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海关

海关



  【主要指标】 2003年,佳木斯海关坚持“依法行政,为国把关,服务经济,促进发展”的海关工作方针,开拓进取,努力拼搏,使沉寂八年的佳木斯水港开始过货, 进口木材4 700多立方米;实行海运出口直转提前报关方式,实现了五年来从大连出口零的突破;加工贸易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核销率明显提高。监管进出口货物8 220吨(其中进口4 860吨,出口3 414吨),同比增长81%;进出口货物总值761.64万美元(其中进口总值687.1万美元,出口总值74.54万美元),同比增长52%;审核进出口报关单133份(其中进口75份,出口58份),是上年的2.5倍;征收税款687.56万元人民币,为年计划的157%,同比增长 10.4%;办理减免税业务59笔,比上年增长81%,合同备案金额1 211.3万美元,同比增长53%,减免关税及代征税2 596万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16%;办理加工贸易手册24本,比上年同期增长14.28%,加工贸易合同备案金额842.8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办理新注册企业20家,通过年审企业82家。
  【服务工作】 一是深入企业调研,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对外公布服务承诺和工作时限、工作流程、各岗位关员姓名和工号,请社会各界和进出口企业监督。关员不分节假日,做到24小时预约通关服务。二是主动与大连、满洲里、天津等口岸联系,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减化通关手续,加快通关速度,促进空港开通。2003年12月10日,停航近两年的佳木斯至哈巴罗夫斯克空中航线复航。三是接受“行风热线”专访,回答听众热线电话提问,就进出口环节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现场解答,受到了市纠风办、市经济广播电台和广大听众的好评。
  【队伍建设】 制定了《佳木斯海关内部规章制度制定管理办法》,开展了知识竞赛和岗位练兵活动,在总关举办的关区监管业务知识竞赛中,佳木斯海关张昌满、王瑛分获货运监管业务(含通关管理)、行邮监管两个组别的二等奖,受到总关表彰。认真贯彻全国海关纪检监察会议精神,制定廉政规划,关领导分别与主管科室负责人签订党风廉政建没责任状。佳木斯海关党总支获得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称号,四名同志被评为优秀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一名同志被授予十大“佳木斯市杰出青年卫士”荣誉称号。贯彻落实海关关衔评定关区关长会议精神,对全员进行培训,推进海关干部队伍的准军事化管理,于 9月29日,隆重举行授衔仪式。哈尔滨海关副关长薛颖超同志、佳木斯市委书记郭晓华同志及副市长李淑香同志到会祝贺并给授衔代表颁发证书,22名同志被授予一、二、三级关务督办及一级关务员的海关关衔。