邮、图书音像、邮购商品等销售类业务库存的管理,有效地压缩了库存,提高了存货周转率。四是加大财务检查和审计监督力度。进一步加强了对业务部门及各县(市)局的财务工作检查,严格各项欠款管理制度。加大对大宗邮件、物品类特快等邮件资费的稽核力度,严格执行资费政策,防止了“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进一步完善审计监督制度,加强了财务收支审计、工程审计和业务资金审计,年内共进行各种审计 138项,规范了企业经营行为。五是加强邮政视察和行业管理,进一步健全业务经办手续,加强业务档案管理和业务视察工作,有效防止了违规操作造成业务收入的流失。加大对寄递业务市场和邮票市场的监管力度,依法维护了邮政行业的正常经营秩序。六是加强安全管理,实行“谁主管、谁负责”和安全管理责任连锁制度,健全和完善了安全工作“三级管理责任体系”,从完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入手,重点加强了资金、交通、防火、防盗等安全工作,防止了事故的发生,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